閱讀類app思考(2):淺析“書單”功能
一個小小的書單功能能夠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作者對四款產品的書單功能真展開分析,不同的產品下,書單偏重的核心點也不盡相同。
我們先來看看尋找書單的人的需求: 我們再來看一看制作書單的人的需求: 最后我們可以看一看閱讀類app的需求: 從這三者的角度來看,“書單”功能可以說是很好的滿足了各方的需求。 在擁有書單功能的閱讀類app中,用戶大都可以創建屬于自己的書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以咪咕閱讀的功能最為齊全,微信讀書的體驗最為良好。 以咪咕閱讀為例,用戶可以在書單模塊下創建書單。圖書的添加渠道為“最近閱讀”、“我的書架”、“我的訂購”及“搜索”。其中搜索可以做到分類篩選,可以說是很方便了。此外用戶還可以在別人的書單下將自己喜歡的圖書直接添加到自己的書單。 在書單創建過程中,用戶可以添加書單標題、簡介甚至評論。書單創建完成后,系統會根據選擇的圖書添加相關的標簽。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鼓勵用戶在創建書單的時候保證數量,系統會設置一個門檻:少于三本的書單不會被推薦。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閱讀類app都允許用戶可以自由的創建自己的書單。像是起點讀書,就有專門的“單主”來生產各類書單。書單被密密麻麻打上了各種標簽,讀者甚至還可以向優秀書單的創建者進行打賞。 在起點,“書單”已經有了成熟的盈利模式。 正如之前需求所講的那樣,很多書單創建者是帶有“尋找認同感”及“贊賞”這兩個需求的。滿足這兩個需求的方法有兩個:讓他們的書單更容易得到曝光,讓他們的書單更容易分享。 關于曝光這一方面,其實就相當于內容分發問題。 在咪咕閱讀中,書單可以在榜單中,也可以在標簽中,還可以在編輯推薦中。分發渠道看似很多,但其實頗為有限。 用戶的書單會有評分,在介紹欄的右上方還會出現“瀏覽次數”或者“分享次數”來吸引用戶查看或者激勵單主創作。此外,還有“名家書單”來刺激KOL生產內容并吸引用戶。 在起點讀書中,分發渠道則明顯變多了。 我們可以看到有“趨勢”、“標簽”甚至“TOP100”等各種各樣的分類,給了單主們極大的曝光空間。當然這也是與起點讀書具有龐大的版權資源和網絡小說天生標簽屬性強的特點所決定的。 講完了曝光,再來看看分享。其實用戶分享書單欲望比較強的時候一般都是分享專業類/文學類/社科類等調性比較高的內容填充書單的時候。這個時候用戶的需求就變成了:格調要高。這一點微信讀書就做的不錯——足夠的簡潔。 沒有巨大的logo與誘導下載的圖標,整體界面看起來非常的舒爽。 此篇文章僅是“淺析”了一下“書單”這個功能,所以筆者并沒有過于詳細的對其展開解析。其實“書單”功能是個特別有意思也特別有挑戰性的功能點。做起來不難,但做好很難。一方面它需要有足夠好的交互設計來使用戶獲得良好的使用體驗,另一方面還得需要強大的運營能力。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平臺本身要有足夠的內容來使用戶創建書單成為可能。 在筆者看來,書單其實可以添加很多新的玩法: 綜上,筆者相信書單這個功能在未來會被越來越多的app所接受。 本文由 @李看山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書單”滿足了誰的需求
一份“書單”的誕生
“書單”的分發
“書單”功能的展望
相關閱讀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