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創業教父保羅·格雷厄姆給小白的創業建議書
小白叨一叨:這篇文章源于Paul Graham在斯坦福創業課程上的客座講座。它本來是面向大學生,不過它大部份內容也適用于其他年齡段的潛在創業者。理想情況下,創辦一家公司隱藏的動機僅僅是好奇心。
養育小孩有一個好處就是,當你不得不給別人建議時,你可以自問:“我會對自己的小孩說什么?”我的小孩還很小,但是我可以想象當他們上大學后我會如何跟他們講創業這回事。所以,下面就是我將告訴他們的。 通常,創業公司都是非常有違直覺的。我不太知道這是因為什么。也許只是因為與創業相關的知識還沒貫穿在我們的文化中。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總之,開創一家公司是一件你永遠不能相信你直覺的事。 它就像在滑雪。當你初次滑雪時,你希望能把速度減下來,你直覺想往后靠。但是如果你從山上沖下來身體又往后靠,那你肯定會失控。所以學習滑雪的一部分就是學習如何壓抑本能。最終,你會習得新的習慣,但是首先你得付出認知上的努力。當你一開始從山頂上往下滑時,你怕是要開一個長清單提醒自己需要謹記哪些事。 創業與滑雪一樣,都不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對創業公司來說也有一個類似的清單。接下來,我會給你們這個清單的第一部分。 清單的第一樣是我總在提及的事實:創業這件事相當怪異,如果你相信你的直覺,你將犯很多錯誤。你僅僅是知道這一點,你就會少犯很多錯誤。 我曾開玩笑說,YC的一個功能就是告訴創業者他們不在乎的一些事情。確實如此。YC 合伙人總會向一批又一批創業者警告他們會犯的一些錯誤,但是后者總是不以為然,直到一年后他們又回來說,“當時要是把那些話聽進去了就好了?!?/p>
為什么創業者會忽略合伙人的意見?嗯,這正是跟“反直覺”有關:這些意見與你們的直覺相悖,它們看上去是錯的。所以你的第一個沖動是忽略它們。事實上,我上面對YC開玩笑的描述正是其存在的一部分理由。如果創始人的直覺已經給了他們正確的答案,那他們無需我們了。你惟一需要的是那些能給你驚喜意見的人。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滑雪教練而并沒有那么多跑步教練。 不過話說回來,在“人”上面,你盡可以相信你的直覺。事實上,年輕創始人最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夠。他們讓那些看上去令人印象深刻、但同時又讓他們略感疑慮的人員加入團隊。當事情后來搞砸時,他們就說,“我其實當初就知道他有些不對,但因為他整體看上去令人印象深刻,所以我就忽略了那些‘不對’?!?/p>
如果你在考慮讓某個人成為你的聯合創始人、員工、投資人或者一個買家,同時你又對他們抱有一定疑慮,那么相信你的直覺。如果誰看上去有點狡猾、虛偽、古怪,可別忽略這些小感受。 這是一條怎么夸張都不過份的提醒:要與你真心喜歡的人一起工作。 關于反直覺的第二點是,對創業知之甚多并不是什么了不起與重要的事。創業制勝之道并不在于你成為創業這事的專家,而是成為你用戶的專家、解決他們問題的專家。馬克·扎克伯格不會因為他是一個創業專家而成功,事實上,他盡管是一個創業新手,他也成功了,因為他確實非常好地理解了他的用戶。 如果你不了解諸如如何融天使資金這樣的事,完全不必擔憂。這些都是當你需要你可以學習、然后做完就可以忘掉的事。 事實上,學習與鉆研創業技術層面的一些東西,不單單沒必要,而且從某種意義上可能是危險的。如果我碰見一個大學肄業生,他懂得關于可轉換票據、雇員協議還有FF類股票等諸般事宜,我肯定不會認為他是一個出類拔萃者,反倒我覺得這像是一個警示。因為年輕創業者常犯的另一個錯就是認真仔細 地去捯飭一家公司的“起勢”。他們去梳理、構造貌似合理周全的設想,以一個不錯的價格去融資,租一個很酷的辦公室,雇用一些人。由外觀之,這似乎是一家創業公司該做的。但是在租了一間酷酷辦公室、聘用一些人之后,迎接他們的下一步就是:他們逐漸意識到,他們真是失敗透頂,因為當他們有模有樣模仿所有那些創業公司的形式之時,他們卻忽略了一項真正最基本的: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 這種情況我們見得太多了,都已經有一個專門的名字給它:過家家 (playing house)。