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文案設計:「我的XX」還是「你的XX」

6 評論 13891 瀏覽 28 收藏 10 分鐘

我們知道在Windows界面有“我的電腦”圖標,以及在其他各種各樣的應用界面上都會出現“我的”“你的”這樣的字眼,那么使用“我的”還是“你的”都是遵循于什么樣的邏輯?

你還記得Windows界面有“我的電腦”圖標的那一天嗎?這是一個神奇的小圖標,它意味著你存在電腦里的程序、電腦里的工作內容、電腦里的每一個地方都是你。

在Windows的早期版本中,微軟將“我的電腦”的圖標改成了“電腦”,之后,它們又改成了“這臺電腦”。微軟為什么要這么做?難道僅僅因為“我的”有歧義?意義不明確?還是沒有必要呢?

“我的電腦”標簽的改變讓我聯想到一個更大的問題:為什么有時候產品的標簽是“我的XX”,有時候標簽卻是“你的XX”呢?

你是如何命名的?

當你從一個app點擊到另一個app時,你會發現其實并沒有一種通用的規則來說明界面上屬于你的東西到底應該怎么命名。一些app(比如:YouTube、Google)用的是“我的XX”,也有一些app(比如:Spotify、Amazon)用的是“你的XX”。

我的XX VS 你的XX

如果你正好在做界面設計,你會怎么設計界面上的文案,是從用戶的角度去寫成“我的XX”?還是從產品的角度寫成“你的XX”?我認為這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丟丟差別的,關鍵在于你想讓你的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產生怎樣的感受?

“我的XX”的設計思路

在界面上使用“我的XX”的字眼時,這意味著產品是用戶的另一部分,就好像產品的標簽代表用戶。“我的XX”讓人很私密,就好像你可以定制它,也可以控制它。

按照這樣的邏輯,當你想要強調私密、個性化或者所有權時,“我的XX”可能更合適。這也可能是“我的電腦”前些年這么設計的原因。在那時,一個電腦幾乎總是一個人的。人們不常分享文件,同時,所有的文件都放在“我的電腦”的圖標下讓人感覺很安全。

我的,都是我的

“你的XX”的設計思路

在界面上使用“你的XX”的字眼時,意味著產品正在和你對話,這時的產品就像時你的私人助理,會幫助你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你的音樂、你的菜單等。

按照這樣的邏輯,當你想要你的產品和用戶進行語音交流時,比如通過語音可以做一些事情時,“你的XX”可能更合適。不管是付錢、約會、還是填寫納稅申請表,很多產品幫助人們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

現在,電腦和app都想做用戶的私人助理。他們取名為:Siri、Alexa以及Cortana等。它們可以幫助你記筆記、提醒你買牛奶、甚至可以替你朗讀電子郵件。

你好,Siri,你可以幫我小孩換尿布嗎?

現在很多app,包括Medium,都在做推薦系統。在我看來,這很像一個私人助理手把手的為我挑選我今天喜歡閱讀的內容。我認為這是一種趨勢,將來我們也會看到越來越多的app界面上使用的文案是“你的XX”,而不是“我的XX”。

什么都沒有的設計思路

在大多數設計中,并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設計方案。但現在很多產品都是盡量減少文案,像這些代表用戶的“我的”或“你的”都被去掉了。

也許,就像Windows決定將“我的電腦”改成“電腦”一樣,app的文案設計去掉“我的”也是處于同樣的原因。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場景都適合去掉“我的”或者“你的”這樣的文案表述。有的時候你確實需要區分這是用戶A的東西還是用戶B的東西。就像,YouTube中的“頻道”,你不能僅僅將文案寫成“頻道”,因為沒有說清楚這究竟是你自己創建的頻道、還是你訂閱的頻道、還是YouTube為你推薦的頻道。如下圖。

也許,僅僅是猜測,這也是為什么Windows最終決定用“這臺電腦”代替“電腦”的原因。因為“電腦”對電腦的主人來說太模糊了,Windows想要澄清,他們指的是這臺電腦。

總結一下

到現在為止,我們主要討論了界面上屬于用戶的東西要怎么設計文案。而這僅僅是界面設計中的一小部分,還有標簽設計、指令設計、屏幕設置等等很多方面。

雖然這部分(“我的XX”還是“你的XX”)還是存在爭議,但我總結了一些通用的規則:

什么時候使用“我的XX”

當用戶在和產品交互時,就像用戶點擊了一個按鈕或者選擇了一個復選框時,使用“我”、“我的”這樣的文案。但是這僅限于你需要明確區分文案的意義時才添加這些文字。

什么時候使用“你的XX”

當你的產品在提問時、給予指令時、或者給用戶描述信息時,使用“你的”、“你”這樣的文案。想象一下一個私人助理會說什么你就知道怎么設計了。

“我們”的設計思路

在結束這篇文章之前,我不得不提及一個很常見的文案表述:我們。也就是,界面上出現“我們(us、we、our)”這樣的文案。

當他們想要在產品里描述第三個產品參與者——描述產品團隊(產品背后的人)時,通常會使用“我們”這樣的字眼。這表明,他們是一群真正的人在做這個產品,而不僅僅是沒有頭腦的機器。

如果你的產品是兜售服務的,就像烹飪、設計、或者保潔,“我們”的文案設計增加了很多人情味兒。“我們在這里等你”、“我們的服務看得見”等這些標語讓用戶知道他們是站在電腦屏幕后邊、真實的人,他們會讓用戶感覺更自在。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產品是一個自動化工具,類似Google的搜索引擎,“我們”這樣的文案設計會有誤導人的嫌疑,因為并不是真正的人在執行搜索的過程。事實上,Google的UI寫作指南里也并沒有提及“我們”這樣的字眼。

你的觀點是什么?

我寫這篇文章,因為我一次又一次地從設計師、研發和作者那里看到這個問題。為什么這里的文案是“我的”?為什么這里的文案是“你的”?然而,我并沒有看到設計指南里提及這部分內容。

你自己的設計指南是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的?如果你有這樣的指南,我很想聽聽你的觀點。

 

原文地址:Is this my interface or yours?(要翻墻哦~)

作者:John Saito @Dropbox Previously @YouTube and @Google

本文由 @Q_misky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一切習以為常的細節中也有著一些考慮

    這些文案的設計思路,還真沒注意和思考過,學習了~~

    來自廣東 回復
  2. 咋么翻墻呢~

    來自山東 回復
  3. 細節總是在不經意間,有時候沒什么感觸,有時候深思下又是另一番境界

    回復
    1. 同感

      回復
  4. 華為手機,標準界面

    回復
    1. 華為手機?什么鬼?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