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導航產品為例談談產品體驗

6 評論 8868 瀏覽 25 收藏 16 分鐘

本文主要是以導航產品為例,談談產品體驗改進的問題,enjoy~

“請在前方500米,第二個紅綠燈路口右轉”。

開車的朋友對這句話應該不陌生,這是經常聽到的導航語音提示。

今天,我們以導航產品為例,談談產品體驗改進的話題。

我是個重度的導航產品使用者,開車時都會打開導航。

這里說的“導航產品”,并不是車輛自帶的導航。

為啥呢?因為車輛自帶的導航一般都很差——單是看到那個丑陋的地圖界面我就吐了,更不用說那些糟糕難用的、反人類的交互了。

我說的“導航”,就是大家常用的“百度地圖、高德地圖”之類的手機App。平時我們常說“開導航、手機導航”,所以本文就將這些地圖App統稱為“導航”。

要在車輛上使用手機導航軟件,除了CarPlay/CarLife之類的手機-車輛互聯方案之外,最簡單、最通用的方法就是在車上安裝個手機支架,把手機固定到上面使用。

話說,這幾年網上銷售的手機支架可謂是琳瑯滿目、安裝在各種檔次/品牌車輛上的手機支架形狀多樣、材質各異。這些東西的存在,可以說是那些造價高昂、傲嬌的車輛原裝導航/娛樂系統的極大恥辱。放著現成的導航不用,卻偏要架一個手機。這一點,值得相關產品的設計和研發人員反思。

我之所以經常使用導航軟件,有兩個原因:

  • 一方面,是因為有點“路盲”。盡管開車多年,但總的行駛里程不多,對于北京大街小巷的路線并不是很熟;
  • 另一方面,是因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曾經有幾次,開車出門走的是熟悉的路線,就沒有提前看路況,結果被死死堵住了,給泌尿系統進行了極限壓力測試,更是白白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于是,有了這些教訓,我心里就定下了一個原則——在任何情況下,無論是自己開車還是打車出行,無論是熟悉還是陌生的路線,我都會提前打開手機地圖軟件看下路況。

事先花上十來秒鐘,就能省下幾十分鐘。

導航軟件使用多了,就能切身感受到這些產品的發展和變化,哪怕是其中很細節、很微小的體驗改進。

路線擁堵信息越來越準。?現在導航軟件的路況越來越準,基本上是“說哪里堵哪里就堵”。而且,擁堵路段顯示的精度可以達到幾十米,這一點確實很不錯。

導航語音提示越來越人性化。比如,對于轉彎和出入口的提示,越來越體貼入微。

前幾年,如果要轉彎,導航軟件都會給出類似“前方500米右轉”這樣的提示語。

但當你開車的時候,你會發現這種看似完善的提示并不奏效。這是因為,在駕車行駛的過程中,你很難準確預估出500米的距離。于是,你很可能在300米的一個路口,錯誤地提前右轉了。

后來,我發現導航都會說“在前方500米第二個路口右轉”。而且,當你路過第一個不應該右轉的路口時,導航會提示“正在通過第一個路口”。這樣,你基本上就不會走錯了。

昨天開車的時候,我又發現高德導航的幾點改進。

比如,軟件會提示“通過前方天橋后駛出主路”。這樣,就給了駕駛員一個非常明顯的參照物,你就不容易走錯了。

在我開車從南往北由G6高速即將轉到北五環時,軟件會給出類似“注意前方兩個出口距離較近,應該從第二個路口駛出”這樣的提示。讓你提前做準備,不至于到跟前手忙腳亂。

相鄰路線的甄別。當你身處兩條相近路線中的某一條時(比如在相鄰的主路或者輔路上),由于GPS定位精度有限,導航并不一定能正確地感知你在主路還是輔路上。所以,就會出現導航錯誤的情況。這時,我們會發現導航軟件出現一個“在主路/在輔路”的選項供我們來選擇,來告訴導航軟件真實的情況。這樣,就不會出錯了。

不過,還有一種情況,不知道現在的導航軟件解決了沒有,那就是地面與高架的區別。

我記得有一回駕車去八達嶺長城,當時在一個高架下面的道路使用導航。當時,導航死活都是按照頭上的高架道路給出路線,很討厭。參照“在主路/在輔路”的設計,這時就可以出一個“在地面/在高架”的選項了。

