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微信開放11個接口意味著什么
昨日,微信開放了11個JS-SDK接口,包括分享、圖像、音頻、微信支付、微信卡包等。很多創業者看到后欣喜若狂,磐石之心看到微信官方公眾號對開放11個接口的介紹后也有一些小興奮。 因為微信這次開放多個接口都應驗了此前我對微信發展方向的判斷,如同一枚導彈投在了熙熙攘攘的產業融合時代,也必然帶來“地震”。在《從叮咚社區倒下談微信O2O之路的未來》中,我談到“微信應該將一系列的能力為其他連接服務的應用、平臺提供服務,讓微信分布在更多的服務類App、網頁的底層,微信應該放棄成為超級平臺的想法,成為無處不在的超級入口。” 在《由眾籌咖啡館談開放、去中心和集權》一文中,我談到“去中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對于互聯網平臺在自己身上插插排的做法不認同,并不是去中心化的方式,必然帶來嚴重的效率、體驗、場景不足等各種問題?!薄拔⑿胚B接一切應該改叫一切可連接,是一種順勢而為。同時,插插排的做法意味著微信是所有合作伙伴的中心,這是合作伙伴不愿看到的。一切可連接,意味著騰訊輸出的是資源、能力,而不是對合作伙伴的控制,也會提升效率,豐富微信使用場景。” 現在微信開放了11個接口,幾乎是將自己的所有能力都開放給合作伙伴,這與我以上2篇文章的觀點都是一致的。那么,微信將11個接口或者說11個能力開放的原因是什么?又會帶來什么?微信下一步將面臨哪些難題? 微信開放11項能力是一種順勢也是一種無奈 1月9日晚上看到微信宣布開放接口后,我發了一個朋友圈“微信這次開放接口是從對內開放變為對外開放,是從真封閉假開放到能力的開放,微信在不斷的糾錯、進步?!?/p>
這句話其實概括了微信開放11項接口的原因所在。2011年1月微信發布至今已經4年時間,這4年是移動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的4年,但是至今微信在商業模式上似乎仍在摸索,我一直都認為是思維局限導致的,當然在這個產業融合的新時代里,必須要摸石頭過河。 此前,微信總是想在公眾號上做出大文章,想將一些能力都開放給公眾號,從而打造一個以微信為超級平臺的生態系統,而這也是騰訊股價從300港幣上漲到640多港幣的重要推動力。 然而經過4年的發展之后,微信發現讓企業通過公眾號為用戶提供服務似乎并非用戶習慣,公眾號難以利用朋友圈的流量,也無法為企業創造更多接觸用戶的場景,也并沒有多少企業利用公眾號獲得了可觀利益,還會帶來微信的臃腫、低效率、差體驗等問題。 所以對內開放的效率、效果并不理想,于是順勢將微信的一系列能力對外開放,讓更多創業者通過用戶熟悉的網頁獲得服務,并可享受微信朋友圈的用戶流量、拍照、語音翻譯、支付等能力,自發的制造一系列使用場景,將微信去中心化后變得無處不在。 對外開放之后,會帶來整個行業的重大改變: 首先,公眾號將不再承擔企業連接服務的排頭兵。公眾號打造成平臺的想法看似并不是最優解決方案,而HTML5頁面將成為另一個擔任服務用戶重任的“武器”,而公眾號只是用戶“沉淀池”,主要承擔與用戶交流、溝通的任務,這也意味著微信不再臃腫,釋放了自己本身的壓力,這有利于繼續保持產品的優秀體驗。 其次,微信支付很有可能被激活,支付寶面臨壓力。騰訊已經放棄了電商、搜索一些商業項目,專注社交平臺,而支付必須要有支付場景才可以做起來,當前的發紅包場景并不足以支撐一個支付工具發展。我曾談過,微信支付最終必須和支付寶一樣獨立出來,分散到各種支付場景中去,現在微信支付能力開放后,任何HTML5頁面都可以調用,這些創業者們會主動的使用微信支付作為交易的支付手段,這對支付寶有必然帶來很大的壓力。 再次,App會大規模死亡,H5頁面會大量出現。在《App已死,服務永生》中,我談到過App已經窮途末路的趨勢,微信這次開放無疑讓App市場雪上加霜,這對于HTML5開發者來說是個賺錢的好機會。此前,百度推“直達號+輕應用”已經革了一次App的命,微信這次算是“補刀”。