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架事件看,產品汪與程序猿的矛盾和獲得的啟示
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湊熱鬧,更不是為產品經理辯駁,最主要目的是分析問題、分享見解和受到的啟發。
目錄導航:
一、我對此事件的看法
1. 對事件真實性甄別的必要性
2. 對事件本身和兩位主角的看法
二、我對程序員和產品經理之間行業矛盾的見解
三、我們從這個事件中能得到的啟示
1. 職場處事方面
2. “需求-開發”流程和規范性方面
最開始看到這個事件,是在8月3號。講真,當時的興趣點是湊熱鬧,對于主角是程序員和產品經理并未留心。
3號當天,微博上、新聞上、各種微信群里都出來了,群消息、朋友發給我的消息內容多是對程序員和產品經理關系的調侃(其實更多的是對產品經理),才感覺不是我在湊熱鬧,而是我被湊熱鬧了。
4號在知乎上被邀請回答問題(對此事做評論)時,發現這個事件已經有250多萬次瀏覽量了,而且點贊量最高的評論多是暗諷風格或直接對行業問題詬病的,我覺得,有必要發表幾點拙見。
即使事情是假的,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程序員和產品經理間的茅盾是客觀存在的行業問題。
為什么呢?
如果行業中不存在這種矛盾,假新聞很難被人相信并傳播。
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湊熱鬧,更不是為產品經理辯駁,最主要目的是分析問題、分享見解和受到的啟發。
二、我對此事件的看法
對于這個事件,我的思路如圖:
在此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見:
- 事件的真實性甄別的必要性;
- 站在中立的角度表達對打架事件的看法。
1. 事件的真實性甄別的必要性
如果此事件內容全部是真實的,即:是平安的打架事件&主角是產品經理和程序員&手機殼顏色識別的需求引起的打架,那么有必要去評論、去思考。因為從這個反面教材中我們能夠得到對程序員、對產品經理的崗位認知,更能夠對今后的職場處事原則有很大的正面啟發。
但是,如果事件內容是假的,那么經過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各種文章的渲染后,我們很容易由于這個事件對程序員、對產品經理日常工作產生錯誤認知,進而是不合理的評論、誤解或嘲諷。
熱鬧是湊了,但對兩位主角是傷害,同時也會給外行人留下“程序員容易動怒,產品經理總是提混蛋或無知的需求”的印象,實際中不是這樣的我可以說,程序員絕大部分很好溝通、不會輕易懟人,同時產品經理也不是這么強勢和混蛋的。
結論:假消息造成的不僅是對當事人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會讓外行人對這個行業、這兩個崗位的人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形成錯誤認識,進而是誤導更多的人產生認知偏差。
因此,如果熱鬧看夠了,對新聞/消息產生質疑是有必要的。
2. 站在中立的角度表達對打架事件的看法
假設、假設、假設,事件內容全部真實,完全就事論事,我的看法有這么幾點:
(1) 對這個事件本身
這個事件暴露出程序員和產品經理之間的溝通問題值得深思和反省,在下面第三大點我專門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2)對兩位主角的看法:動手打架,兩人都不對
不良后果有:
- 自己被開除,在網上出名后,后面找工作多少會有障礙 —— 對自己和家庭;
- 自己所在的外包公司也會受到牽連,可能會被甲方責難或罰款,這又牽扯到錢的問題了 —— 對自己所在公司;
- 對甲方的聲譽有負面影響,若不良影響再繼續擴大,接著就可能影響到股票和業務了。打架本身并不會極其嚴重,但打架發生的環境會引發嚴重的后果。
(3)我對這位產品經理的看法
① 流程不規范
正常的流程,如我上面的圖示中“是”的步驟那樣才合理,哪有產品經理直接找具體實現的程序員直接要求實現某功能的!假設產品經理已經完成了該有的可行性評估、調研等環節,提需求的時候,也應當有正式的通知(例如:文檔或郵件),任務由程序員的領導確認或知悉,而不是兩個人直接互相溝通和確認需求。
有些產品經理認為前期搞那么多評估是浪費成本,我認為這是胡說,至少技術可行性確認該有吧?評估不做,一旦進入開發,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后發現不對勁再推倒重來的傳統方式更應該摒棄。
也有產品經理認為可以直接先開發,快速上線后根據反饋再迅速改,也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糾正一下,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本身沒錯。但再小的步,可行性評估要做、書面需求要有、開發人員的領導要知悉。
② 溝通方式有待改進
即使是程序員直接溝通發生了不快,下一步應當找各自或對方的領導,當著有決定權的領導講清楚,共同決定做與不做、如何做。
(4)我對這位程序員的看法
當發生溝通障礙時,建議第一時間把事情向上拋,找領導協調,技術領導一般都會站在程序員立場去調解難題的。
try{//溝通} catch{//不愉快} finally{//找領導反饋};或者throw new Exception(“這我搞不了!”)都行?。。≒S:開個玩笑)。
(5)或許還有我們不知道的
最后,我們只從新聞上看到了事件的開頭和結果,開頭是“平安的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因為手機殼顏色識別的需求引起了打架”,結果是一段視頻和處罰通報:
至于中間兩人還經歷了什么,我們不知道。會不會,這個需求本身不能實現只是導火索,而引起動手的卻是其他原因呢?
