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路數據在發起訂單功能迭代中的應用
不論在業務/產品決策中,還是在用戶體驗設計決策中,數據都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可靠論據。數據分析的實質是通過多維度的數據對比,用于發現問題、論證思路、驗證效果。
數據要對比才有發現
數據沒有對比就沒有發現,對決策也沒有啟發和指導。例如:某個頁面昨天的UV轉化率為60%,這個頁面的UV轉化率為60%是高還是低?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嗎?
單看這個數據,看不出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如果從歷史走勢對比,此頁面之前的UV轉化率為50%,那是值得慶祝,那么這個頁面的轉化效果變好了;如果此頁面之前的UV轉化率為70%,那就值得反思,這個頁面的轉化效果差了,同時需要分析轉化效果變差的原因。
數據對比主要從縱向對比、橫向對比、人群對比這3個方面進行對比??v向對比是和自己的過往比,看變化趨勢,包括同比、環比、基比(與某個特定日期數值進行對比);橫向對比是和同類比,包括同類產品/業務、同一功能的不同路徑、同一頁面/功能的不同來源;人群對比是把用戶群細分之后作比較,看群體差異,例如新老用戶、用戶等級、使用頻次、性別等。
- 發現問題 通過數據的橫向對比、縱向對比、人群對比,從數據角度了解用戶訴求,發現產品存在的問題,為產品設計優化提供啟發和突破口。
- 論證思路 通過分析多個設計方案的核心差異所對應的數據,一般會從橫向對比、人群對比來判斷哪個設計方案更加合理。
- 驗證效果 通過計算上線后的產品數據,對比設計前設定的指標數據,一般會從縱向對比、人群對比來判斷設計目標的實現程度。
同時,對上線后的產品數據進行多角度的對比分析,發現潛在問題,為下一期產品迭代作好準備。 接下來,以1688賣家發起訂單的產品迭代設計為基礎,分享如何使用產品的鏈路數據為輔助用戶體驗設計。
業務背景
賣家發起訂單是賣家選擇商品、買家支付的下單模式,是一種B類交易的特色下單方式。B類交易有服務性的特點,為了促進買家的持續采購,賣家會在買家下單前、下單中、下單后進行相應的服務。
1688賣家為買家先選擇好商品,買家進行訂單確認再進行支付,這種下單方式是賣家為買家提供的一種服務形式,因為有些買家覺得網上下單會比較麻煩,買家不愿意在1688網站自己選擇商品進行下單。
1688網站一直存在賣家發起訂單功能,由于產品的知曉率不高,此功能的用戶數不多。由于業務發展需要,從2017年8月開始向賣家推廣此功能,但現網的賣家發起訂單不能滿足業務發展需求,需要對現網的賣家發起訂單的使用流程進行優化。
經過2017年7月的發起訂單1期優化(發起訂單流程優化),以及8月份的推廣,賣家發起訂單的訂單金額增加了20多倍。由于業務量的潛力,以及結合用戶反饋和需求分析,后續進行發起訂單2期迭代(PC網站增加了發起預單功能,不用添加買家賬號的發起訂單流程)和3期迭代(APP688上線發起預單功能)。 發起訂單與發起預單的流程差異:
鏈路數據用于發現問題
設計疑問1:發起訂單功能流程優化要重點優化哪里?
在發起訂單1期的流程優化初期,不知道發起訂單流程優化要重點優化哪里,一方面用戶反饋少,另一方面沒有相關流程轉化率數據。因此,期望建立發起訂單的流程鏈路數據,找到流程優化的切入點。 使用鏈路分析工具創建了發起訂單流程鏈路,得到以下數據:
從發起訂單流程鏈路來看,賣家進入到商品添加頁到訂單提交成功中間這3個環節的UV轉化率都超過90%,提升空間不大;從發起訂單首頁到輸入買家賬號并搜索、從買家賬號確認頁(輸入買家賬號并搜索)到商品添加頁的UV轉化率分別為13%、66%,這2個過程的UV轉化率有提升空間的。
發起訂單首頁的新用戶中,多數是誤入到此頁面,因此這部分用戶的轉化率是很低的,但也有少數用戶無法正確理解發起訂單功能而跳失,因而在發起訂單通過清晰的傳達發起訂單功能,是可以適當少量提升從發起訂單首頁到輸入買家賬號并搜索的UV轉化率,但提升后的UV轉化率不會達到很高的水平。
在收到發起訂單1期的流程優化中,通過鏈路數據分析,找到流程優化的切入點和幫助形成設計目標。
鏈路數據用于論證思路
設計疑問2:添加貨品成功后的提示對話框要不要取消?
