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型產品經理 VS 業務型產品經理(1):什么是平臺型產品經理?
什么是平臺型產品經理,什么是業務型產品經理呢?本文作者會分篇與大家分享,今天聊的是平臺型產品經理。enjoy~
從2015年開始,阿里的產品經理招聘分為平臺型和業務型,后來很多互金公司逐步學習采納了這種分工方式。那么,什么是平臺型產品經理,什么是業務型產品經理呢?
先上結論:
- 平臺型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對接開發、測試、設計團隊,負責業務邏輯梳理、產品架構、產品設計、功能實現、用戶體驗設計;
- 業務型產品經理(商業領域):對接商務、市場、運營團隊,負責需求挖掘、商業模式創新、業務規劃與落地、后續運營。
平臺型產品經理是跟研發打交道的,業務型產品經理是跟市場打交道的。這樣的劃分,是對產品經理這一崗位的細分,對職責的進一步明確,以便充分發揮各人所長,起到1+1>2的效果。同時這也標志著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從無到有再走向成熟。
任何一個行業在最初的時候都是混亂的,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就需要從業者不斷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這時候更多需要的是能夠走野路子、沒有固定的章法跟套路、能夠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人。這個階段也是行業的紅利期,不僅能夠讓人快速成長進而有機會成為行業內有話語權的人,更有機會讓人創立自己的公司或者成為公司早期合伙人,帶來極大的經濟回報。比如多益網絡創始人徐波、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都沒有讀過大學,他們是亂世里打天下的人。
一個行業穩定之后,就會有更加專業化的從業人員、更細的分工、更具體的工作流程與方法、更清晰的晉升渠道。這時候從業者如果不學習借鑒成熟的經驗而是選擇自己從頭摸索,會很容易被“正規軍”吊打。創業的機會也會大大減少,行業成熟時需要能夠坐天下的人。
所以基于這樣的大背景,阿里選擇了將產品經理分為平臺型與業務型兩大類,同時電商與互金行業的很多公司開始逐步學習這種分工方式。
一、產品經理有哪些類型
上文提到,行業成熟之后,就會有更細的分工,最初一個人做的事情被劃分成幾個具體的職位。那么產品經理有哪些類型呢?
產品經理的劃分可以按照行業,也可以按照具體所做的事情。行業不同做法千差萬別:互金往往是運營驅動,而社交更多是產品驅動,游戲行業往往分為數值策劃、劇情策劃、系統策劃等?,F在電商跟互金行業開始逐步采用平臺型+業務型這種劃分方式,這兩大類產品經理所做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
二、為什么要劃分成平臺型和業務型
對于互金來說基本都是運營驅動,除了技術儲備以外所做的項目幾乎最終都是為了開展業務。所以這時候需要偏業務方向的產品經理來提出業務方向與規劃,偏產品設計方向的產品經理來做需求分析與產品設計。在業務方向上,平臺型產品經理廣度不夠;而在互聯網平臺產品設計方面,業務型產品經理深度不夠。所以需要劃分成平臺型與業務型。
運營驅動與產品驅動有什么不同呢?
以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為例,支付寶會制定各種支付的kpi:支付交易額、用戶數增長,然后所有的工作都圍繞著關鍵目標進行,因此產品就會比較功利。將商業目標放在用戶體驗之上,認為用戶體驗只是達成商業目標的一個手段,這時候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就有不順暢、被引導的生硬感。而在一次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曾經提到過,微信支付沒有這些KPI,微信只逐步優化用戶的支付體驗,所有的工作都圍繞著用戶能夠更快更方便使用,當用戶形成了量級與粘性,業務量的增長是順其自然的。這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理念。
但由于互金本身的強運營驅動性不可能純產品導向,微信支付還是由于有微信這樣的大的流量入口才采取這種做法。像微信支付這種太偏產品導向的互金產品是非常少的,大部分互金產品太偏業務導向忽視了用戶體驗,做好互金產品需要平衡好平臺與業務的關系。
三、平臺型產品經理具體工作內容?
平臺型產品經理具體所做的工作,以下是阿里提供的平臺型產品經理的要求:
我們需要你,作為產品的設計師,從底層系統的API,到用戶可見的軟件功能;
我們需要你,作為用戶的代言人,從最不起眼的產品缺陷,到影響用戶業務生命線的系統可用性短板,你敏銳的嗅覺和一切以客戶利益為出發點的初心將是產品持續優化的源動力;
我們需要你,作為團隊的中場發動機,你需要協同開發、測試、運維、運營、業務的小伙伴們為同一個目標努力;
我們需要你的技術背景,一起改變產品世界!
