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的興趣社交:三種玩法,十個案例
中國文化中一直不乏以酒為媒以詩會友的佳話。到了今天,這種以“興趣”為結點的社交更是在互聯網的幫助下演繹得風生水起。
傳統網絡社交(如Facebook)是基于”I know U“的社交圖譜,多是線下社交關系在線上的直接反映或延伸,故范圍非常有限;而興趣社交則基于“I like it”展開,是直接對關注點、甚至話題的高度瞄準,“人”從對話中抽離出來,雙方無需認識,這也就意味著更開放更高效的交流。PC端早有百度貼吧、豆瓣坐鎮,而移動端上也不乏各種嘗試,既有全新的、純為興趣社交打造的移動應用,也有像陌陌、來往這樣的、本身功能已相對成熟的應用新推出群組功能……凡此種種,已經足見這塊市場的號召力。
一、 輕興趣+輕社交:興趣社交的擦邊球
【主要打法】:對用戶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進行標簽化分類,再以興趣標簽為索引向用戶進行個性化的內容推送/引導。
其實這類應用很大程度上做的還是特定形式內容的分享,卻紛紛打上了“興趣社交”的標簽,大有趕潮流之嫌。
就興趣層面來說,這類應用做的事情主要有兩點:
① 對用戶發布內容進行分類,關于這一塊,有些應用會通過用戶自定義標簽的形式來完成,有些則通過后臺完成。
② 給用戶提供各式類別的標簽。這一工作可能會在用戶初次使用應用時完成,也可能貫穿整個軟件的操作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應用提供的所謂興趣標簽其實更多的一種審美偏好,比如“復古”、“萌”、“日系”等,就算是給出“旅行”、“美食”、“美容”的標簽,受形式所限,內容以主題相關圖片分享為主。從社交的角度來看,這些應用上幾乎不見有用戶就某一興趣愛好的交流,通常是對圖片好看與否點個贊或評論兩句。一飽眼??梢裕绻钦f滿足了某種興趣需求則比較勉強。
【典型玩家】:
1、Nice
Nice的前身是個名為“KK購物”的時尚導購電商,由潮流先鋒團隊打造,創始人周首。相較于同樣是潮流媒體+電商模式,卻已完成D輪融資的YOHO,潮流先鋒無疑是個青頭小子。在2013 年 7 月 30 日上線的兩周后,“由于市場環境的因素決定轉型”,“KK購物”出走電商圈,Nice得以誕生。
作為一款圖片社交產品,Nice遠未達到“Instagram”的流行程度,但其以“圖片+標簽”式玩法的微創新倒也在圖片社交中顯得別具一格:
——用戶可以在照片上打上各種標簽,然后將這些打上標簽的圖片和好友進行分享;
——也可以通過點擊標簽發現其他更多感興趣的內容。
該產品在2014年6月引入“聊天”功能后,實現了聊天的場景化,從單純的圖片分享向社交跨近一步。
目前,Nice已經完成B輪2000萬美元融資,由H Capital領投,VY Capital、經緯和晨興跟投。
2、哈圖
聽名字就知道,這同樣是一款以圖片為主要表達方式的社交應用,不過冠以“哈”字,多少有點搞怪的意思。
哈圖自帶的相機功能可并不是為了還原真實,也并非各類美顏相機的美化功效,而是以VR+AR實現超現實攝影:用戶通過自定義,將虛擬圖案與現實拍攝照片進行仿真合成,創作各種搞怪照片。
自2014年新版上線以來,哈圖也在社交化方面做了更多嘗試:惡搞好友。用戶可直接對好友的照片進行再創作以實現各種形式的互動,還可以將照片生成拼圖、華容道等圖片類游戲;此外,哈圖還推出了興趣圖譜,用戶可得到基于自身興趣而推薦的個性化內容,并關注相應的興趣達人。不過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大家更多的是把哈圖當做是制作創意照片的工具,更傾向于將作品分享至更主流的社交媒體,而哈圖社交應用的身份則顯得有些尷尬。
這款由女程序員 Leody 開發的應用最近已經完成Pre A輪融資,而在圖片社交選手眾多的當下,哈圖想要成功突圍,把路走長走穩,顯然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3、耍大牌
同樣把玩著懸浮標簽和貼圖的還有這位。這款聚焦于名品大牌的應用也在努力耍出自己的范。用戶通過上傳照片,添加懸(炫)?。ǜ唬撕灒M行個性化創作和內容分享。所添標簽則作為興趣結點連接更多的相關內容,當然,絕大部分是關于品牌的?!按笈圃掝}”一欄則精選各種與品牌相關的話題,用戶可根據自己所喜愛的品牌進行內容查看及討論。
與Nice和哈圖不同的是,耍大牌的另一只腳還踏入了電商領域。在“發現”中“大牌商店”一欄,用戶可在線上預訂大牌商品,再到線下制定專柜提貨。
