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O2O案例:豆果爭搶下一個風口

2 評論 10806 瀏覽 11 收藏 12 分鐘

菜譜APP大背景:美食大國是把雙刃劍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但中國菜在世界上并沒有自己成熟的品牌。中餐在各國的叫法不盡相同,在日本叫“天津飯”,在美國則是便當式的拼盤快餐,主要面向中低端收入人群,特點是便宜、量足。經調查周圍的朋友發現,國外的中餐給人的印象多數是臟亂差,遠差于日韓。

國內菜譜分享網站發展勢頭漸猛,國外也存在先例,日本的COOKPAD早在2009年7月17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美國菜譜網站巨頭AllRecipes也在美國成功運營多年。一些國家人少,懂做菜也不多,菜譜類網站及應用的發展倒是順風順水;而中國人最會吃,美食種類也多,完全不會做菜的幾乎沒有,菜譜類應用反而發展容易遇到瓶頸。不論是從用戶市場還是競爭市場,國內都不如國外。

豆果戰略部署的前世今生:合作高端平臺,重社交圈子

2008年,王宇翔、石捷等4人籌集了十幾萬,兼職做“我菜網”,后網站更名為“豆果網”。網站經過早期的發展,積攢了不少用戶,卻并不掙錢;為了測試盈利前景,豆果網還嘗試做過付費版的英文中國美食APP。石捷告訴億歐網,“要不是因為有夢想,幾個大老爺們誰做這個呀!”。還好的是,有資本認可豆果網的夢想,2011年1月,豆果網完成了盛大投資的A輪1000萬的融資,而后獲得紀源資本(GGV)?800萬美元B輪融資。

豆果網的市場和戰略由在7K7K工作過的副總裁朱虹負責;豆果從一開始就只選擇和西門子這樣的高端優質品牌合作,從現在來看,早期的定位和部署對現在的發展很有利。嘗到甜頭的豆果,在選擇合作的服務商時,嚴格遵循“高品質、高知名度”這一原則。用石捷的話說,從高平臺開始只會越來越高,也可以往下走,但要是一開始就和一些小企業合作,品牌就會永遠上不去。

《舌尖上的中國2》(以下統稱為“《舌尖2》”)播出后引爆了新一輪美食搜索,更重要的是直接將電商捧上訂購的第一渠道的位置。豆果在與這批訂購電商建立合作關系的同時,和《舌尖2》的相互合作是“宣傳+活動”的模式,即豆果在線上宣傳《舌尖2》,同時也會和《舌尖2》在線下聯合舉辦頒獎活動。石捷透露的數據顯示,《舌尖2》節目播出后的第一天,豆果日活量增長了40%。豆果和《舌尖2》合作的重點不僅僅是和央視的聯合宣傳,豆果同時與天貓食材店等平臺的合作,進行聯合營銷,通過此劇形成美食合作關系圈。

“去中心化”+“社會化”,產品第一位

根據百度百科定義“去中心化”:“相對于早期的互聯網(Web?1.0)時代,今天的網絡(Web?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權級平等的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睆?008年到2011年,美食行業活躍著大批微博大號(大V),大V或者達人發表言論,影響力,但輻射面小。隨著網絡越來越透明化之后,大V們的影響力在減弱,他們對內容質量把握上偏差,對用戶造成誤導,體驗下降;大V一般會以食品高清照片吸引用戶,當用戶實際操作起來達不到照片預期的效果。豆果網從實踐中體會到這一點,逐漸“去中心化”,讓普通用戶秀出來,并組織一些線下活動,幫助用戶完善拍照細節,組織用戶去攝影工作室學習公開課及食品攝影,尤其在烘焙專區。

社會化美食做社區的重點,新互動、碎片化的鏈條是方展方向。偏離社會化越遠被淘汰的越早,石捷說,只有社會化的互動、共享屬性才可以涵蓋更多的用戶,而不僅僅是做一本書,一個信息網站。一個網站的支柱是產品和技術,失敗者不乏少數,并非是人不靠譜,每個創業者都是想做好,產品失控是失敗最主要原因。質量過關才能良性循環,同行業間共同探索,抬高行業知名度,你追我趕,行業力量和消費者關注,吸引互聯網上能寫菜譜的人都在專業社區里活動,這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目前,豆果每天有1000人提供作品圖片(不排除有重復用戶),每天接近上萬人發作品。值得關注的是80%數據都來自手機上傳,以前都是相機拍照,轉格式導到電腦,程序復雜。

