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方面分析:B端需求思考方法
大家可能已經在各種網站上看過許多B端需求的各種分析方法,作為一個運營商合作方的產品經理,也就是乙方產品經理(笑),筆者也斗膽來談談相關的一些B端需求思考方法。
一、什么情況下,誰,遇到了什么問題?
這是筆者了解到任何需求時的第一反應,筆者通常與許多不懂業務、沒有產品思維的運營人員、B端用戶打交道。當他們向筆者反饋需求時,通常會提出一個“解決方案”,比如:要什么功能之類的;亦或會將BUG當做需求來提出。
這時筆者需要將用戶的思維拉回筆者的框架:“什么情況下,誰,遇到了什么問題?”,避免需求提出人的“解決方案”掩蓋了真實的問題。
二、用戶的目的是什么?
當了解到用戶的問題之后,可以進一步推測得到用戶的目的,筆者見到最多的需求最終目的就是用戶想偷懶:)
下一步需要評估這個目的是否合理。
不是每一個目的都是合理的,作為系統的維護者,通常會與用戶的需求產生沖突。比如:敏感數據相關、危及安全的目的就需要謹慎考慮。對于不合理的目的,嘗試是否可以通過數種合理的方案組合來達到,如果確實無法達到,則直接拒絕。
三、誰的利益會受損?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果需求實現了,誰會受益?誰會受損?
舉個例子:現在有個請假流程,需求提出人要求新增一個需求:請假必須由人事部經理審批,這時候需要考慮到人事部經理了。這個需求將會大大增加人事部經理的工作量,導致人事部經理的利益受損,畢竟誰都希望工作能少則少,不希望自己的工作量平白無故地增加。此時人事部作為利益相關者,應當要一同評審該需求,共同評估新流程與舊流程的優缺點。
在需求評估階段考慮利益相關者的意見,有助于減少需求上線之后利益相關者的反彈。畢竟,不論哪個產品經理都不希望需求上線之后遭到用戶的一片罵聲。
當然,如果利益相關者無法出席需求評審會,則需要產品經理站在利益相關者的角度上去考慮這個需求,做出準確的預估。
四、現有功能是怎么樣的?能否滿足需求?
針對用戶的目標,系統中現有功能是否已經可以滿足?
如果業已有類似的功能,或功能組合,則該需求不再需要評審,直接告訴用戶具體的操作方法即可。
五、有多少種方案?
通常實現一個需求的方案都有很多種,產品經理需要列舉所有的解決方案,思考每一個方案可能會涉及到的系統模塊,每一個解決方案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規避方法,方案的實現難易程度等。
通常方案選擇的影響因素很多,通常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時間。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通常選擇相對容易實現的方案,其次是要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
通常一個需求非常緊急時,需要首先實施臨時方案,以快速響應,后續需要考慮最終的方案,此時可能會存在臨時方案與最終方案的兼容性問題。對于臨時方案如何順滑過度至最終方案,也是產品經理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六、方案的配套工作有哪些?需要誰配合?
確定完方案路線后,產品經理下一步需要考慮:除了開發工作,還有哪些配套工作?
例如:總有一些數據需要在需求上線時進行初始化,這些數據需要產品經理牽頭提前收集。
哪些存量數據需要初始化?初始化成怎么樣的?
這是需要產品經理制定詳細的數據初始化策略等,這些工作都是功能上線時必須要做的。
題外話1:如何對需求進行抽象?
筆者現在負責的系統中,存在許多個性化的功能,比如:有些功能,同一角色的用戶,用起來就不一樣的,針對這類功能,需要產品經理有勇氣有魄力去統一起來。
另外有些需求,例如:上交附小需要在8月25日至9月25日免費使用學生管理功能。
這類需求可以進一步進行抽象,可以將學校、時間段、功能點抽象出來,做成可以配置的模式。后續有更多的學校需要申請免費功能時,就可以使用該配置功能進行快速配置了,完全無需開發。當系統越來越多這種配置時,系統就變得越來越靈活。
本文由 @Alfred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其實B端服務的需求整理可以從開始和結束點兩段出發,起點是那些人需要做什么,實際的需求很可能是就做成這樣,這一步就需要產品經理沉淀學習相關行業知識協作相關人員將需求模型抽象出來;跟著的終點是對流程結果的影響,說人話就是做了對公司有什么好處或弊端,其次即為對于人員和所在部門的好處或弊端。
我也是TOB的產品,需求方提出來的需求,大部分都是一線操作員的偷懶需求,而且一上來就是給你說幫我做個什么功能,這個時候一定要刨根問底去問他發生了什么場景,需要這個功能,然后要解決什么問題,只有統籌一下功能與需求,才能給出正確的設計思路,保證系統穩定性以及新功能的上線。
說的很好!
本人ToB的產品,小編寫的內容很贊成,
我總結下來,其實ToB的產品必須要了解客戶的業務(解決方案不著急給出),了解業務才能明白真正的癥結所在;了解業務也才能實現,從需求A擴展發現需求B,最終實現需求的橫向和縱向擴展,以達到給出解決方案的目的;否則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不能同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