可見,興趣社交似乎只是“耍大牌”集納用戶的手段,最終的目的在于高效促進線下消費的商業渠道。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
“耍大牌”已獲得了來自真格基金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
二、 輕興趣+重社交:結四方好友,不止于神交
【主要打法】:結合LBS,延續貼吧、豆瓣小組、QQ群的優良傳統,在獨立應用下創建多個興趣群組,線上對話對組織線下興趣活動起到支持作用。
采用這類打法的產品,追求的是盡可能的涵蓋用戶更廣泛的興趣。應用內部原本數量可觀的用戶保證了興趣小組的活躍度。但這種打法雖看上去頗為討巧,但也不是誰都能玩的——它們多是那些已經積累了一定用戶的社交應用老玩家。這類打法由于涉獵廣泛,興趣點分散,整體來說或是歸于輕興趣;一旦平臺搭建成功,社交氛圍會好于輕興趣+輕社交,尤其是LBS功能可以將線上的輕關系延續到線下,加大了進一步沉淀用戶關系的可能。
【典型玩家】:
4、微米
2013年8月,新浪社交新品“微米”的安卓版和IOS版同時上線。新浪CEO曹國偉表示微米“屬于一款新的社交媒體產品,將專注于群組、興趣小組,與微博形成互補”。
該產品是由新浪投資的一家名為杭州酷躍科技的公司研發(不過亦有報道稱其源于新浪內部一個20多人的團隊)的。上線2月后新浪微博基金宣布和微米團隊達成協議,新浪微博基金將戰略投資微米,放養的兒子正式歸了家。
下載軟件具體來看,該產品將重心集中在群組:拉攏一批大V(明星名人)做盟主集合精選聯盟,形成粉絲效應;以“交友閑談”、“聚會派對”“愛吃貨”“追劇狂魔”等十大興趣分類形成各種主題集中營;基于LBS,查看附近你所感興趣的組群。用戶可建立私聊與小組頻道,支持語音、文字、地理位置等信息。不過撇去群動態分享,微米與新浪早先推出的微友(除了都姓“微”)倒是驚人的相似。
微米推出后,在新浪微博網頁及客戶端都有體現,都可見新浪對其的推廣力度。
5、陌陌
今年5月份,陌陌推出了“總有新奇在身邊”系列地鐵新廣告,包括跑酷愛好者“約他一起飛”、鼓手“約他鬧一場”、紙模愛好者“約他當造物主”等六個系列,皆以時下流行的興趣活動為賣點。這組由國際知名獨立廣告公司Wieden+Kennedy上海公司操刀的廣告正式向人們告白了陌陌對“興趣社交”的傾慕之心。
早先做基于LBS的陌生人社交應用,陌陌上的用戶關系基本屬于過把癮就死,而重新定位的陌陌顯然是想把用戶關系做得更深遠一些:以興趣為集結號,可將陌生群體從線上交流發展到線下活動,亦可導入熟人關系鏈,在用戶的粘性和拓展方面都顯得頗為可行——2012年陌陌2.0便更添了群組功能,以期實現了更多人的互動;陌陌4.0還推出了“附近活動”功能,直接將線上行為衍生到線下。
不過或許因為“約炮”名聲太過響亮,即使推出興趣群組,在不少人眼里,也不過是新瓶裝舊酒。
6、來往
2013年9月23日,阿里巴巴跳出電商業務,推出了這款移動好友互動應用,誓拼微信。早期的來往是把關鍵詞瞄準在“熟人”、“移動”、“生活化”上的。2014年4月中旬改版后,全新版本從熟人社交中轉身,敲開了興趣社交的大門。在新版本中,“扎堆”一躍成為最核心的功能,用戶可基于共同興趣、愛好,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網絡。
目前,扎堆分成了27個大類,包括旅行、名人大腕、時尚、美食、娛樂八卦等等。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去到大類里面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扎堆,也可以通過扎堆廣場直接找到自己可能感興趣的扎堆加入。
截止發稿日期,來往安卓版下載量接近2000萬。但從用戶評價來看,大多數人還是將其和微信作比較,可見來往在興趣社交這條路上還有很長的征程。
7、微群組與興趣部落
(左為微群組,右為興趣部落)
熟人社交界的大佬騰訊也來試水興趣社交,先后推出了“微群組”與“興趣部落”,前者已于6月正式發布,后者還處于內測階段。
“微群組”是一款基于LBS和興趣而組建群組的移動社交app。就騰訊微群組官方的產品介紹來看,這款應用就是qq群在糅合了LBS后的一個升級版,難怪有人評論說微群組“是SNG內部左右手互博的自我革命,用自己的左手(微群組)打自己的右手(QQ群),與其被別人打還不如自己打自己?!薄拔⑷航M”最大的亮點在于可以迅速找到附近有共同興趣的朋友和感興趣的活動。但在差異化上做得仍顯不夠,若不狠下功夫,難保不會淪為雞肋。