我現在終于知道這種事情為什么發生了。年輕創業者們研究融資上市的原因是,他們在創業之前的全部人生都被訓練成要去這樣做。比如,想一想你為了上大學必須要做什么:課外活動,對吧。即便是大學課程,大部分的學習也不是發自內心的,就好像跑圈一樣。 我并不是在攻擊現有的教育體制。事實是,當任何人被灌輸一些事情的時候,學習過程當中就會有一定量的虛假成份。而當你評估學生的表現時,不可避免地導致這樣一種狀況,學生之間的差異往往就在于虛假行為的成果。 我坦白,我自己在大學時就是這么干的。我發現在許多科目當中,可能只有 20 到 30 個知識點適用于做考試題目。在這些科目的備考學習中,我并沒有去掌握課堂上所教的內容,而是列出了一個潛在考試題目的單子,并提前準備好答案。當我走進期終考試的考場時,我最好奇的是單子上哪些問題會出現在最終的考卷上。這就像投機取巧一樣。 年輕創業者的整個人生都被訓練成這樣一種投機取巧的模式,當他們開始創辦一家公司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想要耍小聰明,這已經不讓人感到驚訝了。 從外表看上去,融資好像是評判創業公司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 (又是一個典型的愚蠢錯誤),年輕創業者們總是希望了解說服投資人的訣竅是什么。我們告訴他們,說服投資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造一家真正優秀的創業公司,實現快速增長,只要簡單直接地告訴投資人這一點就可以了。接著年輕創業者們又想知道實現快速增長的竅門是什么,我們不得不告訴他們,實現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開發出人們想要的產品。 有太多次 YC 合伙人和年輕創業者之間的談話是這樣開始的:創業者問“我們要如何……”合伙人回答“只要……”。 為什么創業者們總要把事情變得這么復雜呢?背后的原因,我意識到,其實是他們在尋找竅門。 這是有關創業的第三點需要記住的事情:如果你要創業,投機取巧在這里沒有用。如果你去一家大公司,可能還可以繼續那樣做。還取決于這家公司有多糟糕,你可以找準該拍馬屁的人,表現出一副很有功勞的樣子,等等諸如此類。但是這在創業公司行不通。創業公司沒有老板給你拍馬屁,只有用戶,而用戶只關心你的產品能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創業就像物理學一樣毫無人情味,你必須生產人們需要的產品,公司的繁榮在滿足了這一點之后才有可能實現。 危險的事情在于,假裝這件事有時候對投資人能起到效果。如果你特別擅長吹噓自己,仿佛你對所作的事情了如指掌,你或許能夠蒙騙投資人一次,甚至可能是兩輪融資。但是這樣做對你并沒有什么好處。你的公司注定最終失敗。你所做的不過是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已。 所以還是停止尋找竅門吧。在創業當中是有“竅門”一說的,在所有行業中都有,但是他們并不像解決真正的問題一般那么重要。一個完全不熟悉融資的創業者,但是能夠打造出用戶喜歡的產品,和一個熟悉所有融資敲門但是增長曲線平緩的創業者相比,前者在融資的時候會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一個能夠打造用戶喜愛產品的創業者,能夠在募集資金之后繼續他的成功。 從某種意義上說,你最重要的一個武器失效了,這是一個壞消息。而我認為,當你開始創辦一家公司的時候,投機取巧不再管用,這一點讓人很興奮。很興奮是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是你能夠用出色的工作成績贏得勝利。試想一下,如果全世界都好像上學時或者是在大公司工作那樣的話,將會有多么令人沮喪,你要么花許多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要么就只能輸給那些花了很多時間在無意義事情上的人。