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有什么區別?
小編整理了知乎關于該問題的回答,廢話不多說,直接上菜!
程方航@知乎關于該問題的回答:
【什么是互聯網金融?】
先得理解什么是金融:金融本義是資金融通,狹義的金融,一般僅指貨幣的融通,主要表現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個方式。
直接融資,說白了就是缺錢的人直接跟有錢的人借錢,股票是最典型的直接融資方式,你買了股票相當于就是借錢給了企業,然后他每年給你分紅,債券也是,你買了一個企業的債券,他每年支付你利息。間接融資就 是有錢的人或者企業不直接借錢給缺錢的人,而是通過中介機構進行,中介機構是誰呢?最典型就是銀行,我們大量的人把錢存到銀行,銀行統一對資金進行調度和 安排,發放給缺錢的人或者企業。我們獲得了存款時候銀行給予的利息,而銀行獲得了放貸款時候,企業給予的利息,兩者差額就是銀行的盈利。(信用貨幣的流轉 有兩個特征的,一是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二是這個分離的過程是有報酬的,一般體現為利息或者股息。)
而互聯網只不過是把人類底層的結構再往上重新實現了一遍而已。所以說最基本的金融交易也是有放在網上的潛能的,無非是現在大家的操作習慣允不允許這件事產生而已。(這里說下余額寶,它只不過是對接了一個貨幣基金,使交易本身更加便捷了,并不算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金融創新)
國內最早提出互聯網金融概念的謝平教授,曾經提出過區別于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第三種融資方式,即“互聯網金融模式”,可能代表了大多數人對這個模式的理解。他的定義是:支付便捷,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非常低,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銀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達到與現在直接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并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
他把互聯網金融作為第三種融資方式來看待的,當然你也可以把任何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了這個融通的行為都看做互聯網金融。包括傳統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提高自身的效率的行為,都可以定義為互聯網金融。
其中最關鍵我認為是要明白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意義是實現去中介化,即所說的金融脫媒。 希望能夠利用互聯網會讓信息不斷的透明化,讓中介失去依靠信息不對稱所掌握的信息優勢,讓社會的各種參與主體更加的扁平化,也一定程度上壓縮了由于專業化分工所帶來的金融中介機構的專業化優勢讓大量金融機構的職能不斷的分化甚至消失。
【互聯網金融or金融互聯網?】
業內有種觀點認為:互聯網企業,介入了金融領域,才是互聯網金融。金融企業使用互聯網手段,則不是互聯網金融,而是金融互聯網。我認為這樣生生把他們倆割裂對立開來似乎不太可取,用金融的思維做互聯網,或者用互聯網的思維做金融,無非爭論的是誰服務誰的問題。
而我所認同的互聯網金融不僅僅是把原來線下的金融產品放到網上去販賣,更多的是用互聯網的“精神”來做傳統金融行業做的事,而傳統的互聯網精神是什么?是開放,是平等,是協作,是分享,是去中心化,是客戶體驗至上??!
從短期來看,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核心點還是金融屬性,互聯網還只是工具而已,大體遵守的還是金融規則。你看在國外最具有互聯網金融屬性的P2P在中國卻 因為沒有有效的風控被做成金融互聯網模式,p2p公司直接介入交易,成為交易的一方,使得本來應該是金融脫媒的互聯網金融,成為了還是無法脫媒,需要他自 身信用附加的模式,本質上成擔保公司,部分的P2P,甚至成為了銀行,利用構建資金池,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沒有牌照的銀行,這種變形,其實是已經典型的背離 了互聯網金融應該有的模式了。他們的本質其實就是金融機構。這兒就不舉例了。
田維贏@知乎關于此問題的回答:
類似的問題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跟一些朋友的談天,其實已經回答或者參與討論過幾次,這算是第一次系統的整理吧,歡迎大神們拍磚。
互聯網有幾個原則:平等,分享,開放及用戶體驗為中心。
業界的一般認為金融機構進入互聯網并提供傳統金融服務,那叫金融互聯網,而互聯網企業或者平臺去做金融叫互聯網金融,我個人覺得這些純屬扣字眼。無論金融 機構還是互聯網企業,目的都是一樣的,方便用戶,去中心化,主要還是看你服務誰?在將來,現今這種差異性也會變得越來越小,金融機構可能需要做的所謂的 “金融互聯網”還依然是傳統的那部分業務,提供最后一道服務(產品服務)。
其實我覺得業界的這種認識也是很多金融機構進入互聯網卻沒有做好或者做到讓用戶滿意的原因,用金融的想法去做互聯網,硬生生地要區分掉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而不是用互聯網的原則去服務用戶。
【現今的金融互聯網跟互聯網金融】
舉兩個例子吧:融360跟陸金所
記得當時融360的創始人們在談到融360時,是以互聯網金融稱自己的,強調一個“融”字,把互聯網金融定義為用戶跟金融機構的第三方。包括后續的跟進者好貸網等都是以互聯網金融自居。
現今的互聯網金融主要以平臺化,金融服務為主,為金融機構,融360在這塊是符合互聯網原則的,提供平臺去服務用戶,去中心化,實現市場信息對稱,而金融機構在于融360,主要提供產品及風控服務,這也是金融機構傳統在做的并且擅長的。
陸金所,平安旗下的P2P網貸平臺。一天1-3家P2P平臺的出現,現在今的P2P網貸平臺已然成為了紅海。金融機構涉及互聯網,平臺化去服務互聯網用戶。銀訊網(http://www.iyinxun.com) 對陸金所的貸款產品數據進行了很多分析:產品單一化,基本無差異性,這是金融機構最基本的通性,現在很多用戶在搶著投資陸金所的項目,是因為他本身的風控 能力強,風險低。但是時間越長,互聯網P2P平臺歸于平衡化,穩定化。那么陸金所必然只會屬于一個“產品”提供商,正如今天的信托機構,資管公司,甚至有 限合伙基金,服務用戶最大的群體還是第三方。
當然還有不少非金融機構也在做著金融機構的事,發布理財產品或以“自動投標”等方式涉及銀行或券商資金池類似的事情,貼上了“金融互聯網”的標簽,同時又在做著所謂的“互聯網金融”的事,風控卻一踏糊涂,導致投資人需要承受的風險變大。
【走向:金融互聯網撤離,剩下互聯網金融】
我的看法:無論是金融機構或者是一些影子銀行機構,產品的差異化會越來越明顯,也會讓他們慢慢脫離互聯網的一些原則,無法去中心化。從而成為現今互聯網金融企業或平臺的“客戶”為互聯網金融提供產品和用戶服務。
小編語:小編是一名互聯網金融產品小菜鳥,對互聯網金融有很大的興趣,喜歡思考,喜歡有深度的討論。有跟我一樣的童鞋可以關注我知乎,大家一起進步。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邊緣@知乎整理自知乎問答,轉載請注明并保存本文鏈接!
社區里對于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文章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