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使用場景說起,談通用優惠券平臺設計
文章會從優惠券的幾種使用場景說起,對滿足場景的流程設計和優惠券邏輯配置做了簡要分析,希望對你有益
大家知道,前幾年O2O火的時候,各家平臺為了拉新促活都大量補貼用戶。彼時各種優惠券滿天飛,力度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說,只要肯下功夫去找券,用戶一天的衣食住行都花不了多少錢。
甚至還催生了一條刷券-賣券-刷單的產業鏈,專業薅羊毛組織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平臺活動上線就一哄而上囤積大量優惠券,然后在某寶上低價出售。這么一來平臺高興——訂單量、用戶量瞬間上升;用戶高興——享受同樣的產品和服務卻能節省很多錢;羊毛黨高興——空手套白狼而且沒什么風險。最后“羊毛出在豬身上”,平臺通過VC融資,VC再逼著平臺在資本市場上賣身。
在這個過程中優惠券可謂功不可沒,起到了培養用戶習慣的作用。試想象,如果滴滴、快的不大量發券,有多少用戶會嘗試手機打車;如果美團、餓了么不發券,用戶手機點外賣的頻次會是怎樣。就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但凡是做線上線下業務對接的,沒有哪家平臺不發券。不搞個活動發個券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電商或者O2O。
那么問題就來了,優惠券平臺一般都是公司內部使用,不為外人所知。而且業務越多越廣,優惠券平臺的邏輯就越復雜;公司越大、部門越多,優惠券審批、發行的流程就越長。這就苦了產品狗了。要說簡單的頁面邏輯和交互邏輯,到處都能抄得到。不但如此,還能邊抄邊品頭論足,對孰優孰劣說出個一二三。
但是對于優惠券有哪些邏輯,優惠券平臺該怎么搭建,一張優惠券怎么完成從生產到消費的流程,這些問題不是簡單的看兩眼別人家的產品就能知道了。而這些問題正好是本汪要通過文章給讀者叨叨的。文章會從優惠券的幾種使用場景說起,然后接著談滿足場景的流程設計和優惠券邏輯配置,最后再對平臺權限做一個補充說明。
(由于本犬只熟悉O2O相關的業務,對于電商類的業務不夠了解,所以只能從O2O的角度來談)
一、優惠券使用的場景
使用優惠券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拉新或者促活(對電商而言,還有提高客單價的功用)。好的優惠券設計能擴大平臺的知名度,降低用戶使用的門檻,迅速吸引一批用戶進入平臺,以較低的成本提升平臺的活躍度,拉升用戶的ARPU值,提高平臺的交易流水。優惠券大多配合活動一起發放,通常有以下幾個使用場景(從平臺方的角度看)。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只是做了粗略的區分,具體的使用場景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型,平臺的不同發展階段,以及不同的營銷目的都會產生差異。比如,關注微信公眾號給用戶送券,推薦其它用戶注冊后給推薦人送券,用戶完成實名認證后領券,用戶成功綁定銀行卡后領券等等??傊?,只要是能想得出、跟蹤的到的線上活動,只要是能輔助實現業務目的的場景都可以考慮使用優惠券。
二、優惠券平臺的整體流程
對于業務量大的平臺,優惠券平臺可以是一個單獨的系統。每個業務線可以有自己的App、網頁、公眾號等,也可以有自己的營銷節奏和打法,但是都可以調券平臺的接口來實現優惠券的生產。券平臺也能按照規則控制各條業務線的用券情況。以比較規范的流程而論,生成一張優惠券需要經歷4個步驟,每個步驟都可以對應到系統中的一個模塊。
第一,建立營銷預算。本汪待過的公司都在年末制定下一年度的整體預算,在每個季度會調整滾動預測并對上一季度的營銷開支、營銷效果等進行回顧。當然,營銷費用可以花在戶外廣告上,可以花在SEM上,也可以花在用戶補貼上。優惠券可以歸到用戶補貼一類,如果與公司的財務系統打通,或者財務人員手工將用戶補貼的預算錄入系統的,則在創建預算時直接選擇即可。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系統支持,則需要和財務部門明確是否有預算及預算的額度是多少。
第二,基于預算創建營銷活動。營銷活動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寫文章,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得先掂量一下腰包里有多少錢。如果當前周期內的營銷預算都花完了,即使您想做活動公司財務部門也不會同意的(除非另外走審批流程追加預算,此處不講)。