對于互金行業,平臺型產品經理要解決的問題可以用用戶體驗五要素來概括:產品定位、產品功能范圍與業務邏輯、信息架構、交互設計、感知設計??偟膩碚f要解決前臺中臺與后臺的產品方案以及產品設計問題,同時確保上線的質量與時間,跟進上線之后的效果并持續優化產品。
平臺型產品經理可以按照前臺、中臺、后臺這樣子劃分,不同的角色解決不同的問題。現在大家對于用戶端的重視程度提升了,因為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及體驗方面已經變得很挑剔。雖然大家一致認為,只要所銷售的產品足夠有吸引力,哪怕承載這些的用戶端做得再差都沒有關系。但是事實上并不是這樣子,因為用戶會認為如果連用戶端的體驗都做不好,自然就會不信任背后的服務。用戶端是直面用戶的,用戶所感受的所有信息,所進行的所有操作都是在用戶端進行。用戶端直接決定了用戶的第一印象、操作方式、直觀感受與體驗。
互金產品的用戶端大致分為基礎功能、業務相關、營銷相關?;A能力比如掃碼、支付、充值、提現、轉賬以及賬戶相關,賬單、資產、綁定賬號設置更改等等。這些基礎功能需要不斷完善,形成統一的標準與組件,為所有的業務線服務。基礎功能穿插著所有的業務線,比如用戶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需要使用支付功能,用戶在理財結束之后需要提現到銀行卡。然而很多產品仍然對于用戶端還是不夠重視,在基礎模塊上下的功夫也太少。
左圖為支付寶提現結果,右圖為微信支付提現結果,對比兩者我們會發現支付寶竟然將“完成”按鈕放在右上角,而且竟然沒有展示提現金額與到賬銀行卡號。雖然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對于基礎組件的優化往往產出投入比非常高,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時是完全可以花一定心思做好這樣的基礎組件的。
以下是我設計的資金轉出的基礎組件:
做好基礎組件之后,形成統一的標準與規范,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就會形成習慣,方便用戶的操作,提升用戶體驗。
除了基礎組件之外,還有相關業務以及營銷活動的用戶端產品設計。我所接觸的公司里很少有公司在用戶端花很大心思去細細打磨的,其實用戶端是最容易出成果的,只要花一定的心思就有很好的效果。用戶端產品設計本質是對用戶需求的把握、對使用場景的梳理、對用戶行為的設計,在這方面還是蘋果做得好,iOS 11的App Store的很多交互太讓人驚艷了,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數據分析能力對于平臺型產品經理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不是所有產品都能做到像蘋果那樣子不去刻意迎合用戶,所以很多時候還是需要通過數據分析來驅動產品設計的,具體可以參考我的博文《產品經理如何做用戶行為分析》
再來說說中臺,互金的中臺大致分為業務中臺、風控中臺、策略中臺。這部分屬于純業務邏輯層面的,連接前臺與后臺的連接器。由于互金產品極其需要風控同時業務邏輯也是非常復雜,所以說互金產品往往是小前臺大中臺。業務中臺是伴隨著業務誕生的,比如一款貸款產品,在貸前貸中貸后都需要進行從前臺獲取用戶設備與操作信息、聯網核查、調用其他系統數據、存入后臺數據、接收來自中后臺的返回結果等等。在一款互金產品中,中臺起到的是極其重要的作用。中臺產品經理會涉及到產品的方方面面,從一個業務方向,到最后用戶可以用到的產品,都需要反復梳理業務邏輯,才能夠確定最終的產品方案。
我個人在所做的項目中也參與了中臺的業務梳理以及產品設計,中臺產品設計是非??简灝a品經理的邏輯能力、對于整體的業務理解深度以及所有的系統的了解程度的。
最后說一下后臺,互金的后臺大致分為內容后臺、數據后臺、核心業務系統。后臺系統這種產品就像是后廚,它不像前臺那樣子跟用戶打交道,不像中臺那樣子沒有操作界面。內容后臺一般用來配置頁面信息,數據后臺用來展示、提供各個業務線的各類用戶數據,核心業務系統往往是成熟的產品方案,比如信貸系統、理財系統、保險系統以及相應的代銷系統等等。
在用戶端產品設計過程中,同時需要考慮到后臺可配置性,除了基礎組件寫死以外,其余的很多頁面都要考慮可配置性,比如產品的上下架,樓層、模板的樣式靈活切換,營銷活動、通知公告的靈活上下架等等。
決定用戶體驗的不僅僅是產品設計,還有UI與技術,如果后臺的架構不夠強大就不足以支撐一定的并發量,如果前臺的混合開發做得不夠好,就會造成加載時間長,延遲卡頓等等。所以平臺型產品經理如果能夠懂一點開發與測試的知識并具備一定的美感就能夠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問題。同時互金的平臺型產品經理因為要與業務以及風控對接,所以平臺型產品經理最好是還能夠懂一些業務與風控的知識。
相關閱讀
平臺型產品經理 VS 業務型產品經理(2):什么是業務型產品經理?
