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方面,談談分享與新增那些事兒

3 評論 7791 瀏覽 28 收藏 12 分鐘

關于分享與新增,你了解多少?

增長紅利消失之后,現在不僅渠道的價格越來越高,能夠提供的新增量級也逐漸在減少。因此不少產品都開始尋找其他的通道獲取用戶增量的方法,其中通過用戶的分享或邀請帶動新增就是一種常見的思路。今天我們從下面三點聊聊關于分享與新增的那些事。

  1. 分享產品的關鍵點
  2. 流程中的關鍵節點可配置更改
  3. 利用W2A捕捉數據效果

分享產品的關鍵點

一般來說需要用戶通過分享帶動新增是來自我們的需求,而用戶自己則很可能是為了炫耀、逐利、求助、幫助他人……等多種多樣的訴求才去做分享的動作。這里就需要先把視角轉換為用戶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提供各種素材來協助用戶完成這個行為,并實現其目的。在這里只和大家介紹比較重要的幾個關鍵點。

1.分享動機

圍繞產品特性設置分享動機,讓產品的核心特點被用戶分享出去,以滿足分享者和被分享者的共同認知。

以共享單車舉例,用戶A發出邀請后,有人接受邀請開始使用共享單車的服務,則A即可獲得免費騎行的時長;而這既是用戶的核心需求也是共享單車所提供的核心價值,對于被邀請者來說,使用共享單車的目的也是圍繞著這個核心價值而來,如果被邀請者中有某個人是B也希望能夠獲得這個福利,那么Ta可以去重復之前A進行的這個邀請動作,從而形成一個新的傳播鏈條。

2.分享點設計

有一些產品在設計的過程中,無處不在的設計分享的環節,可其實這樣做并不一定是個好的選擇。一方面過多的增加分享環節,很可能對用戶造成打擾,在不合時宜的時候去做這個事,還不如不做。另一方面,也會引起用戶的感知疲勞從而習慣性的屏蔽掉設置的環節。

可有人會說我們無法去準確的預計用戶在什么時候會產生分享意愿。不過我們除了可以提供常規的固定分享點之外,還可以通過節奏的控制,讓用戶得到一定程度的正強化,來引導用戶形成對分享的某種條件反射。舉例來說,用戶分享可以獲得積分獎勵(某些邀請甚至可以獲得現金勵),那么當用戶在達成某些條件之后,就會觸發這個獎勵機制。這個分享點出現的時機,則可以由我們來控制,比如某段時間內我們需要幫助用戶建立條件反射關聯 ,則可以給出引導后讓用戶去做最初的嘗試。

當用戶建立起與這個獎勵的關聯意識之后,則可以通過一些隨機性的觸發來增強吸引力;包括獎勵的內容本身,最好也能具備一定的隨機性。

這里以游戲舉例,需要獲得某項特殊道具或裝備素材的時候,需要用戶做某特定的行為或任務才能達成。在初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常是有明確的結果預期,并較為容易達成的。隨著難度的遞增,任務的實現過程存在著不確定性,獲得的獎勵也有一定的隨機性,某個階段又會有一些明確反饋能夠出來,來動態調節這個節奏。在產品的運營上通過動態的調節節奏,就有機會延長用戶的使用周期。

3.分享通道

有了分享動機和分享點之后,還差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分享通道的設置。相對于前兩個來說,這里就容易了許多。目前用戶所使用的主流分享通道較為明確,而且也已經形成了使用習慣,對用戶的教育成本并不高。比如微信、朋友圈、QQ、通訊錄、微博、貼吧、面對面……

這里的關鍵點是取舍和平衡,很多時候給用戶更多選擇不見的是最好的做法。舉例說明,用戶點擊分享的時候,常規做法是彈出一個層,選擇分享通道,然后通過數據統計來調整這幾個分享通道的排序;但也有的產品只提供了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的功能,用戶點擊分享直接調起微信,無需用戶做出選擇。

4.分享形式

在前面的三個基礎條件之上,還需要考慮到分享的內容本身的形式對最終轉化率的影響。第一種是標題+摘要的鏈接跳轉形式,以分享到微信或QQ來舉例,第三方平臺都有定義好的標準格式,包括分享圖片、標題、摘要內容等,如何利用好這些信息所承載的內容,將直接影響點目標受眾的看到這條內容的點擊率。