因此,即使打架發生了,也不應把事件的起因認定為“無理取鬧的提需求”,因為我們并沒有了解到事件的全部,甚至連確認過事件的真實性都沒有。
三、我對程序員和產品經理之間行業矛盾的見解
這個矛盾客觀存在,不僅是程序員與產品經理,早在產品經理崗位火之前,行業中時常被調侃的對象是程序員和測試工程師,還有前端程序員和后端程序員。
難道現在程序員和測試工程師之間矛盾好轉了嗎?
并沒有,依然是吵鬧不斷,只是產品經理蓋過了測試工程師的風頭。
為什么能蓋過呢?
- 原因一是行業中始終存在操作不規范、業務不熟、溝通能力不足的產品經理,畢竟新人始終存在,這是客觀因素;
- 原因二是產品經理的崗位性質就是動手少(動腦多)、提需求多的;
- 原因三(主要原因)是提出的大部分需求都很容易引起爭辯甚至激怒程序員的。
雖然崗位性質就注定兩個崗位不和,那有解決辦法嗎?當然有。
① 若是產品主導/運營主導/市場主導型公司,這個問題解決起來更容易,畢竟開發人員的發言權是不足的,但弊端同樣有 —— 即產品/運營/市場總會提出不專業或天馬行空的想法給開發人員,不僅不切合實際,開發完后推倒重來、浪費人力財力的情況自然增多。
那矛盾怎么解決呢?
由于做與不做的決定權幾乎都在產品/運營/市場手里,所以他們的專業能力非常高才可以,上游做正確的事,引導下游正確地做事,有了良好的成效和用戶反饋,矛盾自然化解。
為什么有些公司對產品經理、運營人員要求那么高,知道原因了吧?
② 若是技術型主導的公司,或者是技術和產品/運營/市場不分高下的公司,這兩類公司實在太多太多了。那這個矛盾處理的關鍵就靠兩個字:“情商”。
這里不僅要求產品人員的能力高,更要求懂很多職場處事技巧、懂一點點開發技術原理。職場處事原則例如經常與開發、測試的同事聊天,偶爾買點下午茶一起吃,遇到直接沖突想辦法化解情緒層面的問題,耐心聽完再接著就事論事,解決不了不要直接爭論,馬上轉向找領導、向上拋。
如果能力不高例如專業技能不足,一旦做了錯誤的產品決定、浪費了開發資源,接著就是被程序員抱怨;若能力夠足但不會“處關系”,一樣是工作難以推進。
總結:矛盾解決辦法最主要是產品人員要有足夠的職場處事、溝通協調能力,二是產品人員專業能力強,能夠引導正確的產品走向,三是開發人員應適當理解產品經理的處境。
自己身邊的真人真事:一個朋友,產品人員,很少玩游戲,不懂開發技術,金融專業知識還是進公司后才現學的,在產品經理基本技能還不錯的情況下,憑借另一點順利開展的工作——他在手機上下載了王者榮耀自己試著玩多個人物,之后午休時與開發的同事們一起玩,聊工作前摻雜聊聊游戲,還不錯吧。他說,玩這個游戲的主要目的是跟同事們有話聊,其次是娛樂。
四、我們從這個事件中能得到的啟示
1. 職場處事方面
- ① 最高的水平是關系處理的融洽,壓根沒有不愉快發生,產品經理首先應多學職場處事技巧,其次才是專業技能。
- ② 若由于個人不會處理關系、不擅長溝通,辦法是有爭執時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動怒,再大的怒火,先想想后果。
溝通 = 70%情緒 + 30%的內容,發生不理智的爭辯時,不良情緒就占據絕大部分了。
這里的關鍵點:溝通不暢時,立即停止兩人私下交流甚至是爭辯,因為對解決問題毫無意義,結果往往是越交流越糟糕,應該直接拋出問題、向上找領導調解,把對方的領導和其他相關人員拉到一起,一同決定。
2. “需求-開發”流程和規范性方面
根據我上面的第一張圖,如果流程走的規范,會引起激烈爭辯的事情基本不會發生在程序員和產品經理之間。
那還有其他方面的需求用不著這么規范的流程,或者必須程序員和產品經理直接溝通的問題怎么辦?
若是產品經理,應自己先做足可行性評估,這不是為程序員做的,而是為產品和需求本身做的。這些工作到位后,找程序員先講明目的、再講此需求的積極意義和評估結果,走到這里應該可以說服大部分程序員了。如果仍然溝通不暢,就找他的領導協調,依然推不動,就找自己的領導,一起去找程序員的領導溝通。
若是程序員,遇到產品經理直接提的需求,可以表示質疑,要求對方講清楚需求的目的、意義和評估結果。若他講不清楚,可以拒絕并反饋給自己的老大有這個事,讓老大決定。若產品經理說的讓自己折服,那也要反饋給老大,讓老大來安排開發排期。
最后:實際工作中產品經理總會提出讓人啼笑皆非甚至無理取鬧的需求,這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產品人員需要不斷改進的地方,共勉。
本文由 @產品經理王梓任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老話說,如果一兩個人覺得你有問題也許不是你的問題 如果四五個人都覺得你有問題 那么一定是你的問題。問題都可以解決 就看問題的根本是人身攻擊還是語言攻擊 攻擊的對象是事還是人 你噴項目可以 但是你說別人手殘 人家能不卷你? 拿你工資了?
說的頭頭是道,真遇見了也就是另一回事。什么?你說真遇見這種事了絕對不會這樣;好吧我信了。但是其他事呢?總以為能用理性對待每一個問題,卻因為所謂的理性又能引發另一個問題。職場本來就是戰場,能文咱就文,文不了那就武好了。
所里啰嗦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