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賬戶模型:猜測“餓了么獎勵金功能”所能達到的效果

8 評論 12620 瀏覽 35 收藏 9 分鐘

本文作者將結合心理賬戶模型,來思考餓了么獎勵金功能,你怎么看呢?

一、首先得說明一下2個事情

1. 什么是「餓了么」的獎勵金功能

(1)首先該功能是在餓了么手機APP里的

(2)在該APP內注冊賬號并成員超級會員(交月費,享優惠)

(3)在確認訂單頁面內,會有文案提示

“訂單金額滿¥20,可獲?。?獎勵金”或“訂單金額不滿¥20,不可獲?。?獎勵金”

2. 什么是心理賬戶模型?

這個思維模型是來自于 丹尼爾·卡尼曼 的《思考,快與慢》一書中的第四部分,具體的的解釋建議直接去看書,首先我這里就不做解釋了,其次我做的解釋也只是我自己看過書后建立的自己的思維模型而已,我希望有興趣的人還是能從原書里獲取最直接的內容。另外一個小建議,如果看完書后發現覺得對該模型還是不太理解的,可以去看看論文,上中國知網就可以搜到。

我這里不會介紹詳細的 心理賬戶模型,但為了能看懂后續內容中的解釋,還是給予大概的解釋(當然是我自己的理解)

(1)首先,在生活中我們心里一直對不同的事情存在著不同的心理賬戶。可以很細分,比如“吃一頓一般的晚飯”,“吃一頓情人節雙人餐”,“去中國境內旅游”,“去歐洲旅游”等等;也可以很粗略,比如說儲蓄賬戶、信用卡賬戶、支付寶或微信等。(有最新理論提出心理賬戶與當前激活的目的有關)

(2)每一個心理賬戶最終都會結算,結算使用兩個數值:成本&收益。此處需注意,收益最終如何或成本最終如何是由人們的主觀參照點決定的,比如:某人某個心理賬戶預期成本1000元,收益1000元。那么只要收益最終大于1000或成本小于1000,這個人就會覺得獲得了,反之覺得虧損。

(3)由上一點而來,最終的結算是直接由 獲得 和 損失 的加總得來的。不過這里還有一天需要注意的,即與成本相并列的,還有 預算。只要成本超出了預算,就會加重損失。比如預算1100,成本1200,收益1200,此時是成損失狀態,除非收益部分再增加一些。

(4)最后需要提到的一點就是,此處所有的損失和收益,都是非常主觀的,其價值數量也是主觀的。比如,我喜歡吃A食物,不喜歡吃B食物,那么A食物對我來說就是收益,B就是損失。而且就算是不斷的吃A食物,最后A食物給到我的也不會是同樣的收益,甚至可能是損失,因為邊際收益遞減。

二、再說一下,為什么我想去思考這個功能

我發現我自己在下單時會有一個行為,即當我的訂單金額略微小于20時,我會湊至20甚至20以上,一般在20~24之間。一直以來,知道是獎勵金機制和食欲誘導我提高訂單金額,但我沒想過要去思考這個事情。因為當時湊巧看到了“沉沒成本”所以想到了“心理賬戶”,至于這兩個本身是什么聯系就不在本篇中解釋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思考,快與慢》,或者翻幾篇論文。

三、下面說一下思考過程

以整個下單的過程來說,比如日常的吃一頓中飯。首先是有預算,在下單之前就已經有了,心理大概有個數,如大概23~24吧。然后選擇店鋪選擇菜品,最后進入確認訂單頁,可以看到根據各種 加加減減 計算出的訂單價格,可能包括如 “滿減”、“餐具費”、“配送費”等。根據這些個費用的增加最后計算出成本,會小于預算。

最后會看到關于“獎勵金”的提示,這邊詳細展開講一下“獎勵金”?!蔼剟罱稹北旧聿煌凇斑@頓中飯”這個心理賬戶,兩者的目的是不同的:“這頓中飯”的賬戶,在最后吃到吃完食物后可以進行結算;而獎勵金賬戶在下完單之后獲取到“1塊錢獎勵金”時就已經結算了。下面用最開始提到的心理賬戶模型來拆解一下“獎勵金”賬戶

獎勵金賬戶
成本:對于目標用戶來說,一般情況下,獎勵金賬戶的預期成本是0。
收益:1塊錢獎勵金,可積累日后兌換紅包(但這一步并不在本次賬戶中進行結算)
預算:0塊錢

主要說最可能困惑的獎勵金的成本,也就是0期望成本。為了獎勵金,用戶所付出的代價是什么?如果我的訂單金額本來就超過了20塊錢,達到了獲取獎勵金的標準,那么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成本;如果我的訂單金額少于20塊錢,比如18,要獲取獎勵金,就必須把訂單金額湊到20。這里看起來好像付出了成本,但從目標用戶自身的心理角度來說,其實并沒有,這里就涉及到了預算(這頓午飯的預算)。如果我的預算大概在23~24,那么雖然訂單從18塊升到22塊,但我能從食物上獲取的收益也等價上升,所以實際上為了那“1塊錢獎勵金”我并沒有付出任何期望外的成本。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標用戶很重要。獎勵金的金額訂在了20,也就是大部分的用戶的用餐預算都在20左右(雖然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經過了數據分析得到這個結果),這些用戶可以無心理負擔的獲取到“1塊錢獎勵金”。另外這對于 餓了么 自身來說有什么用處呢?我能想到的就是提升客單價吧。就比如出現了我例子中的情況,18塊錢就會變20~21塊錢。

