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基礎:聊聊“色彩構成”的入門小知識

1 評論 13258 瀏覽 38 收藏 12 分鐘

讓我們聊聊“色彩構成”從哪里來?加色構成里加了啥?減色構成里又減了誰?為啥眼睛最愛“紅綠藍”?還有哪些補色的梗?一起來揭開色彩構成的小秘密。

不得不說身為設計師而言“色彩構成”這個詞兒已經是一個聽的爛耳根的概念,然而呢究其細節,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卻又像是蒙了層濾鏡般的模糊不清,晦澀難懂(不信的話可以自行試試百度百科)。

所以今天呢就讓我們來將色彩構成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拆開聊聊,看看是否能將這些復雜的概念更簡單的解說清楚。

在最一開始,首先讓我們從頭開始講講“色彩構成”這玩意兒是怎么來的。

如果要我們要說起構成的起源的話,那就不得不聊到我們所有設計師的祖師爺,我們大名鼎鼎的“包豪斯”。

在工業革命興起之后,在設計層面對于色彩的理解也已經不僅僅是某種感覺上的描述,更科學理性的“孟塞爾顏色系統”被更多的人們接受與應用。

在包豪斯最先提出色彩構成進入視覺教育的體系的是,約翰·伊頓(Johannes Itten)

但是當時的伊頓信奉“拜火教”又狂熱的愛用大蒜來避邪(ps:這是老師嗎?)校長大人終于受不了這個“冒著大蒜的草食類明教蒜禿驢”,活活的把他掃地出門了。

接了他的班并將色彩構成發揚光大的大神,是當時伊頓班里成績最好的學生。約瑟夫·亞伯斯。

1920年(大約在民國)德國魏瑪包豪斯大學迎來了一位牛叉的彩色玻璃設計師:約瑟夫·亞伯斯。

約瑟夫·亞伯斯(March 25, 1888 – March 25, 1976)是一位德國出生的美國藝術家以及教育家。他的作品為20世紀的一些最具深遠影響力的藝術教育項目建立了最初始的基奠。

作為一名包豪斯藝術學院的教授他曾教過許多著名藝術家包括Oskar Schlemmer, Wassily Kandinsky, 和 保羅·克利Paul Klee。

隨著歷史的變遷,1925年包豪斯遷址至Dessau(德國東部城市),之后又因為納粹的壓力在1933年包豪斯藝術學院被迫關閉。藝術家們也紛紛逃離德國。

于是亞伯斯選擇來到了我們的美帝,成為了黑山藝術學院的校長。在亞伯斯的黑山學院的任教生涯中,他的學生們包括了:雷·約翰遜Ray Johnson、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和 蘇珊·維爾SusanWeil。

1950年亞伯斯離開黑山學院,轉而任教于耶魯藝術設計學院,。在此期間亞伯斯發展了平面設計(graphic arts)項目,雇傭了設計師Alvin Eisenman、Herbert Matter和Alvin Lustig。Richard Anuszkiewicz, Eva Hesse, Neil Welliver, 和 Jane Davis Doggett都是當時耶魯的優秀畢業生。

終于在1963年他出版了《色彩構成(Interaction of Color)》一書,闡述了他的理論:色彩由其內部的、錯覺的邏輯支配。也是從亞伯斯創立的教育課程開始,色彩構成才成為我們設計師生涯中最耳熟能詳也是最基本普及的一個設計概念。

當然,今天我們暫且不說這本書里的哪些色彩構成的養成方式(因為實在是太難啃了)。

我們今天需要將色彩構成里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向大家解釋的更清楚明了。比如我們經常說到的“加色構成”與“減色構成”到底何為“加”何為“減”,又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概念。

何為“加色構成”與“減色構成”

先不解釋,直接上圖:

以上是兩種我們現實中最常見的兩種物理的色彩表現形勢。如果我們要問,他們之間色彩的形成本質上最大的區別到底是什么呢?

其實,我們只要關上燈… …

ok左邊的顯示器我們稱之為自發光,右邊的紙質書我們我們稱之為反色光。再直白的說就是,我們平時使用的顯示器其實就是個大大的電燈泡。

那既然是燈泡,于是我們說:

當然如果我們要黑色的話自然是把燈關掉啦!

所以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加色構成中所提到的R紅,G綠,B藍三色相加為白色的由來。

同樣,在顯示器中恰恰是通過這些,上十萬或者百萬的小燈泡,來模擬我們的視覺信息,我們將這些燈泡稱之為“像素”

如果有些死磕的的家伙還想問:

為啥是紅,綠,藍而不是其他的什么紫,橙,粉之類的顏色???

好吧先上圖:

這兩個奇怪的形狀就是我們眼部視網膜上的視覺細胞,左邊這個長長的圓柱體叫“柱形細胞”,它是專門負責感知外部世界的明度的,而右邊的“錐狀細胞”則是感知色彩的色相的,自然它對于RGB的色彩接收是最敏感的。

所以加色的基礎色系是由我們人本身的感知而確定的,和光譜本身并沒有什么卵關系。

接著我們來看下減色構成的原理。

相對于“加色原理”,“減色原理”剛好相反,因為油墨色是通過吸收光的某些波長再反射剩余的波長來達到響應的顏色的。

所以對于紙張,啥都不印當然是白色咯,所謂的“減色構成”中的“減色”就是由此而來,反之將青,品,黃全印上就是純純的“黑”了。

等下,不是都說在印刷中三色混合是一種叫做“泛著偏紅的深灰色”的東西嗎?嗯嗯,對,所謂的純黑只是說說而已(理論上),在實際的印刷中呢,油墨色無法達到很純的“CMY”,所以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我們在油墨中單獨加入了黑色油墨“K”,加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CMYK”啦!

再接著問:又為啥是青,品,黃

ok,如圖:

很明顯我們紅,綠,藍的互補色就是青,品,黃。這也對應了上文提到的“減色系統是通過吸收和反射白光來呈現其顏色”的原理,說白了所謂“青”的墨水能吸掉白光中所有的“紅色波長”,剩下全部反射回去的波長就是青色了,所以我們常說的“紅(品紅)配綠賽狗屎”還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吧。

另外如果誰在拍照時想在大晚上給綠葉上打個玫紅色的光,基本是自己作死的節奏了。這也說明為什么在攝影的器材中有種東西叫“濾光鏡”而不是“添光鏡”的原因了。

PS:關于印刷品的每英寸300px,對應的當然是打印機針頭的墨點的數量,想想如果打印1MX1M的圖基本要1千多萬的像素才能鋪滿,基本可以把電腦作死了,所以我們一般實際尺寸越大打印的像素每英寸就越小,因為沒有誰會在車廂廣告牌上拿放大鏡來欣賞頭發絲吧,當然如果需要可以更高,比如如果要在名片上打印一根真的“頭發絲”,印刷師傅自然會介意你出個400-600px的圖。

最后再聊個互補色的梗:

江湖上有種說法為:“黃”“紫”為互補色,還稱為心里互補色,而且有色環為證???(感覺沒有什么道理)

為了究其原因,于是特意找了兩個色環來作對比:

最終發現原因是因為“黃”“紫”色環比“黃”“藍”色環,著實少了一大塊青色系,于是硬生生的將紫色湊上來作為黃色的互補色,其原因,估計還是染料或油墨中沒法做到呢么純的青色(在AI中都這個區域都是不安全色),所以為了保證色環的完整性,就湊和著這樣用吧!呵呵!

好吧,這次就先聊到這里吧!希望對大家有用。

 

作者:王冰,網易云音樂自身視覺設計師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網易UEDC,作者@王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黃和紫確實不是互補色,而是對比色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