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內容體系:一份組織內容的三層模型

2 評論 8405 瀏覽 93 收藏 6 分鐘

這兩天在思考36氪開氪如何能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知識服務,在仔細研究了現有知識付費領域的內容特點后,總結了一份組織內容的三層模型,和大家分享下。

所謂的“付費內容三層模型”,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目前比較適合做收費的內容類型做了整合,以金字塔模型梳理了一份層級結構,以此來思考為什么人群,提供什么樣的學習內容比較合適。

模型如下圖所示:

在闡述模型前,先明確目標人群:上進的職場人。這樣的人群,需要什么內容呢?

最底層:實操型,用完即上手

這一層可提供的,通常都是“刺激性”比較強的課程,很直觀,有誘惑力,前一陣引起刷屏的課程都屬于此類。包括:

  • 案例分析:無論是新世相案例、網易營銷案例、抖音增長黑客案例,案例背后的負責人親身講解,既有品牌背書,又有“我也能成為那樣”的既視感,都是讓人立即下單的理由。
  • 工具使用:這里的工具,既包括日常工作的常用工具,如PPT、EXCEL等(比如秋葉的PPT課程),也有一些專業領域的工具,比如產品經理的Axure,分析師的SPSS,甚至是如Mac、iPhone軟件使用的介紹。工具領域的課程,比較適合和工具制造者聯合開課,通常能達到雙贏的效果,比如張溪夢老師針對“GrowingIO”的一系列數據課程……
  • 信息清單:清單類內容,其實有些平臺是免費的,比如邏輯思維、得到上經常會分享一些思維清單,比如豆瓣書單,再比如馬蜂窩上的出行旅游清單。但這種需要花時間仔細整理的內容,如果質量很高,也是可以收費的,尤其是大企業的成熟案例。比如大廠的移動App交互設計規范,比如大數據學習必備清單等等。
  • 工作技巧:主要指一些工作中可用到的,提高工作效率、或者規范工作流程的方式方法。比如時間管理技巧、情緒管理技巧、溝通技巧等等。少數派的Power+課程,就是基于此類的。
  • 問題解答:主要通過收集日常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設問、解答。通常是付費問答形式。有的課程也是基于問題展開進行講解的,比如“如何進行社區冷啟動”、“如何設計用戶激勵體系”等。

中間層:解讀型,激發思考

中間層的內容,則是基于底層內容,以方法論的方式,歸納、總結出一些實操案例背后的原理,抽象出其中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以新世相刷屏課程為例,底層課程,是教你怎么打造一份刷屏營銷案例,而中層的解讀課程,則可以是教你其刷屏背后,蘊含著什么樣的原理,比如羊群效應,比如錨定心理,比如共情心理等等,然后一一解讀這些原理,并介紹這些原理的其他應用案例,將某一個,或某幾個知識點講透、講深。

頂層:教學型,體系化學習

頂層的內容,則是一些“通識”型學習內容,仍舊以新世相課程為例,頂層的學習,則是教你驅動用戶行為背后的“行為心理學”是個什么樣的學科,如何通過行為心理學解釋人們日常行為的動機,以及如何利用行為心理學去驅動用戶產生行為等等,通過體系化學習,還能將之前所學知識點都串聯起來,加深印象和理解。

當然,以上三層內容,從底向上,對用戶的吸引力逐層降低,但學成后的收獲則是越來越多的,只不過出于人類怠惰的本性,大多數人還是愿意消費快餐性質的底層內容,讓自己有一種滿足感,而很多“爆款內容”,則也是出自這一層。

怎么樣,基于這個模型,你是否對現有知識付費產品的內容組織方式有了進一步了解,今天講的其實就屬于底層內容中的:信息清單型。你還有哪些覺得不錯的付費課程?歡迎分享給我,并試著歸類,看看這些課程是否還有進一步升級/降級的可能?期待你的回復與我討論

#專欄作家#

申悅,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悅讀筆記(ID:pmboxs),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36氪產品總監,起點學院優秀導師。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StockSnap.io,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作為一個新人,在面對各種學習方式,學習種類的時候,也經常會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么去選擇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