在發起訂單1期的流程優化需求溝通與討論過程中遇到了一個疑問:添加貨品成功后,要不要出現加入訂單成功的提示對話框?
對于在訂單添加多個商品的情景來說,有這個對話框,用戶需要點擊關閉這個對話框后才可以添加其它商品,降低了選擇其它商品的操作效率,但不會影響流程轉化率;但對新用戶來說,有這個對話框,可以引導下一步操作,提高流程轉化率。
另外,目前從添加商品成功到訂單確認頁面的UV轉化率已經達到95%,賣家發起訂單中60%訂單只包含1個商品。由于近期需要運營推廣,需要更多的考慮新用戶的引導。綜合流程分析、鏈路數據、產品策略,最終決定保留添加商品成功的對話框。
設計疑問3:APP預單確認頁,修改商品數量、修改商品單價、刪除商品這3個功能如何放置?
在發起訂單3期的無線APP發起操作流程中,為了減化流程,去掉預單中的貨品頁面,這樣賣家選擇商品后直接進入到預單確認頁(與下單確認頁類似)。這時,修改商品數量、修改商品單價、刪除商品這3個功能放在哪個地方產生了爭議,產生了2種方案:
- 方案1:在默認狀態下的預單確認頁可以直接修改商品數據,點擊右上角的編輯,在編輯狀態下可以修改價格和刪除商品。主要理由:賣家在選擇商品過程中,沒有修改商品數量而需要到預單確認頁再修改商品的情況較多,但修改價格或刪除的情況較少。
- 方案2:在默認狀態下的預單確認頁不能進行任何操作,點擊右上角的編輯,在編輯狀態下可以修改商品數據、修改價格和刪除商品。主要理由:賣家在選擇商品過程中,已經修改了商品數據、商品價格,需要在預單確認頁修改商品數量的情況少。
因而需要獲得用戶在預單確認頁面修改商品數量、修改商品價格用戶比例,來論證哪種設計方案更加合理。由于無線APP還沒有產品,但PC網站已經上線了發起訂單、發起預單的功能,我們使用PC網站數據來論證。
通過數據發現:分別有30%、8%用戶在PC網站的訂單/預單的貨品頁會進行修改商品數量、修改商品價格。有了這個數據,項目組成員達成一致結果:選擇設計方案1。
鏈路數據用于驗證效果
設計疑問4:優化版本上線后,上線后的效果如何?有沒有達到設計目標?
在發起訂單1期的流程優化中,經鏈路分析得出從買家賬號確認頁(輸入買家賬號并搜索)到商品添加頁這個過程的UV轉化率作為設計優化的一個重點,通過設計增強頁面引導以提升UV轉化率,改版上線后,這個過程的UV轉化率有沒有提升、會提升多少?
另外,由于業務的需求,需要在下單確認頁增加收貨地址的功能,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約,本期收貨地址是必填內容,我們預估從下單確認頁提交訂單的UV轉化率會下降,這個UV轉化率會下降多少? 在發起訂單1期的流程優化上線后,對發起訂單的流程鏈路進行數據分析。
從改版后的數據中可以看出:
從買家賬號確認頁(輸入買家賬號并搜索)到商品添加頁的UV轉化率從66%增長到75%;
2)下單確認頁提交訂單的UV轉化率從96%下降到88%。 因此,基于此數據,下單確認頁的收貨地址從必填改為可選項。收貨地址從必填改為非必填使下單確認頁提交訂單的UV轉化率從88%提升到92%。
后記
本文以1688賣家發起訂單這個功能為對象,以幾個具體的事例,闡述了鏈路數據在產品優化中的作用。 另外,以上是站在用戶體驗設計師的角度上來闡述鏈路數據的作用,其實對于其它崗位來說,例如運營、產品等,鏈路數據也體現在發現問題、論證思路、驗證效果這3個方面的價值。
作者:戴均開
來源:阿里巴巴U一點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1
1
1
很好的文章,不過可以請教一下什么是環比么,就是在縱向比較那里,謝謝賜教
文章不錯,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