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后臺:財務對賬系統總結
本文作者將結合自身經驗與你分享:財務對賬系統項目。enjoy~
進入這家公司做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財務對賬系統規劃,當時對公司業務還不是特別了解,只是根據業務的需要梳理了一期的功能點;大概了解了財務對賬的流程,就秉著能解決釋放人力的想法開始做原型。因為不了解業務,也在該項目進行的過程中發現了無數的坑,不過也是因為這個項目,讓自己真正了解了公司的很多業務;也開始對各個系統逐步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好了不廢話了,開始財務對賬系統項目的介紹。
一.?規劃背景
業務線比較多,每個月底財務人員經常加班線下手動核對賬物;繁瑣,業務線比較多,經常加班也讓財務人員苦不堪言;所以產品決定做財務對賬系統,充分解放財務人員人力。
二. 功能整理
1. 每個月底出具公司賬單
分別從公司維度,平臺維度,店鋪維度按財務需求出具;所有的取值口徑都來源于ERP系統訂單銷售數據;賬單出具后和財務一起核對數據,發現與ERP系統原始的數據很對不上,開始查找原因,也發現了一些坑;具體如下:
- ERP系統中商品編碼的隨意修改,導致兩個系統的編碼不一致;
- 商品基礎屬性,商品稅率修改后取值問題;
- 修改時間的不規律性,ERP中有些未做歷史記錄等。
基礎數據的隨意修改,ERP中有的基礎資料更改未做記錄,因此和財務再一次確認口徑后,讓研發人員修改保證賬單的一致性
2. 平臺對賬賬單
由于當時所有的業務線訂單在一起,每個平臺出具賬單的不統一性,故只能是根據財務實際需要,按不同的規則出具;不過整個的流程上基本相似,區分點都是在某些字段金額的計算上。
(1)實施步驟
- 財務人員將平臺上出具的賬單導出(由于平臺未開具接口,賬單數據只能是財務手動來導出,再導入到自己的內部對賬系統)
- 財務人員將平臺的賬單存入本地文件夾,通過共享工具
- 財務對賬系統每天定時查詢未導入的賬單表
- 通過規則匹配ERP的銷售訂單數據
- 按規則將不同的金額分配到不同的商品上
- 然后根據財務的實際需要按商家將不同的金額匯總,出具賬單
(2)經驗總結
- 先了解業務后,再去設計功能,畫原型
- 出具PRD時,一定要大致了解訂單的情況,或許一般的電商公司訂單情況不會負責,我們公司的訂單因為有多個系統的交互,結構上相對要負責一些 ;環環相扣
- 及時和業務核對,發現未完善的PRD規則,按實際情況將規則調整,補充完整
- 一定要根據不同的業務線,設計不同的平臺對賬
- 多和財務人員溝通,了解財務賬單和對賬方式
3. 供應商對賬單
之前介紹過,公司的采購分為內采和外采,但是由于歷史原因,現在的結賬并沒有規范化,賬期都很隨性,因此前段時間設計了供應商對賬功能;本章主要介紹外采對賬,內采對賬不做介紹。
(1)實施步驟
- 建立供應商結算賬期
- 按賬期出具每個供應商的可結算金額
- 財務人員進行賬單核對,審核發票
- 根據發票填寫結算金額,上級領導審批
- 公司財務出納打款給供應商(這塊可以做成系統自動化,也可以根據公司實際情況,線下打款后,做系統中做記錄即可)
(2)經驗總結
供應商結算,分現結和鋪貨結算;不過鋪貨的方式占多數,鋪貨結算指的是周期內出庫了多少商品再結算;這種結算方式在很多公司都有使用。
但這種結算,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兩個供應商供應同一商品,結算時就不知道要把具體的款項結算給哪個供應商,所以只能是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做處理;故:出具結算規則時,一定要和業務人員溝通,了解公司的實際情況后,按公司的實際業務制定PRD規則,再出具結算賬單
總結
對賬很多公司都在做,但也不是每個都會做;很多都是根據業務需要,直接對接三方的財務系統,按不同的業務需要生成憑證后這期的賬單就算結束。因此,對賬部分每個公司都不同,而我只是按以往的經驗介紹些思路,如有不對之處,還請同行們多多指證。
作者:簡之箐,微信公眾號:簡之箐,5年互聯網產品經理,曾擔任醫藥產品經理和電商產品經理,經歷主導過電商平臺的系統整合規劃。
本文由 @簡之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專欄作家
木北的產品成長路,微信公眾號:木北的產品成長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產品經理,曾擔任醫藥產品經理和電商產品經理,經歷主導過電商平臺的系統整合規劃。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說了些大體經驗,主要還是要溝通啊,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這東西確實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出來的。但有些時候,很重要的歷史遺留問題要有魄力去解決,有些問題早晚要解決,不要為埋坑而挖坑,比如商品的編碼、供應商、銷售渠道等基礎信息的統一和完善。
不破不立
你好
“兩個供應商供應同一商品,結算時就不知道要把具體的款項結算給哪個供應商”
按批次,每個SKU都對應一個批次號,批次號對應供應商
對,我感覺這里也有些不對勁。常規來說,同一個商品是會有多個供應商供貨的情況,但是分不清哪個賬款結算,那就是采購管理系統和財務系統壓根就沒用起來
額 感覺有點亂
想了解電商B端跟平臺的財務系統是如何設計的,你有相關資料或原型可以學習嗎
我也是
同請教~
由于每條業務線的業務模式不一樣,所以對賬規則無法統一,比如電商和火車票在結算上的差異就很大,因此當公司的業務線比較多時需要各個業務線自己去維護自己的供應商結算規則,然后自己的規則各自生成對賬單,統一接入財務系統
大神,有有關商場收銀系統的原型嗎?最近我在做商場收銀的項目。目前商場的還都是手寫單據,這樣不會出錯嗎?
親,有各大平臺的對賬原型嗎,最近在整理這個 快整哭了 ??
不清楚你想要哪部分?可以加我公眾號發消息??!
同求
你加我公眾號吧,不清楚要哪一部分
你公眾號是?
簡之箐
做了幾個月財務系統,歷史遺留太多臟數據了,算營收時坑太多
呵呵是呀。都會有這樣的情況。我們當時做的時候,臟數據都無法把控;各種坑
1、要很熟悉接口業務系統和數據流向,及后臺數據庫存存表等的關聯,及萬眾歸一的接口標準和原則,不然對賬等就是個城市地下管網。
嗯嗯,是的。在沒有統一接口的同時,只能是各自公司來根據業務實際需要來處理。
關于這一點用友似乎沒有什么發言權,畢竟還停留在流程管理這一階段,遠遠落后于時代了
小白,你在說你父母老了?
都2020年了,RPA機器人竟然只能半自動,你知道你的客戶BOSS們都是怎么噴你們家的團隊嗎 ?
噗……了解現在的用友么?凈瞎說……
信口雌黃者很多,蒼蠅多了,打不過來,,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