如果我在上學的時候能夠意識到真實世界里有一部分投機取巧是不那么奏效的,有一些則是完全沒用的,那么我會非常高興。當你考慮自己的前途時,這種可能性是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你要怎樣在不同的工作中取勝,你又希望以怎樣的方式贏得勝利? 創業根本停不下來。如果你創辦一家公司,它會以你無法想象的程度占據你的人生。如果你創業成功的話,這家公司會占據你人生很長一段的時間:至少要有幾年,可能是十年,也可能你未來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這家公司。所以這里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機會成本問題。 拉里?佩奇的生活可能令人羨慕,但是也有不會令人羨慕的方面。基本上他從 25 歲開始就要全力拼搏,從那之后他就沒有停歇過。Google 帝國每天都會發生一些只有 CEO 才能處理得了的問題,而他作為 CEO 必須要挺身而出。如果他哪怕去休一個星期的假,一整個星期的麻煩事就要累計起來。他必須要毫無怨言地忍耐,部分原因是作為這家公司的老大,他不能表現出恐懼或軟弱,也有部分原因是作為一個億萬富翁,如果他抱怨生活太困難,是沒有人會同情他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結果,成功創業者的辛苦好像除了他自己之外,沒有人會清楚。 Y Combinator 截止目前已經投資了幾家可稱之為大獲成功的公司,每一家公司創始人的說法都是一樣的。創業不會越來越容易。問題的本質在變化而已。你會擔心倫敦辦公室的建設進度,卻顧不上維修家里的空調。需要擔心的事從來沒有減少。 創辦一家成功的創業公司就像養小孩兒一樣,一旦開始你的生活就不可逆轉了。雖然養育兒女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是在開始這件事之前還有許多比較容易的事情可以做。許多事情都會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而且你可以晚些時候再選擇要孩子,富裕國家的許多人都是這么干的。 但是在談到創業的時候,看起來許多人覺得他們應該在上學的時候就要開始創業。你們這些人瘋了嗎?大學都在想什么?。克麄儼褜W生教得舒舒服服,但是卻到處設立創業項目和孵化器。 坦白說,大學機構也有責任。許多新生都對創業感興趣。大學們被看作是一個幫助學生準備職業生涯的地方。那么希望創業的學生當然想在大學學習創業的知識。無論大學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都存在壓力讓它們宣稱自己能做到,更別提大學之間還面臨招生競爭的風險。 大學機構能教會學生創業嗎?也能也不能。他們能教學生一些有關創業的事情,但是就像我之前所說的,那些不是你需要知道的事情。創業者需要了解自己用戶的需求,但是如果你沒有真的創辦一家公司的話,你是不會清楚這一點的。創業本質上是只能通過實踐來學習的。在學校里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原因我在上文也解釋了:創業會占據你的人生。當你還是學生時,沒辦法真的去創辦一家公司,因為如果你認真地去創業了,你就不再是一個學生了??赡苣氵€可以做一段時間學生,但是這種情況不會維持很長時間。 在這種兩難局面下,你應該選擇走哪一條路呢?做一個真正的學生,還是認真地選擇創業?我能幫你回答這個問題。不要在上大學的時候開始創業。如何創辦一家公司只是問題的一部分,真正一個你要試著解決的大問題是:如何過好你的人生。盡管對于許多有野心的人來說,創業能夠成為美好人生的一部分,但 20 歲卻不是做這件事最合適的時機。創辦一家公司就像一次深度優先的快速搜索,而大部分人 20 歲時首要的是廣度優先的搜索。 你可以在 20 歲時去做你之前或之后都不能做的事情,比如一沖動就深入到某個項目里,或者毫無時限地去背包游。對于胸無大志的人來說,這些都是讓人苦惱的“提不起勁去做的事”,但是對于有野心的人來說,卻能夠成為無可比擬的寶貴探索經歷。