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產品設計的成本核算
東東推薦:如果我們把「做產品」或者叫「做功能」吧,比喻成是打造一把劍。我們也可以同樣的把運營/銷售/推廣這個產品,比喻成要去上陣殺人。但是你必須要擁有一把鋒利的劍,一把像樣的劍,一把劍才能上陣迎敵嗎?
1.
如果我們把「做產品」或者叫「做功能」吧,比喻成是打造一把劍。我們也可以同樣的把運營/銷售/推廣這個產品,比喻成要去上陣殺人。
很顯然,這里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那么,同樣的,問題也來了。
你必須要擁有一把鋒利的劍,一把像樣的劍,一把劍才能上陣迎敵嗎?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產品必須要做好了,我們才能去運營與銷售。在產品沒有做好之前,我只能等待。我都沒有劍啊,你總不能讓我赤膊上陣吧!
這個意識是有待商榷的。把金子賣出金子的價錢,是一般的運營與銷售;把銀子賣出金子的價錢,是相對出色的運營與銷售;把一坨屎賣出金子的價錢,是天才的運營與銷售。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2.
面試一個做策略的產品經理。我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微信拼手氣紅包,分錢的策略是什么,是純隨機的嗎?如果你來設計這個策略,你會怎么做?
對方回答,我覺得不應該是隨機的。我應該考慮如何讓這個「功能」可以玩的起來,我需要同時照顧發紅包的人和搶紅包的人的利益。比如,發的越多的人,可以搶的越多。
我問,在發紅包這個場景里面,發紅包的人一般會是什么樣的人,搶紅包的一般又會是什么樣的人?他們分別是什么心理呢?你的老板應該是發紅包很多的人,相對的,你可能是發紅包很少的人,你的老板會搶很多紅包嗎?
對方回答,可能不會吧。
我問,那你有怎么去實現這個平衡呢?
對方就著這個問題繼續分散了很多,想了更多的策略去彌補我所設想的分支場景。然后,策略疊加策略,很多策略交織在一起了。
然后我說,好,我們現在停一下,回到問題的原點,你重新來設計這個策略,你會設計成純隨機的嗎?
對方怯怯的回答說,會。
你看,這就是我們作為一個「設計者」最愛犯的毛病,我們什么都想去「設計」一下,仿佛不設計就不能顯示我們的本領來。我們始終不愿意去走那條看似最平常的路,我們就這樣被自己設計的設計所設計著,平??偸翘N含著無窮的力量,而我們常常忽略她。
(微信紅包的策略具體是不是隨機的,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我只是從我的思維出發,做的答案,大家沒必要較真)
3.
我們經常受惠與機器,所以我們變的特別依賴與機器,依賴與技術。相應的,我們希望并且試圖把所有東西都技術功能化來完成。于是,我們會提出很多的需求,要做很多的功能。
如果沒有用技術去實現一個功能,我們好像都不能再去推進什么事情了。所以,我經常開玩笑的說,整個互聯網已經快變成了勞動密集型產業了,稍微上規模的互聯網公司,都有超級多的工程師。這些工程師還經常需要加班。
核算成本是一個看似跟產品設計、跟體驗設計、跟技術開發沒什么關系的事情。所以,很多工程師寫了很多代碼,這些代碼很少發揮價值,這是個很悲哀的現象。
4.
我們偏愛鑄劍,但是很少磨劍。同樣的,我們偏愛開發功能,設計功能,但是,很少持續運營功能。
一個產品在推進的過程中,很少去合算成本。反正做功能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有想法了,有方案了,就可以去開發了,再激進一點,需要很快這個功能就可以出來,所見即所得最好。
一個功能做出來了,發現之前想的不太對,不愿意去運營,也不想迭代。那就繼續再去做功能,反正做功能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有想法了,有方案了,就可以去開發了。
產品重要,但是,持續運營要比產品更重要一百倍。不要隨意的滿足一個用戶提出的要求,因為,每一個用戶的要求,都可能會是一個包袱。
本文作者:@幻鳳閣|kent.zhu
不知所謂
壓根沒有說成本核算,忽悠讀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