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付寶錢包重新架構
重新架構之前有必要明確一下要借用的「信息架構」的含義,對支付寶錢包的重新架構將以此為依據來分析和推導,這里借用「信息架構」的實現方式和功能性:即信息架構設計用來向用戶展示在當前「任務點」時所必需的信息,以便用戶能夠完成當前任務,同時不造成信息負擔。以此為基礎,任務作為信息架構的核心,通過上下游延伸,將參與任務的角色和完成任務所需要的信息進行合理組織。換句話說,對角色人物的定位和角色人物的預設,決定產品應有的信息架構。
重架構——支付寶頁
支付寶錢包定位是「電子錢包」(相信還有很多同學記得其初始的幾個版本用的虛擬錢包的 UI 設計),那么有必要還原一下錢包的內容物和功能:現金、電子現金(銀行卡)、會員卡(折扣券/抵用券等都算在內)、購物小票(銀行卡刷卡單),實現的功能歸納起來就是收付和一小部分記錄的功能。支付寶錢包既然將目標定位在「消滅」實體錢包,那么實體錢包的功能應該是支付寶錢包優先應該覆蓋的,除了收付,其他功能實際上都應該也只能是延伸。這些業務功能,不論其市場角色、戰略地位,只能是作為收付功能作為底層功能所承載和表現出的內容。錢包最基本的收付功能,解決的是用戶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收付需求,是產品最基本的的對用戶訴求的滿足,除此之外,再相關的業務功能都可以不進入第一屏。
當前 8.1 版本的首頁,「掃一掃」和「付款碼」是整個頁面區塊最大但卻不算突出個兩個應用功能,接下來排列的就是 4×3 排列的應用功能的 Icon,比較詭異的是下部頁面竟然有比較明顯的一大塊留白(是故意為之,還是頁面設計的遺漏)。粗淺的做一下分類:「掃一掃」、「付款碼」、「當面付」和「收款」其實都是收付的基本功能,只是「喚醒」和「操作」上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也只存在技術實現的手段上。那么,如果重新定義的話,第一屏應該只包括付款和收款。
重架構——服務頁
第二屏【服務】,說道「服務窗」,這個阿里一直在努力擴展功能、增加機構以擴大其影響力,進而擺脫模仿微信公眾帳號的功能點,似乎從開始就沒有找到合適的路,這次更新把「商家/機構」服務號統一整合從第一屏移動到第二屏,并開始明確的以「服務窗」的名頭來為自己正名,無非是想擺脫抄襲,起碼是模仿的說頭。
雖然沒有明確的數據可以證明,但個人還是相信進駐支付寶的公眾帳號的數量和重量級在不斷提升,支付寶「服務窗」的服務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相信更多的人也不會懷疑,「服務窗」發展的成熟程度和用戶活躍度肯定會低于微信。之所以這么講,并非不是不看好阿里的技術、產品能力,而是阿里在產品的定位上有時候總是有那么一點偏差。之前承擔這個「服務窗」概念和功能的是其體系下的「來往」,而這個定位與微信基本一致的社交應用在風風火火的大肆推廣卻落得不溫不火之后,如今被丟在冷宮任其自生自滅了。于是,大膽假設阿里是打算用「支付寶錢包」能承接這個功能。這種「遷移」如張飛繡花一樣特別的不倫不類,因為支付寶錢包首先是作為一個支付的工具而存在,雖然經過業務的辦理使支付關系鏈中的雙方產生了服務與被服務的臨時性業務關系,但它所承接的管理應該是對于「買賣」本身的事件管理,而不是對于「買家和賣家」關系的管理。
當前 8.1 版本的【服務】頁,通過應用自身預設和用戶自行添加,展示相應的商戶和機構號,以及推廣信息和服務功能(內頁菜單的展示方式都幾乎完全是微信的樣子)。這和作為一個非「常在線」支付工具的定位的應用來說非常不合理,雖然阿里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非「常在線」定位,但用戶的使用習慣已經為微信和支付寶錢包分別投了票。簡單來說,一個聽說朋友換了 4G 號碼,只單純想了解中國移動 4G 活動的用戶,不會去專門打開他的「錢包」去做這件事情,即使他的「錢包」也能滿足他的需要;這只是條件反射的問題,還不考慮「錢包」因考慮安全而造成的一定的操作「負重」。那么,如果重新定義的話,調整【服務窗】的整體策略,用「事件管理」的方式來連接 C 用戶和 B 用戶的業務關系。
事件管理,而非關系管理
雖然支付寶錢包的公眾或者機構帳號歸集形成的頻道,即【服務窗】在業務邏輯和功能延伸上同微信的公眾平臺的差異性并不明顯,而且微信在 C 端用戶獲取和用戶活躍度上有著巨大的「身位」優勢,因此從微信搶用戶來實現【服務窗】的客戶活躍度實在是一個不太現實,而且耗時的選擇,更何況支付寶錢包的定義并非是即時通訊軟件,不是「長時登錄」應用,而是「解決用戶支付需求的第一選擇」。
因此,支付寶錢包搭建 C 端個人用戶和 B 端機構用戶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的「渠道」機制可以建立在「任務」或「事件」流之上,以任務和事件的觸發作為渠道從隱性到顯性的變化條件。當 C 端用戶通過支付寶錢包辦理業務時,作為業務提供方的 B 端用戶籍此與用戶產生臨時性業務關系,支付寶錢包的后臺捕捉該行為,根據 B 端用戶設定向 C 端用戶推薦 B 端用戶可提供的延伸服務功能、發布的活動信息等,C 端用戶通過閱讀,引發興趣點,進而引發關注行為,持續發展其興趣點。
重架構——探索/財富頁
與第一屏的「支付寶」和第二屏的「服務」相比,「探索」和「財富」兩屏的功能明顯輕了很多,而且「探索」的定義也有些模糊,太過籠統,就感覺這兩屏是生湊出來的一樣。按照之前的解構分析,可以很輕易地「收付」和「服務」的內容里去,這里的「服務」是新增的內容模塊,將散落在【支付寶】、【探索】和【財富】頁的服務內容統一整合在一個頁面內,并考慮按照業務相關性和用戶的使用頻率進行分類和排序。
阿里作為 BAT 三巨頭中的一員,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用戶勢必有著深刻的了解,對用戶需求的也有著準確的把握,因此在產品設計和迭代規劃上必定是經過了成熟的考慮,服從整體運營的需求。因此,以上對支付寶錢包信息架構的一次試探性「解構和架構再造」,僅作為個人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出發做的一些思考。
來源:極客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