還有一種是將分享內容生成一張圖片,并在圖片上帶上一個二維碼的形式,用戶通過識別二維碼而跳轉到某個頁面來完成后續動作。在這種方式下,圖片本身的設計就成為了重中之重。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吸引到用戶點擊查看大圖,也就失去了識別二維碼的機會,從而失去了用戶到達Landing Page機會。

流程中的關鍵節點可配置更改

雖然APP原生的體驗在很多層面上優于H5的體驗的,但圍繞新增的工作是需要不斷觀測數據并隨時進行優化。如果都做成原生的頁面,每次調整時都要等待發版,優化的效率會大大降低。因此這里需要我們能將與此相關的關鍵頁面盡可能的調整為可配置的狀態,以適應隨時調整的需求。

關鍵頁面的選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確定,重點是選擇好之后的配置方式,至少要考慮篩選條件、分組機制、統計埋點等因素。

篩選條件

由于需要通過一些條件的設定,將用戶做出篩選,并將每一組選出的用戶可以放置到不同的場景下來匹配不同素材。就需要我們能夠先定義好各種場景,再由此推導出需要哪些篩選條件。

常見的條件有:時間、地域、年齡、注冊時間、活躍程度、發布行為、回復行為……,這里并不是條件越多越好,過于細分會導致顆粒度太小而每個場景下的樣本量無法支撐分析的需要。

所以建議的方式還是循序漸進進行,先從大塊來看整體趨勢,發現問題后在有針對性的進行細分來進行分析和調整。

分組機制

有了場景之后,我們已經能夠篩選用戶。但當發現問題后,需要在某場景下保持條件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多種素材的測試的時候,就需要分組機制了。與篩選不同的是,這里僅是通過百分比的設置,將已篩選好的用戶置于不同的分桶之中,以觀測各參照組之間的數據對比,本質上就是A/B測試的分組機制。

數據埋點

這項工作是需要大量數據支持的,作為產品方面需要先思考清晰想要哪些數據和需要生成的報表是什么。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思考要埋哪些點,如何埋點更合理。包括統計報表的設計,哪些是通過埋點來取數據、哪些是通過業務庫來取數據。

利用W2A捕捉數據效果

在用戶完成分享行為后,目標受眾也點擊了分享內容到達了Landing Page,通過分享鏈接下載了APP。這里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由于中間會跳轉到應用市場,導致我們對效果追蹤的路徑中斷,而無法有效的分析渠道效果。在以前解決的方法主要是兩種:

  1. 給每個用戶分配給一個邀請碼作為唯一標識,被邀請者進入到app的時候輸入這個邀請碼,驗證通過后給該邀請者增加一個有效邀請
  2. 讓受邀請者在邀請頁面填寫手機號等身份表示,然后在登錄的時候輸入手機號,驗證通過后也可以給該邀請者增加一個有效邀請。

這兩種方式都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成本,也會給轉化帶來一定的損失。W2A的出現,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問題。W2A指的是通過Web端向APP端跳轉的過程中,通過用戶設備特征的匹配,來解決用戶在通過應用市場下載的時候,導致追蹤參數丟失的一種方法。有一些第三方提供的SDK可以直接使用,但對于一些數據安全有要求的業務,無法使用第三方服務的來說,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來做嘗試。

通常情況下,在產品優化的維度,做趨勢上的分析,對精度不一定要求特別高。在Web頁面上可以通過瀏覽器獲取到訪問者的公網和內網ip、手機型號(部分)、操作系統及版本、GPU渲染過后的圖像特征等……;那么當用戶跳轉到應用市場之后,下載并啟動APP后,可以將這些信息做比對,來識別用戶的來源。通過這樣的方法,缺點是不能夠做精準的統計,如果需要針對渠道進行效果統計的話,就會出現錯誤??蓪τ谧鲂略鰜碚f,用于常規的趨勢分析基本上就足夠了。

以上內容的應用,基本上可以滿足多種條件下的業務需求。做好準備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制定策略、分析數據、優化調整的循環中,不斷提升轉化。

 

本文由 @好先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總結的非常有條理且清晰,給人很多靈感 。期待下一篇哈哈

    回復
    1. 謝謝,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