如果你在 20 歲創辦一家公司,而這家公司又足夠成功,那么你永遠沒機會去做這些事。 馬克?扎克伯格從來沒去異國游歷過。但他能做一些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其他事情,比如坐私人飛機去國外旅游。創業成功占據了他的許多人生樂趣。Facebook 驅動他和他管理 Facebook 是一樣的。投入到一個你認為是終生工作的項目當中固然很酷,但是人生探索的樂趣也有益處,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它能夠帶給你更多的選擇,看看自己想做什么。 這里沒有取舍的問題。如果你放棄在 20 歲時創業,你沒有犧牲任何東西,而且如果你等待未來的話,成功的可能性會更高。20 歲創業,項目能夠像 Facebook 一樣成功的可能性是不高的。你要面臨一個選擇,是否要全力投入,合理的選擇是全力投入。但是通常創業公司成功的辦法是創業者們先讓自己成功起來,在 20 歲就創業是一種不必要的愚蠢行為。 任何年紀都可以創業嗎?我意識到自己已經把創業說得很困難了。如果你覺得我還沒有做到這一點,那么讓我再試試:開始創業真的很困難。如果難到接受不了怎么辦?你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應付得了挑戰? 這就來到了我們的第五個問題:你沒辦法知道。你目前的人生經歷只能讓你大概了解如果去做數學家或者職業足球運動員會是怎樣。但是除非你的人生經歷非常特別,否則你肯定沒做過創辦一家公司這種事。開始一家公司會大大地改變你。你現在試圖做出的估計,并不僅僅是你的現在,而是你可能成長的樣子。誰能答得出來呢? 過去九年里,我的工作就是預測創業者是否能將公司帶向成功。你很容易就知道他們有多聰明,而大部分讀到這里的人可能還要更聰明。困難的部分是預測這些創業者能夠有多堅強、多有野心??赡軟]人有過預測這種事情的經歷,所以我能來告訴你一個專家究竟知道多少,這就是:沒多少。對于哪家公司能夠獲得巨大成功這件事,我始終保持一個完全開放的心態。 創業者有時候認為他們懂。一些人覺得他們很輕松就搞定 Y Combinator,因為他們在過往人生的考驗中輕松搞定。其他人則想知道他們是如何被 Y Combinator 錄取的,并希望 YC 不會發現原來是個錯誤導致他們被錄取。創業者最初的態度和創業公司的業績,兩者之間幾乎沒有相關性。 我曾經讀到,在軍隊里也是這樣——夸夸其談的新兵和那些安靜的新兵相比,在考驗面前表現出真正堅強的可能性并沒有更高。很可能原因都是一個:未來的考驗和他們過往人生所經歷的截然不同。 如果你對創辦一家公司感到非??謶?,可能你不應該創業。但是如果你僅僅是不確定自己是否要去創業,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嘗試。不過不是現在。 所以直到有一天你想要創辦一家公司了,那么你在大學時應該做什么呢?起初你只需要兩件事:一個想法,還有合伙人。實現這兩點是一樣的。也就是我們要談的第六個問題,也是最后一個問題:獲得創業想法的辦法,并非來自去思考創業想法的行為。 我曾經就此寫過一篇短文。所以在這里我就不重復了。簡單來說,如果你就創業想法做一個冷靜的思考,獲得的創意不僅是很糟糕的問題,而是很糟糕但聽起來不錯,這意味著你會在意識到這是一個糟糕想法之前浪費許多時間。 獲得好的創業想法的途徑是退一步來看。而不是去有意識地思考它,將你的意識變成創業想法形成的模式,不要外加任何有意識的東西。實際上它可以很無意識,甚至你最初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創業的想法。 這并不是不可能的,蘋果、雅虎、Google 和 Facebook 都是這樣開始的。這些公司最開始都沒有想要做公司。它們只是創業者的業余項目。最好的創業公司幾乎一定是以業余項目作為開始,因為偉大的想法往往是無意識的,你的思維往往會排斥它成為一個創業想法。 那么你要如何把自己的意識變成創業想法形成的模式呢?一、多了解重要的事情。二、著手你感興趣的問題。三、和你喜歡和尊敬的人一起工作。第三點,往往也是你找到合伙人并同時發現創業想法的方式。 當我第一次寫下上一段文字時,“多了解重要的事情”我寫的是“擅長科技”。