作者:秦時明月,互聯網現金貸產品經理、互聯網保險產品經理。
本文由 @秦時明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我感覺支付寶完成頁面為啥設計的簡單。兩個原因,轉出金額與銀行卡主要是在確定轉出前確認,轉出后為什么要確認呢,因為有的用戶可能覺得不放心,需要復核。這塊全展開可能會增加用戶的閱讀負擔(信息量大)。保守的做法是再次給用戶展示一邊。所以折中的辦法就是折疊,激進的做法是完全不展示,告知用戶正在處理即可。
支付寶把營銷活動入口放在此處,更可能是文中所述,是運營驅動策略。微信的支付體驗更好一些。
能轉載嗎?會表明出處的
結論清晰,言簡意賅,深入淺出。
贊
贊一個,邏輯很清晰,從產品經理的類型看,中臺和后臺更偏重業務邏輯,相對來說,前臺偏重交互和體驗。
您好,請問 現在的數據或大數據產品經理,是不是和這里的平臺型/業務型又不太一樣啊?算不算第三大類?
另外,請教您技術出生的產品,是不是更適合做平臺型的?
我之前做過5年的技術,現在做toC的App時,感覺力不從心。但做toB的催收系統反而找到了一些感覺,因為感覺催收系統很考驗邏輯性,不是很看重視覺或交互。前者正是我的強項;而后者是我的弱項。
對于原型流程中,有一點小疑問請教一下:
轉入轉出要先點銀行卡->選擇銀行卡->選擇轉入/轉出 一共三步操作,而且也把轉入轉出隱藏得太深,對于小白用戶也許可能不知道該功能在哪里。為什么不考慮直接先選擇 轉入/轉出->選擇銀行卡這種交互呢
然后還有點小建議:對于寫文章可以減少使用圖片,在不得不用圖片的時候盡量考慮圖片的分辨率和大小高點,這樣不管對手機用戶還是pc用戶閱讀都能更愉悅,也相當于是增加了讀者的用戶體驗
轉入轉出功能在首頁是提供的,選擇銀行卡再轉入轉出這個功能屬于比較次要的, 而且也是必須要有的,正常用戶的操作都是從首頁進行的,交互文檔更多的是給開發看的,讓開發了解里面的邏輯。
寫文章肯定盡量少用圖片了,用圖片只是為了說明清楚。還有就是寫文章的話更多的是表達個人觀點,而不是為了用戶的體驗了。再說了,僅僅是幾張圖片而已。就好比做產品,肯定是滿足大部分用戶需要了,同時也會在產品中加入一些引導,而不是一味地遷就討好用戶了
很感謝作者能在百忙給我答疑,最開始以為轉入轉出的入口只有圖中展示的部分,產生了部分疑惑,所以在評論中提出來。
也是我交互文檔的問題,因為交互文檔中的首頁用的那張圖在寫博客的時候還沒有上線,所以那部分不能放出來,只放了一小部分。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089894 知乎上的博客里面有完整版的交互文檔,可以參考這個
大佬,能不能寫一篇關于數據產品經理的文章?
哈哈,不是大佬,沒有做過數據產品經理,目前還是偏向于平臺與業務方向,對數據產品經理理解太淺了
不就是運營嗎
?。???產品是產品,運營是運營啊
運營要背數據考核的,業務性產品估計只用提高用戶體驗,交互等。
受益匪淺
謝謝
請問樓主大概什么時候更新第二期,業務型產品經理介紹呢?非常期待
第二篇已經更新
大咖,寫的挺好的,有宏觀思維,也能注重細節。資金轉出基礎組建挺漂亮,不太懂金融業務,有點設計困惑求教下;
1、如果轉賬模式是一個卡轉到另外一個卡,那么選擇出卡表單2和轉入卡表單9應該是用的同一個表單(除了轉出卡被默認干掉),為啥是2個風格呢?一個叫“銀行卡”,一個叫“選擇銀行卡”。
2、我看列表電子賬戶和儲蓄賬戶做了拆分,那么8的意義是什么?就算轉出卡回退,也還是2才對吧?所以2,8,9應該是一個列表樣式?
3、6轉賬表單處理,轉入和轉出的樣式交互太像了,可能會有點困惑哪個是轉出哪個是轉入。是否可以卡片處理做得差異化點。
既然叫轉出表單;轉出銀行卡和余額及轉賬金額是否應該是主角。
沒做過金融,向你學習!
我分享的這個肯定不是原稿了,里面很多東西被我替換刪除了哈哈哈哈,有幾個頁面沒放進來,因為那幾個頁面還沒上線,還有一些地方被我刪掉了,比如很多交互的描述等等,不然被領導看到會找我
好的。向金融專家學習。方便的話加個微認識交流。chenduboy
我的知乎 https://www.zhihu.com/people/332032df9e4c18bc36d44164eba9a063
學習了
同問:流程圖是用什么工具做的
那個不是流程圖,是交互圖
請問平臺型產品經理是不是替代了交互的工作
沒有,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做中后臺的事情,偏向于業務邏輯等等,交互基本都是做用戶端。
然后用戶端方面,產品經理做交互稿這些,因為交互要基于需求、場景、行業,交互設計師是打磨其中的交互部分的,參考產品經理提供的原型與交互稿這些
謝謝解答 ??
訂閱了
多多交流
很期待下一篇關于業務型產品的內容,謝謝作者
下一篇已發布
謝謝 ??
流程圖是用什么軟件做的呢?
就用Axure做的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