當然微信此舉也對百度連接服務的嶄新模式一定會帶來沖擊,一個是通過搜索的流量精準制導,一個是通過社交的流量密切分享,孰優孰劣還要繼續看。 有朋友說,微信可能早就有這種對外開放的計劃,只是直到今天技術才成熟,條件才具備。我感覺此言有一定道理,但是此前微信的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自身的公眾號上,可能會帶來思維局限導致眼光局限,最終反應到產品上就是此前4年來的“對內開放”,現在終于對外開放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值得雙手鼓掌。 那么,開放后下一步是否就沒有問題了呢?顯然不是。 首先,產品的安全與體驗。開放的過程中,創業者利用這些接口會面臨一些問題,產品體驗和支付安全是重點,這需要微信投入人力、資源去不斷磨合解決。 其次,朋友圈廣告泛濫的問題。公眾號不再成為重點后,H5頁面會被商家廣泛采用,而這就需要通過分享到朋友圈的方式去推廣,一鍵分享到朋友圈會帶來展示和流量,而這必然造成廣告泛濫,影響體驗,看微信如何權衡和治理。是否能找到更好的方式為H5頁面輸送流量,比如,微信的搜索入口? 再次,只可在微信內瀏覽器才可調用接口,開放的還遠遠不夠。目前,滴滴打車的支付功能已經可以跳轉至微信,因為滴滴是騰訊投資并控股的企業,別的應用和產品只可以在微信瀏覽器打開頁面的時候調用接口能力,這有些局限。我預測,下一步會全面開放,微信必須要去中心化才可能制造更多使用場景,激活支付功能,不僅向H5頁面開放,還會向App開放。 第三,微信仍然是互聯網輕平臺,這會導致控制力太弱。我在《產業轉型風口,互聯網忌輕平臺》中談到,傳統產業轉型需要互聯網公司幫助,互聯網公司不能只做輕平臺,而是要提供專業化服務,涉足產業鏈更多環節,只有這樣才可能成功,而微信卻懼怕自己占據太多環節,這無疑是放棄了控制力,當然這只是我個人觀點而已。 第四,微信在做理想化的事情,或許有點早?;ヂ摼W從2010年3Q大戰之后才顯示出對傳統產業的影響,在2014年才展示出對生活方式的影響,所以一切都才剛剛開始。但是微信卻做了一個非常超前的事情,那就是理想化的認為一切都可以依靠社交的力量、人治的力量去打造一個完美的商業。 現實卻并非如此,淘寶有完善、嚴格的機制去控制假貨,卻仍然難以解決假貨問題。人人都做微商,利用社交力量去顛覆淘寶,那么微商的假貨如何解決?微信說,靠用戶發現,用戶口碑,用戶消化。公眾號有假消息、假文章、抄襲泛濫,微信說,微信是社會,當然容許丑惡,也要靠社會成員自己去監督和舉報。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美國,之所以快速成為全球經濟最強的國家,就在于憲法制度的建立,亞洲第一個學習美國憲法制度的是日本,也快速崛起。通過制度約束人的行為,從而讓人開始有文明的習慣。而我們的國家很多朝代都信奉人治,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在中國幾千年來的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而靠自己“頓悟”成為一種管理方法,也有說“無為而治”,最終造成了當代中國各種問題的出現,也多被歸結為制度問題。所以微信的人治理念是理想化的,是完美主義,是屬于未來的,微信也在試圖推動這種未來文明,這也是微信的偉大之處,但現在我們所處的階段或許距離未來還很遠。 然而我們不能否認微信打造的這種全新的未來文明會帶來更多的創新,因為固有的規則、模式畢竟都屬于過去,無序狀態下可能誕生我們無法預測的奇跡,限制條條框框會阻礙創新的種子發芽,所以微信的確是在創造一種嶄新的文明,誕生一種種嶄新的商業形態,對此我們必須向微信致敬! 作者:磐石之心 文章來源:百度百家微信開放11項能力后會帶來哪些改變?
微信開放后,下一步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