這邊好壞尚且不知,騰訊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興趣部落”的內測,試圖將相同興趣、相近地理位置的用戶聚集到一起的泛社交平臺。(聽上去是不是很耳熟?)目前,打開部落首頁,會有包括游戲、情感、城市、興趣等11個部落分類,每個分類下又會有諸多的主題部落,內含貼吧及相關群。相關群則依據“熱門”及“同城”兩個維度羅列。
兩款同打LBS及興趣的產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相繼推出,在展現著騰訊激烈的競爭文化的同時,也在告知外界:留給興趣社交領域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三、重興趣+重社交:垂直興趣的小而美
【主要打法】:專注于單一興趣關鍵詞,圍繞該主題,為具有特定需求的用戶打造高濃度的興趣社交平臺。
這類興趣社交應用通常精致明確,切口的窄小一方面使得它們清楚知道面對的是什么樣的用戶,熟悉他們的需求與偏好,所以不管是在UI設計還是內部氛圍的打造方面都能對味;另一方面,也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用戶的自動篩選,一般來說,專注度高的興趣軟件吸引的用戶對某一主題的熱忱也相對更高些,對于平臺上高質量的內容產出有了一定的保證,而這又是垂直興趣社交應用形成用戶粘性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興趣主題都適合做“垂直興趣”,關鍵要看所專注的興趣點是否能保證長期可持續的行為。
對興趣主題及用戶群體的高度專注也意味著用戶數量的相對有限,但是一旦吸引了一定量的用戶,其忠誠度是非常有保障的;而在變現方面,精準的用戶定位方便了商家有的放矢,顯得大有可為,當然,這也是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之下的。
【典型玩家】:
8、虎撲體育
你如果是一個資深籃球迷,不可能不知道虎撲網,這個2004年成立的網站已于今年7月完成了C輪融資,金額達1億人民幣。而在2012年,虎撲體育Android、iphone手機客戶端上線,標志著這一PC端的垂直興趣大頭進軍移動互聯網領域。
再來看這款應用。新聞一欄提供各大賽事、球星的及時資訊,用戶就資訊內容展開場景化討論;社區一欄,圍繞體育主題分設NBA、CBA、足球、運動裝備等7個版塊,每個版塊又包含用戶創建的各種群組,用戶圍繞相關主題展開討論。而對于興趣主題的高關注在討論組也得以體現,一般來說,與主題無關的帖子是很難在上面存活的。在個人主頁,用戶可以選擇主隊,自表屬性的同時也方便尋找隊友。
不過就目前來看,該款應用存在著不少諸如閃退、系統崩潰、圖片無法正常顯示能問題,要優化用戶體驗,該軟件還要不斷完善。
9、畫友
由杭州快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美術社交產品,將目標受眾定位在美術生、教師、畫家、畫室/畫廊、美術工作者/愛好者,于2013年6月上線。目前來看,該款應用內分5個版塊:畫友圈、畫友、發布作品、廣場及個人。在畫友圈,用戶可以瀏覽畫友們發布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原創),亦可對作品進行打分、評論。一般來說,點評內容多從專業角度出發,討論作品的構圖、色彩等,這點與一般的圖片分享是不大一樣的。
而在畫友一欄會依據畫室及坐標為你推薦畫友,個人一欄還可選擇身份(高中美術生、初中美術生、大學美術生、美術教師、美術愛好者),針對美術高考生還有“美術高考倒計時”的服務。
整體來看,這款應用在興趣的集中度上做得上算不錯,但用戶活躍度方面尚嫌不夠,廣場一欄的開發的更是不夠,若能定期舉辦一些繪畫的線上或線下活動,或許能更好。
10、Amino系列
最后來說款國外的產品。騰訊推出的“興趣部落”是貼吧加QQ群的結合產物,而來自Techstar的Amino則將貼吧玩得更瘋狂:一個興趣主題吧就是一個App,是否有點意思?當然,成為App也并非無條件,用戶可以成立主題社區,當人氣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方可出個App。Amino現在已經有動漫、我的世界、虛擬空間、電玩游戲、美食等13個獨立的App,40% 的用戶已經加入了 1 個以上的社區。Amino依據社區主題,將自身拆分成了多個垂直的興趣社區,相較于傳統貼吧,根生于移動端口的Amino則更為輕便實用。這個創業團隊剛獲得由合廣投資(Union Square Venture)領投的165萬美元融資。
作者:王立嫻;via:虎嗅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