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交互設計師的 Windows Phone 7 使用感想 #2

0 評論 5245 瀏覽 1 收藏 7 分鐘

本文來自ifanr.com,ifanr 從一個關注拇指設備的網站發展而來,以“高格調,寬視野,深探究,新前沿”為取向,現在已經成為國內最出色的新銳科技 blog 媒體。

作者 Jon Bell 之前從事了十年的軟件開發工作,現在在?Frog Design 做交互設計。這是他的 Windows Phone 7 使用體會系列中兩篇文章,談了程序顯示空間與郵件功能。他的觀點比較個人化,沒有試圖站在媒體的角度進行評論,但不失為一個值得參考的角度。

上一篇:#1 總體感覺與產品缺陷

by Jon Bell from?Design Dare | Logout 譯,轉載請注明ifanr.com 譯文鏈接。

Windows Phone 7 的程序感覺更寬闊

那些吹捧大尺寸屏幕卻不怎么提負面影響的評測經常讓我覺得莫名其妙。是的,戴爾 Streak 的屏幕非常大。但另一方面,大屏幕導致 Streak 很難被放進口袋、抓在手上,打電話的時候像個白癡而且續航能力也受到負面影響。

Windows Phone 7 進行了一些有意思的調整,在犧牲不大的前提下讓程序更寬敞。

1:去掉狀態欄

iPhone 上的絕大部分程序都保留了頂部的狀態欄,顯示手機信號、WiFi 信號、時鐘等狀態信息。下面是 Windows Phone 7 提供的默認效果:

WP7 with without Chrome

現在只剩時間

將屏幕滑到頂部后,所有標準圖標(手機信號、WiFi 之類的)都會恢復。過一會兒它們又會隱去。我喜歡這設計。顯示狀態欄的樣子:

windows-phone-7-calendar

2:去掉軟件返回鍵

iPhone 以只用一個按鍵而聞名。我愛這種簡潔性,因為不管我在哪兒,按一個鍵都能返回主屏。

Windows Phone 7 增加了兩個實體按鍵:搜索和返回。這意味著開發者不用在程序里提供返回軟件返回鍵。一開始我覺得這么做很笨,現在看來 iPhone 的方法可能有問題。看看 iPhone 由于沒有實體返回鍵損失了多少空間:

iPhone with without Chrome

結果:更寬敞

看看程序顯示空間在 Windows Phone 7 手機與 iPhone 上的實際差別:

WP7 iPhone with Chrome

作為設計師,那些額外的空間讓我興奮。作為用戶,程序看起來更寬闊,在軟鍵盤出現時更明顯。

還是比 Android 更好!

程序在 iPhone 上的實際顯示空間更小。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 Android 在這方面也更好呢(Android 提供了各種尺寸的屏幕)?不是。

因為 Android 手機所用的屏幕寬高比不統一、不是所有手機都有那四個實體鍵、CPU 速度沒有下限。Android 手機有大屏幕帶來的優勢卻缺少標準化設計的幫助。這讓開發變得更困難,對用戶來說不可靠,整體體驗也更差。

預裝的臃腫軟件就不提了。

—————

Windows Phone 7 的郵件體驗

Windows Phone 7 的郵件體驗非常直截。我曾擔心微軟會把重心過度偏向 Office 高級用戶身上,導致郵件變得更難用。沒有。

以下是我注意到的一些事。

沒有統一郵箱

就像之前的 iPhone 一樣——沒有統一的郵箱。不僅如此,多郵箱分別保存在不同的程序里。每個程序對應一個賬戶,不用先點“郵件”再點“私人”或“工作”。

有點不想這么說,但我確實更喜歡這種做法(前提是只用兩個郵箱,五個就太煩人了)。這意味著我的主屏可以直接顯示出到底有多少封工作郵件、又有多少封私人郵件。

不會再出現“42 封未讀郵件”提示,我真正想看到的是“你有 41 封可以暫時忽略的私人郵件,剛剛來了一封重要的工作郵件,快去看!”。

一劃過濾

圖片來自?winsupersite.com:

email-windows-phone-7 Edit mode email-windows-phone-7

劃一下屏幕就能只顯示未讀郵件、再劃一下只顯示重點郵件。我不喜歡雜亂的布置,所以很喜歡這個設計。

讓我著迷的隱藏功能

上左圖中每封郵件左側都有大號灰盒子像 iPhone 上一樣僅出現在編輯多封郵件的時候。默認視圖見上右圖,很清爽、沒有這些盒子。

用手去膜右鍵標題左側會自動進入編輯視圖,并自動選中剛剛點擊的郵件。

我完全是憑直覺發現這項功能的——這不像 iPhone 的處理方法,我也沒有去讀操作手冊。這是一個讓人覺得理所當然的設計,令人欣慰。

(點擊底部的第三個按鈕也可以開啟編輯視圖,但何必呢?)

總結

對于一家開發了 Excel、Project、Outlook 的公司來說,Windows Phone 7 的郵件程序顯示出高度的自制,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來源:http://www.ifanr.com/27763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