圈住線上線下種子用戶

種子用戶是一個公司的基因,基因決定了以后的發展。這些種子用戶是未來的“意見領袖”,他們在線上被產品、營銷所吸引,商家要想辦法增強其粘性,回歸到線下。做活動是最好的聯絡感情的方式,形式可以不限;豆果經常組織用戶參加線下活動,增強用戶對豆果的認同度,聽取用戶意見后隨時改進產品。億歐網曾采訪云海肴聯合創始人戶峰陽,云海肴會定期舉辦免費試吃活動,邀請的就是這部分鐵桿粉絲、種子用戶,他們會參與到產品開發上來,企業用部分資金養著這部分資源

隨著企業發展,流量漸多,所謂的“意見領袖”可能起到的作用適得其反,掩蓋住了普通用戶的光環,為了留著大批的普通用戶,只能犧牲少部分“意見領袖”,只能采取上面說的“去中心化”,取消大的引導,逐漸讓更多人參與進來、玩起來,甚至從運營角度和廠商的合作,也可以推薦使用,把用戶變成粉絲。實際上,石捷也是這么做的,采訪完之后推薦我們下載豆果美食APP,囑咐有問題隨時反饋。

核心優勢及與同行區別

“社會化”是豆果的核心,重視線下、普通用戶及產品從線上的信息層面轉化到線下活動增強粘性再到線上影響用戶購買決策。用戶進入社區、瀏覽、學習、互動等環節之后被影響購買決策,若做到便是優勢。從人員分配比例上,豆果五十人團隊,3/5以上是產品技術,是技術產品驅動型公司。管理層團隊配合上,創始人兼CEO王宇翔負責產品和技術、副總裁朱虹負責戰略市場、BD副總裁石捷負責BD。

國內官方認證的菜譜APP有十五款,經調查,周圍用戶體驗比較好的有豆果美食、好豆、下廚房、飯否。但是同質化嚴重,在用戶眼中并沒太大差異,使用哪款主要取決于先入為主,但是深究其細分領域還是有差異的。

豆果與同行的區別是:1)技術理念不一樣,豆果是主抓社交模式,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社會化的美食推薦;2)豆果服務網絡不止在網絡,豆果是整體品牌并非豆果網,營運模式輻射用戶互動,未來在線下;3)規模上豆果更精練,豆果團隊五十余人,絕大部分是產品和技術;4)豆果扎根北京,發展更加激進,未來將逐步走向全國。未來豆果和其它同行的差異化會越來越明顯。

未來發展動向

1)品牌方面,豆果是一個品牌,而不是豆果網,過去、現在、未來的趨勢是美食社區,并非菜譜社區。除一線城市,白領工作時間長節奏快,午飯在家解決的很少,但70%的中國人晚餐還是在家里吃。未來豆果發力的兩個方面是二三線城市和國外市場;

2)產品方面,豆果會主要在“我愛烘焙”、“美食日記”、拍照分享、三餐推薦、膳食推薦等簡單易操作的類別和互動方面發展,推出新版本,增加獨有的功能;

3)合作方面,保持和品質品牌合作的原則,由點及面”的方式合作形成影響力,與《舌尖2》合作,也會探索其它創意合作方式;

4)導流方面,豆果不會有大動作,只做嘗試,驗證數據,如和亞馬遜合作的做用戶調研數據,意在調研用戶感興趣的產品;美食不適合粗放式引流量,在做引導;

5)載體方面,自2011年5月移動端豆果美食正式上線,到目前旗下的移動端激活量達2千萬,未來中心會全放在移動端;PC端山河日下,預計三五年之后可能就不會有pc端的網頁。

據石捷透露,豆果融資已經告一段落,具體細節不方便公布。未來產業鏈會更深層,做自由產品,采取“小步快跑”模式,一步步嘗試。就像建城堡,大公司會花大價錢設計城堡的樣子,搭出一個模型;而小公司則一步一步積攢零件,逐步向城堡靠攏,不限制城堡樣子。目前,美食應用主要用戶還是女性,未來希望男同胞回歸家庭,更多人通過美食應用學到中國菜的精髓,體會到烹制菜肴的樂趣。

FROM?站長之家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文字重復了一遍。。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