另外舉例說一下獲取獎勵金有成本的情況是怎么樣的。

超出預算的情況,比如說我的預算是15塊錢,訂單湊到20塊我是不愿意的。雖然我可以吃更多的東西,但我寧愿不吃那些東西也想省下這5元錢。

用來湊單的東西不喜歡吃,比如說我預算是20塊錢,訂單目前15塊錢,然后跟我說可以點“辣死你不償命”辣椒,正好5元可以湊到20元,我是不愿意的。我并沒有獲取到該成本下應得的收益,我并不喜歡吃這個辣椒。

另外這里稍微說明一下關于獎勵金賬戶的預算。其實一般來說,獎勵金的預算應該是0,這里的收益是賬戶上順便累計1塊錢獎勵金。但當收益變得不同,比如說接下來這1塊錢獎勵金可以拯救世界,那么10億歐元的預算都不嫌多吧。這里就涉及到了賬戶的寬窄,甚至是框架效應方面的理論了,就不展開說了。

那么就這樣吧(其實我理解的模型還太小了,需要更多的現象來完善)。

作者:梵蒂岡漢堡

來源:https://www.jianshu.com/p/0866dafbec0a

本文由 @梵蒂岡漢堡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餓了么的會員系統,
    最早是減運費,一天可以用兩次
    然后改為送優惠券
    后面加了獎勵金,但是一開始獎勵金不限制金額的
    到了,現在滿20才有獎勵金

    總體來說,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最開始的會員系統,是跟商家沒有一點關系的,完全就是為了給買家提供優惠

    發展到現在的獎勵金,結合各種商家推廣,這個系統還是完善了很多的,至少讓商家也參與了進來。

    而買家花10塊錢可以獲得20元的優惠券,這10塊的差價,通過給商家推廣的方式,讓商家給承擔了…

    回復
    1. ??

      來自遼寧 回復
  2. 個人愚見,mental accounting模型的局限性在于沒有像prospect theory那樣提出量化的公式可以對用戶行為(感知)進行準確的預測,因此無法應用于實際商業環境和產品設計。所以反過來,如果作者能夠接觸到餓了么后臺鼓勵獎這塊的數據,然后進行分析再結合這個理論模型,是可以出一篇高質量的經濟行為學論文的,為這個理論提供量化的基礎,這樣才有了后續對這個理論的應用價值。

    來自上海 回復
  3. 餓了嗎的獎勵金其實是我覺得產品經理做的不好的一個東西,獎勵金也好,原來的會員免運費的福利也好,其實都是CRM的內容,我并沒有搞清楚為什么會這樣過渡:
    1. 原本充值會員20元,好像是可以每月免20次點餐的運費,這個很到位,按每月21天的工作日來說,充值20元基本每天中午點餐都可以不用運費了,對用戶來說實惠,對餓了嗎來說這種會員的忠誠度也較高。但是改成現在的20元買4張5元券,每吃5頓20元以上的飯可以再換得一張,假設用券的同時也能獲得獎勵金(因為我覺得和預期相差太大,所以具體規則不清楚,按最有利用戶的計算),每月共計有8天可以優惠(目前南京我點的每餐運費在3.5-4元左右,在我的認知中用5元券也就省了個運費),還有12天得全自費,比原有優惠力度相差太大,而且券還有時限限制,約束了用戶的自由,屬于非常嚴重影響用戶體驗的方法。
    2. 在我認知中會員方式可以改,有兩種改法相對而言會好一些,第一,把原面運費的方式改為獎勵金的方式本沒有錯,但是優惠度差別太大就有問題,獎勵金的出現如果只是時間限制約束,導致用戶粘合度更高,或者估計用戶團結身邊人群一起訂餐,增加客單價,不失是一個好策略,但是現在的明顯不是。第二,如果上層的目的是逐步減少平臺補貼,那我的建議肯定是把會員分級,交的會員費越高,享受的優惠越多,不同等級充值金額相差的比例要大,比如vip充20,白銀vip充200這樣,然后略微降低充20的優惠度,大幅度增加充200元的優惠度,我相信對于減少平臺補貼來說,是能起到效果的,同時,增大會員充值金額也有一定的促進。
    總結,一點隨心所想,有可能不是很嚴謹,歡迎踩踏。

    來自江蘇 回復
    1. 一樓你是我見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里回復的最長最用心的一個

      來自北京 回復
    2. 首先非常感謝你用心的回復。然后我解釋一下,這篇文章更多的是解釋某個特定的現象,換句話說就是范圍特別小,沒有涉及到這個功能的前世今生和未來等等。另外關于會員體系的優化,我還才疏學淺,沒啥干貨可以拿出來討論的,是在不好意思哈。

      來自上海 回復
    3. 值得思考 您的態度和思考方式也值得學習

      來自遼寧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