但是這個描述雖然表達了意思但是卻太狹隘了。Brian Chesky 和 Joe Gebbia 特別的地方,并不是他們懂技術,他們同樣擅長組織團隊,讓項目實施。所以你不需要從本質上應付技術問題,只要你在處理足夠讓自己忙碌的問題就行。 那都是些什么問題呢?這是一個在普遍情況下非常難于回答的問題。歷史上有很多例子,年輕人去鉆研那些當時沒有任何其他人覺得重要的問題,尤其是他們的父母不覺得重要。另一方面,歷史上還有很多例子,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在浪費時間,而這些父母的想法又是正確的。那么你要如何知道自己在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我知道自己是怎么知道這一點的。真正的問題總是很有趣,我總是希望去解決有趣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對自己很大度,即便沒有其他人關心 (實際上,尤其是在沒有任何人關心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發現我很難在無聊的事情上投入精力,即便看起來應該是重要的事情也是如此。 我總是因為某件事有趣而選擇投入進去,我的人生充滿這樣的例子。結果這件事之后從世俗的意義來看又成為有用的事情。Y Combinator 孵化器就是,我開始做這件事只是因為它看起來很有趣。所以我有某種自身的指南針在幫忙。但是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想法是怎樣的。可能我思考這個問題更多,我在辨識真正有趣的問題上更有啟發,但是現在我能提供的最佳建議是,如果你對于真正有趣的問題有自己的見地,那么精力充沛地投入其中是為創業做準備的最好方式。而且,這很可能也是活著最好的方式。 盡管我無法解釋究竟在一般情況下什么才算有趣的問題,我倒是能給出不少例子。如果你認為科技是某種擴散中的不規則圖案,那么每一個變化中的圖案邊緣就代表著一個有趣的問題。一個可靠的轉變思維的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到某種科技的尖端——讓你自己,正如 Paul Buchheit 所說,“活在未來”。當你到了這種狀態的時候,其他人琢磨不透的事情對你來說則再明顯不過。你可能不會意識到那是一個創業想法,但是你知道這是一些肯定要存在下去的東西。 比如說,90 年代中期在哈佛大學,我朋友 Robert 和 Trevor 的一個研究生編寫了他自己的聲音傳輸軟件。當時他沒有想過要創辦一家公司,也沒有想要把這項技術變成公司。他只不過想通過網絡和自己在臺灣的女朋友通話,而不必支付長途電話費。因為他是網絡技術的專家,顯然對他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將聲音變成數據包,用互聯網傳輸。他只是用自己編寫的軟件和女朋友通話而已,但這恰恰是最好的創業公司開始的方式。 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在大學最應該做的事情——盡管很奇怪——不是某種所謂新穎的、職業版本的專注“創業技能”的大學課程。而是經典版本的大學教育。如果你希望在畢業后創辦一家公司,你在大學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強大的事物。如果你有真正的知識好奇心,這是你自然而然應該做的,如果你遵從自己內心喜好的話。 有關創業技能的部分,真正重要的是行業專長。成為拉里?佩奇的辦法就是成為一個搜索專家。成為搜索專家的辦法是要由真正的好奇心驅動,而不是什么其他隱藏的動機。 理想情況下,創辦一家公司隱藏的動機僅僅是好奇心。如果你能把這個動機堅持到最后,你將會做到最好。 所以最后,我把給那些未來將成為創業者的年輕人的一些建議,歸結為三個字:去學習。 本文作者:@Paul Graham;轉載自:虎嗅反直覺
專業知識
投機取巧
停不下來
嘗試
想法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