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流行業看傳統行業如何互聯網化

5 評論 12633 瀏覽 90 收藏 8 分鐘

2B和2C,從思維模式、服務對象及服務目的的不同,影響產品設計的重點也隨之不同。

最近兩年,小Q一直致力于參與傳統行業轉型的案例搜集與方法整理。我們知道需求連接、用戶體驗、商業模式是傳統行業轉型的必經的三個部分。《三思而后行|淺析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化》一文中,曾有這樣的感悟:互聯網+模式是將產品現有的顧客,結合延伸需求供應鏈,形成互聯網平臺。傳統企業探索互聯網+模式與單純的互聯網企業不同,傳統企業需要通過已有的線下資源整合其優勢,將原本分離的線下資源轉移到線上,形成靈活的線上信息資源整合,提升服務及產品質量,重視用戶體驗。

傳統企業做產品,其營銷目的是找到用戶購買,而互聯網做產品,其營銷目的是先圈人,再挖掘需求,最后提供服務。那么到底是什么改變帶來了傳統企業的轉型動機呢?

工業4.0帶來了什么?

工業4.0: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三大主題:

  • 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
  • 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 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工業4.0(第四次工業革命)提出后可以看到,解決成本和敏捷性是傳統行業的發展趨勢。所謂的“+互聯網”是用來引導傳統產業如何做產品?如何改變它的體驗?如何改變它看到用戶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如何改變商業模式?

2C到2B的如何衍生?

B端有天然的資源及勢能,能解決C端通過流量籠絡渠道和資源的難題,只要能對癥下藥,即可獲得機會。解決基礎性問題后,剩下的就是根據差異化的需求提供后續業務的可持續性發展。2B類型的產品,都是是為交易服務的,產品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讓交易能持續并具備擴展性的達成,而非表面上的用戶體驗。2B類型的產品用戶體驗的關鍵是:提供高效的使用過程,減少服務過程的等待,促成交易快速達成。

套路方案,可參考《一套適合To B產品經理使用的工作方法》

2B業務的核心觀點是什么?

1、2B 產品最終使用對象依然是C,C端用戶才是最終買賬的用戶。

2、2B業務重要的環節是人脈關系,業務的重點工作就是要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最終靠的是口碑傳播 。

3、2B 產品的企業客戶訴求,需要挖掘并持續開發,強關系鏈下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

案例可參考《干貨提煉:一名To C的產品經理,教你如何做好To B的產品》

物流+互聯網哪些事兒

傳統線下物流運作模存在的弊病是:

  1. 貨源稀缺
  2. 貨價虛高
  3. 司機空駛率高

智能化后的線上物流平臺模式,試圖解決的問題:減少司機等待配貨的平均時間,降低司機空駛率(如下圖羅列的一些典型問題集錦)

智能物流初期方案:通過車貨匹配的方式解決傳統物流模式的詬病,資訊做流量、做平臺。接下來,用增值服務掙錢。

車貨匹配包括:車源匹配+貨源匹配+運輸價格匹配

  1. 車源匹配:主要包括車型、車長的匹配。
  2. 貨源匹配:主要包括貨物類型、貨物重量。通常來講,貨物噸位與車輛匹配度越高,即滿載率越高則運價性價比越高。
  3. 運輸價格匹配:物流行業的運價是1票貨物對應1個運價,那么車貨匹配的核心就是綜合車源、貨源、行業淡季旺季、返程情況等合理計算出運費價格,以確保運價最優。

快速的完成匹配是智能物流增加用戶體驗的核心之一。物流行業貨物從最源頭,經由層層分發導致多次加價,導致貨物觸達用戶即司機群時價格已經虛高。市面上很多的貨運APP,模式大同小易,本質上核心想幫助司機和貨主,省去中間環節。(如圖所示,線下貨物從貨主到司機,經歷層層配送的場景示意圖)

因此,物流行業互聯網化是基于物流交易信息、車輛調度,資源整合及管理,大數據分析于一身,提高物流運輸和管理的效率,幫助第三方物流企業,構建基于移動互聯網高效的運營“能力平臺”。最好的【撮合】司機和貨主的交易進行。以最優的方式,提供司機貨主最好的匹配策略,用最好的貨物吸引最好的司機,正向刺激整個貨運領域的良性循環。

小Q來總結

2B和2C,從思維模式、服務對象及服務目的的不同,影響產品設計的重點也隨之不同。2B的產品設計更多的是為用戶提供服務,功能是否齊全比產品是否好用更被重視,而2C的產品設計更多的是考慮每一個功能是否好用,是否易用。

#專欄作家#

Mandy權,微信公眾號:小Q聊產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善于資訊、教育、平臺類產品設計與分析。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作者大大,我們可以談個合作嗎

    來自廣東 回復
    1. 可以?微信喲
      jessica_007925

      回復
  2. 蔡依林,我是你的加粉絲,漂亮

    來自四川 回復
  3. 二線城市以下,誰能取代批發商,誰就是世界級的王者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