自動刷新路線的“雷達”功能。有這樣一種常見的使用場景,那就是走熟悉的路,只想隨時關注路況、切換路線避免擁堵,但并不想啟用導航。之前在高德App里面,當我查出路線后,就得不停地點“刷新”按鈕來刷新路線,這個很麻煩。

這幾天,我發現百度地圖有個“雷達”功能,設計得很好。當你查詢出路線后,車輛移動速度超過一定數值后,就會啟動雷達功能——自動根據路況刷新路線和顯示。這樣,就不用不停地刷新了。

……

我們看到,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導航軟件的確進化了很多,但還存在不少問題。

毫不夸張地說,基本上你每用幾回,都會碰到一兩次或大或小的不良體驗。

這些問題,綜合起來,大概有如下幾類:

  • POI信息錯誤:要么是地點位置偏差較大,要么是去了發現目的地已經“不復存在、夷為平地”了。
  • 給出路線不對:按照導航開過去,才發現路不通,比如出現修路、入口封閉、臨時交通管制等等。
  • 導航提示還不夠“傻瓜”:盡管導航語音提示改進不少,但還是會出現不知所措、走錯路線的情況,這個方面還可以做大的革新。

對于這些問題,可以從“交管信息接入、物理路標設置、大數據進化、人肉笨辦法”等幾個方面來著手解決。

交管信息接入

各地經常會出現因為“政府活動、交通事故、異常天氣”等原因進行臨時交通管制的情況,交管部門除了在其官網、官微以及廣播、電視等媒體渠道進行發布,更應該將這些信息實時發布到百度、高德等地圖軟件當中。這樣,對于大家來說,是最簡單便捷的方式。

物理路標設置

大城市的路況非常復雜,當大家面臨各種異形的十字、米字路口,身處距離相鄰的出入口、分岔口,看到眼花繚亂的指示燈時,即使有導航提示,也會不知所錯,經常走錯路。這就需要,在路面上增加一些更加明確的物理指示牌。

我們看到,在高速路、環路的出口,一般都會有編號,比如“43A、43B”出口。大家有時候就會說,“從43A號出口駛出”。不過,這個編號并不是很大、不是很顯眼。

更重要的是,在城市道路中,缺乏類似簡單的標號,于是大家就很容易走錯路。

那么應該這樣改進,即在某一個路口,應該對任何一個岔路(主路/輔路/右轉道/橋上/橋下/公交道等),樹立一個清晰、醒目的標志,比如寫上A/B/C或者1/2/3的標志。這樣,導航提示駛入“3號岔路口”,大家就不容易走錯了。聽到導航提示,一眼看到醒目的標志牌,就很容易判斷。

其實,要增加這個標志并不需要做過多的重復建設。在大部分情況下,只需要在現有的道路標牌上增加一個醒目的字母/數字標牌即可。

大數據智能判斷

先說說幾種經常遇到的問題,然后我們再來看如何通過大數據的方法,讓產品智能地做出判斷和提示,從而進行解決。

誤入窄巷子、窄路。相信經常開車的人,恐怕都有被導航帶到人頭攢動的小巷子的經歷——導航上看著是綠色的暢通路線,但開進去就傻眼了。車輛只能在接踵摩肩的人群和自行車、電動車、三輪車混雜的巷子慢慢蠕動,進退不是。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被導航帶到沒有太多行人和非機動車,但路面極其狹窄的雙向行駛的道路上。每當會車時,車輛幾乎要剎停才能通過。一路上,需要膽戰心驚地跟很多對面駛來的車輛擦肩而過。同樣,一路下去發現沒有岔路口可以逃離,只能忍著龜速行駛。嘴上不斷地罵導航不夠智能,發誓再也不來這條糟糕的路。

誤入已經封鎖/關閉的路段/路口。有時候按照導航開車到一個地方,發現因為修路等原因,路已經封鎖很多天了?;蛘叩揭粋€景點、公園、場館的某一個大門入口,發現已經封閉,而需要繞到另外一個開放的入口和停車場。

