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無障礙設計:盲人愉快玩智能手機的秘密

7 評論 36916 瀏覽 42 收藏 13 分鐘

若你作為一名產品經理,去設計一款可供盲人使用的智能手機,你會怎么設計?

盲人用手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在諾基亞還在主宰傳統手機的年代,他們通過實體按鍵和提示語音,可以把手機玩得和正常人一樣溜,聽音樂打電話完全不成問題。即使擁有著龐大的基數,盲人仍作為一個邊緣群體,難以和正常人一樣享受智能科技帶來的樂趣。

市面上的盲人手機五花八門,手機廠商在遵循“少即是多”的產品理念,去掉無用的模塊,凸顯核心的功能,無屏幕、多按鍵成為了盲人手機的“標配”,就算拿著一個丑如電視遙控的手機出門,Who care?反正都看不見,能用就行唄。

但單依靠語音播報方式去進行簡單的信息交互,解決不了盲人群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專用機功能單一的矛盾。而智能手機中的無障礙設計(barrier-free design)一聲炮響,為他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啊不,是送來了“一雙眼睛”。用咱們產品的行內話來說,盲人專用機就是表層需求——一匹更快的馬,而智能手機中的無障礙服務,則是火車汽車,解決了他們更深層次的需求。

一、無障礙服務介紹

無障礙是相對于“有障礙”的人士而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殘障群體。從盲人專用機時代開始,信息無障礙技術服務始終圍繞著語音輔助這個核心功能發展,盲人通過觸摸實體鍵,獲得語音反饋,從而指導進一步操作。但現在的手機屏幕越做越大、按鍵越來越少,沒有個全面屏都不好意思開發布會,大家恨不得將屏占比做到極致的100%。再牛B的肖邦,也彈不出盲人的憂傷,但是更牛B的信息無障礙技術,卻將這塊“無用”的屏幕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安卓的TalkBack和蘋果的VoiceOver這兩大功臣,使盲人終于也用上了手機屏幕,而且越用越順!盲人通過觸摸屏幕,使用不同的交互手勢,以通過屏幕朗讀識別當前內容及進行功能操作。

重新定義手機交互操作

不用精巧絕倫的視覺動畫,也不分扁平立體的設計風格,交互的重點落在了物理手勢中。例如正常人在手機上進行的“單擊進入”、“長按拖拽”、“滑動切屏”等交互操作,在無障礙輔助模式下,通通都被重新再定義,盲人們無須再依靠手機的實體按鈕,卻能更深入地使用各項程序服務。

以蘋果手機為例,在“設置–通用–輔助功能”即可打開或關閉VoiceOver服務,開啟后手機的交互手勢將會發生變化。以打開APP為例,正常操作是直接單擊APP的圖標,但在該模式下,為防止盲人誤觸操作,單擊桌面APP的圖標只會朗讀該APP的名稱,盲人通過語音反饋,在逐個摸到需要打開的APP時,用雙擊屏幕的方式打開該APP。單看這個文字描述,已經覺得操作繁瑣,但是這些新交互,卻給予了他們無限的可能。

二、使用場景分析

雖然主流審美與盲人的實際需求背道而馳,但是得益與無障礙設計,盲人使用智能手機的場景豐富起來。從場景和用戶畫像出發,解決了盲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的痛點,也相當于解決了他們生活中大部分的痛點:

出行困難——盲道設施不足,受天氣影響大,導盲犬稀缺;

對應方案:出行類APP(如滴滴、神州專車,使用快車專車等出行方式)

社交困難——交往圈子狹窄,日常只能聽廣播獲取資訊,信息渠道單一;

對應方案:新聞&社交類APP(如微信、QQ、各類新聞客戶端,進行語音聊天或聽新聞)

購物困難——難易識別鈔票真偽,購買商品容易被偷龍轉鳳,以次充好;

對應方案:購物類APP(如淘寶、京東,通過語音搜索,足不出戶即可購買各種物品,解決支付問題)

……

不必通過走訪用戶,調查市場,揣摩競品去找準產品定位和方向,隨便一分析都能挖出一大堆盲人生活上的痛點,每個痛點似乎都有對應的APPs去為其“鎮痛”。但無障礙服務也不是盲人使用智能手機的“萬金油”,往往會存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尷尬場景。

三、無障礙路上的“小”障礙

經過筆者一段時間一來的體驗(本人視力正常),把手機無障礙服務使用過程中的坑給大家分享一下

天書一樣的驗證碼

相信不少人看到這張圖片頭都要發暈,更別說視力有缺陷的人群了。而驗證碼往往會出現在網站、軟件或服務的入口處出現,作為校驗身份的工具, 在入口處就被卡死的盲人就等同失去了正常使用的資格, 而圖片的不可讀性使得讀屏功能變得毫無用武之地。最著名的案例是12306網站的驗證碼(不解釋你懂的)被盲人一紙訴狀告上法庭,雖然最終以盲人敗訴為終結,但是困擾著盲人操作的驗證碼問題實在不容再被忽視。

