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的制造成本

5 評論 13084 瀏覽 12 收藏 7 分鐘

今晚想算算制造一款App的成本。

單說iPhone版。

通常情況下需要后端工程師×1,客戶端工程師×1,UI設計師×1,產品經理×1。這已經是比較精簡的配置。擱大公司,還得再配置測試工程師,運維工程師,交互設計師等等。

如果遇上全端工程師,或者對后端的依賴不大,工程師或許可以減少到1個。如果產品經理和UI設計師恰好可以合體,那么產品團隊最少2個人——這情況很罕見,大部分時候起碼得3-4人拿出一款產品來,5-6人也很正常。

3-6人,從人數上來看并不多。麻煩的是分散在三四個工種,獨當一面,各自負責三四個核心環節,也就是出現短板的風險特別大。

根據我的經驗,互聯網從業人員里,合格者的比例可能還不到一半。即便人合格吧,也不一定適合這款產品的設計風格,技術特性。產品項目最大的人力支出項并不是薪酬,而是招募組建這支團隊的時間成本,以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降低標準組隊帶來的質量與效率下降。

好吧,我們假定組隊成功。從頭研發一款App通常需要1-3個月,從發布到產品相對穩定,相對成熟,又需要1-6個月。合起來是1-3個季度。

如果4個人半年多就能折騰一款體驗成熟的App出來,那真不算什么事兒——大頭是運營成本。

運營成本可以細分為用戶運營,內容運營,資源拓展、市場營銷等等,只要產品還活著,就會持續地要求運營投入。前三樣也就是1-10個人的配置,真正可怕的是營銷成本,畢竟做一款有需求有品質的產品,很快自發傳播開的時代早就過去了。這里有幾種情況需要考慮:

  1. App分發渠道高度集中,以至于排行榜更迭速度極快。新產品即便上榜也會快速下沉,接下來需要持續的營銷投入來維持曝光。
  2. 沒錢投入,分發渠道靠不住的話,就得依賴社交傳播。然而用戶是否活躍,是否容易分享內容,首先取決于產品定位與場景,其次才關系到品質與體驗。只可惜用戶活躍又樂意分享的產品類型注定是極少數,比如10%。
  3. 即便你的產品就是那10%,能帶來有效的社交傳播,它還能創造穩定的使用場景與用戶價值嗎?是否一陣風刮過去,然后就寂然無聲。想想曾經風靡一時的瘋狂猜圖,曾經一個月內(全球)下載上百萬次的畫中畫相機。
  4. 即便你的產品就是那1%,又有社交傳播,又有用戶價值,你以為這就搞掂了嗎?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這樣的產品會在瞬間被大公司復制去,只留下你坐在地上蹬腿哭鬧:他們欺負我,他們不要臉。

絕大部分新應用想存活下來,就得準備足夠的營銷費用,別妄想“酒好不怕巷子深”。這個數字可能是起初人力成本的N倍。當然,產品足夠贊,也會減少營銷費用的比例,但產品的其他成本又飆上去了。你還真指望三五個人做款App出來打遍天下無敵手???

所以,錢,錢,錢,以及越來越多的人和時間。當你推進一個移動項目的時候,就掉進了成本的無底洞里,并非“只差一個程序員了”這么簡單。何況我還沒有計算App從用戶價值到商業價值之間的低效率轉化。

絕大部分App支付不起這么大的投入,冒個泡就沉了,或者冒個泡沒多久就沉了,或者冒個泡之后死撐了一兩年,然后就咕嘟咕嘟沉了。

如此高的成本,使得新應用必然往大里使勁,想成為大家伙,做大事業,拿下大市場,這才能說服VC和老板給予大投入。小打小鬧死路一條。

但人人都往大里做,帶來的結果是產品種類上的同質化,反倒遏制了創新。我去跟別人談新應用想法,得到的回應首先是:能做多大?有商業價值嗎?拿得到幾百萬融資?

做產品既可以是一件事業,也可以是一種自我滿足的游戲,后者能激發更多的創造力,帶來市場的多樣化。但是,一想到要投入如此高成本,最后很可能還是無聲無息地沉了下去,大多數人寧肯把有限的精力押在有可能做大的產品上面,進入謹小慎微的高風險高回報模式。

2013年至今,國內外互聯網都沒有出現“爆款”的產品。如果做產品總是一場輸不起的豪賭,這個市場的創新能力就會漸漸衰竭。下半年,我會推動一系列個性十足的、不乏創新與趣味,但全無商業價值的小應用項目,在蟬小隊內部,或者在外面組織興趣小組來實現,但求綻放如煙火。特此預告,焚香祈禱。

————————————————————

PS:這篇文章發出來,又有不少人加重語氣感慨大公司的抄襲問題。請問,一整個2013年,國內有哪些創新產品靠自己挺直腰板打下一片地盤,又因為被大公司抄襲,侵蝕市場份額流血而死的?100個怕被抄的人啊,99個連被抄的資格都沒有,感慨個啥。說得好像人家不來抄你,自個兒就能活得下去一樣。

#專欄作家#

純銀V,蟬游記創始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網易網站產品部總監。一個文藝加文筆好的產品經理。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很好看的文章

    來自廣東 回復
  2. BAT等巨頭來抄你,這是天大喜事啊。出名了拉人才投資都容易,再做一個項目唄。

    來自廣東 回復
  3. “說得好像人家不來抄你,自個兒就能活得下去一樣。。。?!?末句好亮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