以上這些問題的解決,如果要靠人工去維護道路狀況、路段/路口封鎖,牽扯的工作量非常大,很不現實。

我們來想想,應該有別的更加聰明的方法。

現在,大家都在談大數據、人工智能,其實可以通過這種技術的方式來自動判斷——通過大量車輛定位、流量軌跡的數據,來判斷出道路、路口的實際情況,并給出提示。

比如,如果某一條道路常年處于極低速行駛(時速10KM或者更低),即可做出判斷、給出提示。如果一段時間內某些道路、入口/停車場的車輛流量突然降到0,則應該給出“此路不通”的提示,并導航到開放的路段、入口和停車場。對于那些極窄的雙向道路,也可以通過數據、技術方式來判別。

這樣,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之類的技術,就可以讓導航不斷地進化,讓導航的體驗越來越好。

人肉笨辦法

除了上述“信息對接、路邊設置以及大數據智能”等方式,要提升導航體驗,還可以有簡單而有效的笨辦法——“產品經理經常用、運營人員整天跑”。

產品經理經常用。要做好一個產品尤其是面向C端用戶的產品來說,必須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產品負責人乃至管理層都要經常使用自己的產品。對于導航產品也是一樣,如果產品經理每天都在用,那做出來的產品體驗就不會太差。

然而,我曾聽聞某地圖的產品經理并不會開車,甚是震驚——如果不開車,那么上文提到的很多導航的場景和體驗,不會開車的他在辦公室里是不可能設想到的。那么,他怎么可能設計出好的產品呢?

運營人員整天跑。除了產品負責人經常使用自己的產品,運營維護人員也需要實地跑、去做驗證。

比如,可以專門設置一個小團隊,每天的工作就是開車上路、使用導航產品去實地驗證,尤其是那些重點的景點、餐廳、場館等地點,以及用戶在網絡上抱怨過的錯誤體驗(比如在微博上罵“被導航帶錯了路”)。

其實,這樣做的成本并不高,算下來很可能比“一批拿高薪的、只坐在辦公室高談闊論改善產品的聰明人”,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有時候,笨辦法反而有效的好方法。

結語

地圖系統、導航軟件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這些產品可以直接改善交通、提升社會效率,也能為低碳環保作出貢獻。

因此,要感謝這些產品為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也要感謝背后的工作人員付出的努力。

導航是個典型的互利互惠的產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越多人使用導航,反饋到系統當中的數據越多,大家的體驗就會越好。

今天我們是以導航產品為例談談產品體驗,但道理都是相通的,做其他產品也可以遵循類似的方法。既要用心、也要用腦。

最后,期望導航產品越變越美。

#專欄作家#

朱百寧,微信公眾號:八點三十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百度品牌總監,著有《自傳播》一書,現在專注于人工智能以及產品設計等領域。個人微信:izhubaining,歡迎添加進行交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作為一名百度地圖的忠實用戶,已經可以切身體會到地圖的發展,之前的錯誤導航,到現在的人性化提醒,地圖導航不斷地再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便人們的出行,給大家的出行帶來更多的便利條件。

    來自河北 回復
  2. 作為一名經常用導航的司機,已經被本文深深戳中。。。有時候明明認識的路出去開導航,也是為了看看路況。其實我也很關注汽車行業,現在的汽車國產車很多都會帶互聯網功能,導航比以前好多了,還有一些德系豪華車品牌,導航也已經越做越好了。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與互聯網公司合作,說明車企也開始注重車機交互體驗這一塊了。

    來自廣東 回復
    1. 這個產品改進,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考慮啊,第一個用戶體驗要好,第二個對產品本身的優化,還有其他方面嗎

      來自江蘇 回復
    2. 我就說說自己的實際需求吧,希望未來的導航可以增加在導航途中的智能語音進去,比如說我要去一個目的地A點,但是導航途中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要改變行程,這時候我希望導航界面有一個語音按鈕,我點擊以后,說:“我現在要去B點?!比缓髮Ш骄徒o我自動切換到B點。因為在行駛途中,操作越簡單越好,如果按照現在的導航我要停車然后重新輸入B點,就很麻煩,或者不停車拿起手機輸入就很危險。
      另外還希望智能語音能夠做的:
      1.附近哪有停車場?
      2.附近哪有餐廳?
      3.附近哪有廁所?
      …之類的需求
      因為開車途中有時候會有特殊情況要改變目的地,所以特別希望能做的這一點,但是現在的市場上的導航好像還沒有能到這個的,我所說的功能很多導航都有,但是我針對的一點就是,開車行駛的途中,希望有一鍵語音可以改變行程或者目的地的功能。

      來自廣東 回復
    3. 這個不就是針對客戶的體驗嗎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