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教你如何做產品:有用有趣有價值
和某位產品基友徹夜長談如何把握產品的核心價值,發現這真是一件非常有難度的事情。用戶為什么來用你的產品,很少人可以想清楚,更多的人是摸著石頭過河。
張小龍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有一次我在一個聚會,來了好幾個女生,我跟她們說裝一個微信吧,她們問為什么。我說裝微信可以免費發短信、發圖片,省了彩信的錢;還可以直接說話,連打字都不需要。這幾個女孩沒有一個有興趣,很奇怪地看著我,問:“我為什么要用這個東西?”然后我現場給她們演示了一下,說你看附近有很多美女,我可以跟她們直接打招呼,這些人立馬兩眼放光,一個個拿出手機讓我幫她們裝。我當時都很震撼,這兩個差別會這么大。我承認我當時對人了解太少了,但是真實的結果就是這樣子的。
張小龍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童鞋了?,F在微信的核心價值觀是“連接一切”,而附近的人就是人和人的一種連接方式。
我在想,是否有這樣的一個體系框架,成功的產品都是遵循了這個體系框架里的游戲規則,所以成為了成功的產品。我試著描繪出這個體系框架,腦海中閃過無數的產品和用戶,比較他們的差異和共性,優點和缺點。最終得出了自己的一點感悟,說出來讓大家笑話一番。
如何做產品?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我覺得做產品有兩點:1、有用;2、有趣。簡單吧,就只有兩點。但是如何做好這兩點,就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了。有些產品有用但無趣:百度;有些產品有趣但無用:糗事百科;有些產品有用又有趣:微信?;蛟S有些小伙伴會不服:我覺得百度貼吧很好玩,很有趣??;我覺得糗事百科很有用啊,它讓我很開心,很放松啊。百度貼吧是另一個產品,是一個社區產品,不是一個建立在搜索上的產品,除了名字并沒有其他關聯性,我說的百度是指百度搜索。微信有用又有趣,是因為微信的有趣都是建立在有用的基礎上的。接下來,我們看看如何來定義有用和有趣吧,這樣小伙伴會更清晰一點。
定義有用和有趣,我們需要在同一體系中來解釋,這樣才有明顯的對比。拿微信來說吧(微信作為一款全民產品,真是處處躺槍啊,沒辦法,誰叫你做的那么好呢)。微信中有用的部分是好友關系和好友之間的通訊功能;微信中有趣的部分是附近的人、語音信息、朋友圈、漂流瓶等。有用可以100%覆蓋到目標人群,是目標人群的剛性需求,是客觀存在的,是不會改變的,是目標人群人對于這一事物或行為的需要。你用微信,不可能說沒有一個好友吧,不可能說一年到頭不和一個好友聊天吧,這是不可能的。好友聊天和維護好友之間的關系這是不會改變的需求,以后沒有了微信,你還會尋找其他的工具來完成這一需求。而有趣就不可能100%覆蓋到目標人群,有趣更關乎目標人群的口味(興趣)和習慣,是目標人群人對于這一事物或行為的情緒反映,同時也是可變化的。附近的人、語音信息、朋友圈、漂流瓶等都是喜歡的人去玩,不喜歡的人則不玩。有人喜歡用文字聊天,有人則更喜歡語音說話,這是習慣問題;有些人天天發朋友圈,有些人則一年到頭都不發朋友圈,這就是興趣問題。你剛玩朋友圈時,早中晚各發一篇,后來一天發一篇,再到隔幾天發一篇,再后來你爸媽加你好友了,你不發了或發的內容變了,這就是可變化的證明。隨著自身和外部環境的變化,興趣和習慣也是可變的。就像吃東西一樣:吃,從人出生到死亡都不會停止和改變;東西,從人出生到死亡都在不停的變化。
百度搜索詮釋的是人尋找信息的需求,上網的人幾乎都用過搜索,這是上網人群的剛性需求。同時,尋找信息也是全人類的剛性需求:從我們的祖先開始,他們得尋找哪些地方有大象、獅子等獵物,哪些地方有水源,洞穴和果樹等。但尋找這一行為并無趣味性可言。所以百度有用但無趣。
糗事百科就是一個喜歡的人去用,不喜歡的人就不去用的產品,同時用的久了就會降低使用的頻率甚至直接不用。有人會覺得說糗事百科是一個有用又有趣的產品,會認為糗事百科可以帶給人們快樂,而快樂對于人來說是絕對的剛性需求,也是不會改變的需求。是的,快樂確實是剛性需求,是有用的,不可改變的。但是笑話和段子不是,能帶給你快樂的有很多,笑話和段子只是其中一種,只能覆蓋到喜歡笑話和段子的人群。同時,人對笑話和段子的敏感度,會隨著接觸的頻率而慢慢降低。打比方說:讓你天天高潮,你也就不會再覺得高潮是高潮了。所以呢,糗事百科是一個有趣但無用的產品。
通過對上面產品的分析,現在大家對于有用和有趣應該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最后補充說明的是:有用和有趣都是有價值的。所以百度、糗事百科、微信都是成功的產品。
via:騰訊大講堂
我是笑著看完的啊 ! 哈哈 太有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