讀者可能會問:有錢我直接發券就行,想要什么券就發什么券不就結了,為什么要再創建活動呢?請注意,我們這里說的是優惠券營銷平臺,不單單是生產券和管理優惠券,更要追蹤優惠券產生的效果和給平臺帶來的價值。承載優惠券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成熟的運營部門會開腦洞想各種“陰招陽謀”來達到“喜歡您來,喜歡您再來”的目的,那么必然會策劃各類活動。但是每個活動的效果如何,帶來了多少PV,多少UV,轉化了多少個新用戶,產生了多少訂單、多少流水,這些都是運營部門所關心的(不然沒法跟老板交代,也沒法吹牛逼?。?。
活動的模型中包括名稱,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和活動渠道。優惠券批次的生成必須在活動開始和活動結束的時間之間,而投放渠道主要是為了能統計渠道的效果。一般來說線上渠道可以有App、網站、公眾號、微博及合作的網站,線下渠道有地推、樓宇廣告、公交車身等等。
第三,在活動下創建優惠券批次。為什么需要批次呢?一次精心策劃的市場營銷活動是細節的堆砌,需要經歷預熱、開幕、高潮、收尾、二次營銷等過程,每一個節點需要不同的打法也就需要不同批次的優惠券支持。
隨便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本汪要做一場電商的節日活動(本汪沒做過電商,以下純屬瞎掰)。在預熱階段我需要給新注冊的用戶發放一批新手券,讓新老用戶去領取品類券、店鋪券和全場通用券;在開幕階段,為了進一步刺激用戶消費,我需要生成一批優惠券包,并通過短信的方式告知沒有領取本次活動優惠券的老用戶;在高潮階段做個轉盤抽獎,給下單付款的用戶抽獎的機會,去隨機抽取半價券或者免單券;在收尾階段,為了處理客訴,需要客服手動給用戶發券安撫;最后,在貨品到達用戶手上時,可以附上合作商家或者品類的紙質店鋪券,刺激用戶后期繼續在平臺上消費。
如此下來,一場活動需要好幾個批次的優惠券來覆蓋各個階段的營銷需要。此外,即時是一個階段的一種玩法也需要多個批次。再次舉例,為了擴大傳播刺激用戶分享我的電商活動頁面,我給在banner頁面上報名參加活動的用戶A送券,如果A分享了活動鏈接到朋友圈再送A一張券,B在朋友圈里看到了A分享的頁面,進入頁面去注冊成為新用戶,我再給B送一張券。這么一來,就需要準備3個批次的優惠券了。與活動的道理相近,對批次進行管理能更好發現各個批次的效果。當然能創建批次的前提是期間內有預算,并且是在活動進行期間。
第四,基于批次發行優惠券。發行優惠券是需要對應場景的,也就是說應用的場景決定了優惠券的發行方式,決定了有些券由系統自動觸發,而有些券需要人為發放。因此,除了選擇優惠券的發行方式,還需要選擇發給哪些用戶,是發給新用戶,還是老用戶,是全平臺發放還是符合某些特征的用戶發放,這些都需要調取CRM獲得用戶名單后才能確定。此外,如果平臺有相應的政策,可能不能給同一個用戶在一段時間內重復發券,便于控制成本。
其實就大多數平臺而言,是比較難獲得用戶的人口屬性的,而用戶在平臺上活動所產生的運營數據更容易利用得多,所以通過BI并結合CRM來篩選具有一定平臺特征的用戶是較為合理的。如果系統不能給予太多支持,也可以給人工操作留下空間,在模塊上留一個功能直接導入用戶名單即可。
三、優惠券的配置邏輯
這里引用一張京東后臺的圖,讀者可以先感受一下。其中大多數的字段和配置都是電商和O2O業務所通用的,此外再配合業務本身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即可適用。
抽象整理后,可得到如下思維導圖,各個字段和維度均已列出,滿足一般的適用場景應該沒有壓力。
四、關于業務權限的說明
優惠券平臺的最終用戶主要是運營人員和財務人員。財務人員在平臺上的作用在于制定和管理營銷預算,以及已使用優惠券的核銷,未使用優惠券的平賬等。他們并不參與優惠券的生產和發放,所以不需要這部分的權限,但是財務人員需要相關的財務審批權限和查看報表的權限。
上文提過這個平臺模型是面向一個公司所有業務部門的,所以在超級管理員之下需要配置多個事業部主管擔任管理員角色,在事業部管理員之下是總部的運營人員,總部之下是全國其它城市的運營人員。運營人員需要活動管理權限、配置和生產優惠券的權限、查詢優惠券的權限。
就數據權限來說,普通的數據權限規則(即什么職級的人看到什么級別的數據,什么區域的人看到該區域的數據,管理員看到所有的數據)就能滿足要求,這就不是這篇文章要討論的內容了。
五、結語
有人說補貼對于平臺就像是興奮劑一樣,短期使用可以起到良好的刺激效果,但是如果長期進行下去則傷害極大。其實這種說法不見得準確,如果平臺流量足夠大,會有很多合作商家愿意為流量買單,而平臺不需要出一分錢。
如何讓羊毛出在豬身上是商業模式和商務策略的問題。當平臺拉來商家后,活動也做了,訂單也上去了,但是可能來的用戶都是羊毛黨而不是目標人群。羊毛黨把一個平臺薅禿后接著對其它平臺下手,如何防范刷單是風控的問題……除此之外涉及到優惠券相關的話題還很多,本汪暫不全面闡述,留待以后再寫。
本文由 @霹靂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想請教下,優惠券有效期的相對時間具體指的是什么,可以舉例說明嗎?
領取券后,優惠券三十天內有效,類似
有收貨,謝謝分享
感謝分享,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