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盲點—用格式塔理論解釋
今天看到一個哈佛做的實驗,變化盲點實驗(Change Blindness),有關UX,覺得很有趣。
實驗設計
1.實驗設置
首先,一群可憐的志愿者被通知去參加一個實驗,于是他們被安排一個一個進了某個房間,有一個接待臺。上面貼著一個紙條,寫著大大的,“實驗中”。
實驗的道具是這兩個小伙。他們無論從五官上,發型上,衣服上,聲音上,甚至氣質上都頗有不同。
2.實驗程序
當一個志愿者被安排進來的時候,穿米色衣服的小伙子先站在柜臺上接待 – 遞給志愿者一個自愿表, 一個常見的程序。
藍色衣服的小伙子呢? 他在這期間一直蹲在柜臺下面。當志愿者終于填好表之后,簽了名字之后,自愿表生效了! 之后發生什么恐怖的事都不負責了! 米色衣服的小伙子將表拿過來,俯身下來,將表收起來。這時候藍色衣服的小伙子就閃亮登場了!
他趴到米色小伙站的位置,起身,拿出另外一份兩頁材料,告訴志愿者拿到走廊的里側去。
當志愿者進去房間之后,里面的人告知他們實驗已經結束。然后錄下他們對剛才的體驗的回顧,在他們說了一些他們的觀察以后,再確認問一下他們是否注意到任何異常。
3. 實驗結果
75%的實驗者沒有發現接待員換了。根據視頻上來看,應該參與者有8人左右。
而什么令另外25%的人能夠察覺則還不是很確定。下面這張截圖里的女性一下就發現了問題,詭異又得意的笑了起來。
4. 實驗觀察
- 有的參與者似乎感覺到有異樣,但又不是很確定
- 再復述當時情景的時候他們注意到了很多當時的細節,但是卻沒發現最重要的問題
什么是格式塔理論?
格式塔 (Gestalt) 20世紀初被提出的一個心理學原理。我最近才從一本攝影書里得知一個大概。作為訓練,我嘗試在這里運用格式塔理論的幾項法則來從一個角度解釋這個實驗的結果。
首先我先羅列一下這些法則: (譯自英文Wikipedia)
- 閉合法則 – 意識會為了達到某種規律而經歷一些并非真實感受到的體驗。
- 相似法則 – 意識會將相似的元素整合成集合或是整體, 根據形狀, 顏色, 大小, 亮度等。
- 接近法則 – 空間上或時間上接近的元素會導致意識傾向于將他們整合成集合或整體。
- 對稱法則 – 對稱的多個圖像會被作為一個整體被意識接受,即使他們之間有一定距離。
- 連續法則 – 意識會根據視覺上的,聽覺上的,或是位移的規律延伸。
- 同向法則 – 向同一個方向移動的元素會被當作一個整體。
具體的法則我就先不多說了,免得貽笑大方。百度上這個文章格式塔心理學應該是個不錯的概括。
用格式塔法則解釋實驗結果
閉合法則
其中幾個實驗者在第二個人站起來以后,似乎察覺到了異樣,但是好像沒能清楚的說出是什么地方有問題。我認為他們應該在下意識下發現了很奇怪的變化,男人的聲音,眼神,襯衫等等。但是在不是很確定的情況下,大腦的閉合作用便幫助他們努力的讓眼前的情景變得與他們以往的體驗一樣 – 方法可能是假設自己眼花了,或是沒記住,或是別的 – 總之是保持情景的合理性。想想看,如果突然你遇到某種情況一個男人突然悄悄的變臉了,至少也要后背發涼一下吧。個人的經歷不同,對這種突然的變化應該會有不同程度的壓抑。壓抑越強烈,反抗也就越強烈, 越希望眼前的情景都是合理的。
相似法則
這兩個男人雖然并排看差異很大,但是在實驗中你一次只會看到一個人。對我們熟悉的人或事物,我們可能會了解他們的沒個細節,但是對于一個初次見面的人,則未必會特別了解他的每一個特征。換了人以后,還是一個男人,頭發長度比較接近,聲音的高低差距也不是太大,襯衫的顏色都是比較淡的純顏色,沒有紋理,高度差似乎也在5cm以內。從這個角度說,他們倆的相似度是很高的。
連續法則
第一個男人彎腰以后,消失在臺子下面,這時候從視覺上必然是一個斷點。被實驗者看不到接待員了。當第二個男人站起來的時候,那些沒看出問題的人則自然的認為這是第一個人蹲下有站起來了。包括那些發現的問題的人,也似乎在腦袋里遲疑了一下才感覺的異樣。第一個人蹲下的時候速度故意放慢,給足時間用來在桌子下移動位置,然后再以相似的速度站起來。這時候人腦就會形成一個自然的運動軌跡,因而認為兩個人是一個人。
其他相關的理論
當然還有很多別的心理學理論可以用來解釋這個現象。譬如,由于實驗者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努力的填表,所以注意力都集中在表上,卻不知道剛簽了字實驗就開始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對某個事物的注意力多了,必然就會忽略一些別的事物。有一個實驗者甚至都沒怎么抬頭看接待員,自然也沒辦法看出有什么變化。
對UX有什么意義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時候用戶并不很擅長發現細節和細節的變化。這是否意味著設計師對每分每毫的精確的追求有時候是自己的偏執呢?或者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如何能讓用戶發現我們的苦心設計呢?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我們需要更新界面的時候,也許會遇到有的用戶的反對,但細微的變化也許并不會被大部分發現。這樣是否能加速流程呢?
其次,在人命關天的的用戶界面中,必須要有能夠打斷用戶的其他注意力的功能,能夠在危急的時候及時制止問題,這是人腦的局限。應該從設計上進行輔助,而不是單純靠人本身的記憶或者是條件反射。
另外,就設計師本身而言,也有這種缺陷。當你專注于設計一個功能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整體功能的變化。有的時候也許變成了一個很熟知的問題,但你卻重新發明了輪子。
你覺得呢?
來源:http://www.uxd2.com/2010/01/變化盲點-用格式塔理論解釋/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