語音驗證碼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雖然它的初衷不是為盲人而設,像某些外賣APP注冊的時候會使用到,限制于成本和技術的原因,該服務沒有大規模地被使用。另外一般的手機短信驗證碼,也滿足到系統的讀屏要求。PC端和移動端的用戶體驗差異,也促使更多的盲人越來越依賴手機。

總比大腦“慢一步”的輸入法

受制于自身身體條件, 盲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此輸入法也成為他們使用智能設備的一道門檻。沒學過五筆,不會拼音,只會手寫一些簡單字,導致他們在使用傳統輸入法的時候,總是磕磕碰碰,輸入的過程困難重重,輸出的文字也錯漏百出。在模擬體驗過后,我頓悟到原來“女神”的聊天模式就是這么一回事:別人說了十句,你才慢悠悠地回復一句。

自從像微信的語音聊天類應用橫空出世,和各式智能語音識別輸入法的崛起,這個痛點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除了方便了大部分“懶人”之外,也舒緩了盲人的燃眉之急。我在使用科大訊飛的語音輸入法試著朗讀一段百字左右的短文,同步輸入及語音識別的速度非常快,文字準確率也有99%以上,當然這也限制于朗讀者的普通話水平,相信人工智能的發展會使得語音輸入法越用識別率越高。

被閹割的系統服務

安卓系統是個任人打扮小姑娘,大型手機廠商都會內置自己的定制安卓系統,網上各種ROM包也是滿天飛,有的為了追求系統的精簡與流暢,往往閹割了包括無障礙在內的大部分內置服務,在滿足絕大部分目標群體的同時誤傷了這小部分弱勢群體,使得盲人拿到了一個經過精心“優化”后“磚頭”機,得物無所用。而蘋果在系統這方面尚算沒有失守,保持著應有的良心。

四、讓產品設計更具人性的溫度

對于正常人來說,即使有無障礙服務這條金鑰匙,經過實際操作,發覺需要跨過的坎其實也不少,實在難以想象盲人怎能夠和我們一起愉快地玩手機。大家都在戲謔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但看完一組真實數據,我發現自己的想象力其實是被偏見限制了。

根據2016年中國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秘書處(CAPA)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視障用戶基本情況報告》,中國有1300萬視障人士,受調查視障者用戶中,有92%在使用智能手機,而其中有22%的視障者使用過滴滴、快的、優步打車等互聯網軟件打車,有33%的視障者在手機安裝了11~20個應用程序,83%的視障者在操作手機、電腦的時候可完全依賴讀屏功能。

可愛可敬的產品和技術人員并沒有把自己的想象力限制在主流設計中,而是變“廢”為寶,把原本對盲人無用的手機屏幕變成享受智能服務的最佳入口。雖然在無障礙產品體驗中還有很多的坑,但越來越多的廠商逐漸意識到這個特殊群體的存在。像BAT的產品,無障礙的各項細節細微地融入到QQ、支付寶中,對于正常用戶可能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因為我們不是“目標群體”。

雖然在我們產品分析過程中,目標群體總是默認排除了盲人用戶,而對于一款滿足99%正常用戶的產品,1%的特殊用戶創造的效益似乎也是那么微不足道,但隨著發展,我國的互聯網信息無障礙水平在逐漸進步,更多的產品開始審視自身的無障礙用戶體驗設計,為視障人士融入主流社會開辟出一條信息綠色通道。

也許有一天,會有一位盲人過來跟我說:

“嘿,你的產品我用過,真不錯!”

解決了用戶的痛點,實現了產品的效益,還履行了社會的責任,作為產品人的榮光,這該多Cool。

數據資料來源:《中國互聯網視障用戶基本情況報告》

 

本文由 @?kenfai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您好,我們正在做無障礙方向的項目,方便聊一下么?

    來自北京 回復
  2. 盲人智能機的發展方向不是語音助手嗎?智能語音助手的協助會比文字觸摸朗讀,物理鍵互動的效果好很多

    來自上海 回復
    1. 嗯,現在的語音助手技術比較成熟,例如通過AI音箱可以無按鍵地發送指令和接收反饋,但其缺點也是明顯的,就是操作隱私性得不到保護.接收信息可以通過戴耳機來保護,但是發送信息,總不能經常大庭廣眾地讀出自己的賬號密碼或聊天內容吧 ?? ;另外也要考慮到更多殘疾人(例如啞巴)的操作需求.相信隨著技術進步,會有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幫助這些特殊群體 ??

      來自廣東 回復
    2. 嗯,為你的回答點贊:?:

      來自上海 回復
  3. 腦洞大開

    來自陜西 回復
  4. 跑去體驗了一下蘋果的VoiceOver功能,急性子差點炸掉…… ??

    來自河南 回復
    1. ? 體驗了一次視障人士的艱辛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