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設計思維對接到業務思維?

1 評論 13618 瀏覽 111 收藏 11 分鐘

無論做人做事,都不能太主觀,要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在和其他人溝通時,如果能多一個“翻譯”的過程,把同樣的道理用對方容易理解的形式來闡述,效果一定會大不相同。

最近經歷了和業務方的深入合作,又有了新的成長和認識。這里就談談最近的一些收獲。

溝通能力的四個進階:

sjsw1

那么我這里想說的就是從第二個階段到第三個階段的變化。

從自由交流到專業表述

長久以來,我都處于第二個階段: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再聽聽對方(產品經理)的意見,然后盡量換位思考,理解對方的觀點,再從大局適度取舍、妥協。然而當面對普通同事時用這種方法還可以,即使有什么表達不到位、不清楚的地方,通過再三確認對方也能搞明白,畢竟設計思維和業務思維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常用的術語也不太一樣;但是當你需要拿著自己的方案去找老板拍板時,這種方式就不太合適了。面對高級的決策者時,需要更專業、簡練、正式的表達方式,如果能盡量用對方能懂的語言來陳述那就再好不過了。

我想起在以前的公司給各位產品經理做設計分享時,大家的眼神都很迷茫,分享完后大家的思維和意識也沒有任何改變,效果接近于0。于是我不再給產品經理做分享,認為那是對牛彈琴、浪費彼此的時間。但現在我認為更多的是我自己的問題,我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維、喜好來撰寫PPT,沒有考慮對方的思維方式,導致對方難以快速接收信息。如果我能多一個“翻譯”的過程,把同樣的道理用對方容易理解的形式來闡述,那效果一定會大不相同。

設計思維與業務思維的區別

最近經常和產品經理混在一起,有時和他們一起開業務方面的會,發現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思維差異還是挺大的。

設計師更注重體驗問題,關注細節,關注具體的方法和方案:

1.用戶情況、產品需求

2.從使用體驗看產品問題

3.解決問題的思路

4.設計流程

5.設計方法

6.具體怎么做的

7.方案是什么樣的

業務方更關注市場格局,行業情況、數據、業務,關注能落地的結果:

1.市場的情況如何?用戶情況如何?

2.業務狀況如何,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最緊急的事情是什么?

3.需求怎么來的

4.同行業是什么做法?

5.觀點是否有足夠的數據支撐?

7.優先級怎么判斷,標準是什么?

8.是否可執行,執行計劃是什么?

9.結果怎么樣,如何衡量

很明顯,設計師更像個手藝人,而業務方是商人和包工頭的結合。業務方不關心匠人怎么制作工藝品,具體的專業術語是什么,他們更關心工藝品有沒有市場價值、如何把他們生產出來,能不能按時交付等。那么作為一個手藝人,如果把自己制作工藝品的專業過程、技巧描述出來講給商人或包工頭聽,他們當然不會有太多感覺。

那么怎樣用對方感興趣的語言來吸引他的注意,從來表達自己的觀念呢?

sjsw2

設計思維與業務思維的對接

舉個例子,我設計了一個很好的方案,但這個方案執行起來難度有點大,時間也長,那么我需要讓業務方認可這個方案,并大力支持,我應該怎么表述方案呢?

一開始我是這樣組織PPT的:

題目:五招重構xxx體驗

1.為什么要重構體驗?(從UED的專業角度來看目前的體驗有哪些問題,并總體闡述改進計劃)

2.第一招:探聽虛實(用戶問題診斷)

3.第二招:將心比心(從用戶角度提煉核心任務)

4.第三招:北冥神功(通過核心任務尋找設計靈感,并把設計靈感落地為概念草圖)

5.第四招:乾坤大挪移(重新梳理框架,依據新的框架完善概念草圖)

6.第五招:無招勝有招(完善框架、界面,使之成為一個可交付技術的完整方案)

這些信息如果是拿去給設計師講,那完全沒有問題,因為里面都是關于設計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但如果是寫給業務方的,那就有些不合適了。這里的設計依據更多的來源于經驗及專業的方法,完全是設計師的“獨角戲”,這很難打動業務方,也很難引起共鳴。就好像工匠師把自己制作工藝品的思考過程講給商人聽,商人多半不會感興趣;如果醫生把自己關于某疾病的分析、思考、專業沉淀講給病人聽,病人也會聽得一頭霧水而失去耐心。

還好我之前搜集了很多產品經理或運營寫的PPT,學習他們的思路,感覺他們的視野確實更高瞻遠矚一些,論點有充足的依據,重視數字,重視可執行性和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到自己學到了很多。所以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試圖用對方的思維來解釋自己想表達的方案,最后就成了這樣:

題目:xxx項目易用性改進方案

1.分析導致問題的關鍵所在(結合產品設計時按技術、功能劃分模塊的思路,提出問題和風險,并提出從用戶角度重新劃分模塊的概念。重新劃分后分為兩大部分x1和x2,x1的問題最嚴重,也是被忽略最多的)

2.分析模塊x1問題現狀(總體發現127條問題,問題分布在哪些方面,其中屬于x1層的有多少,x1層的問題可提煉成四大問題,舉例說明這些問題有多嚴重)

3.如何改進x1層問題(從用戶體驗角度說明針對x1層的四大問題,如何破解)

4.客戶在x1層的使用場景及任務

5.demo展示

6.分階段實施計劃

這兩個PPT核心要表達的內容基本一致,但后者感覺更專業、更職業,也更容易影響產品經理,這是為什么呢?我認為這幾點比較重要:

不要純粹研究體驗,要和產品當前的問題結合起來

要提供有說服力的讓業務方信服的依據,最好有數據支撐

設計方法不是重點,如果一定要講,確保讓非專業人士也能聽懂

不要光提供方案,還要說明結合目前產品狀況及資源,是否具有可行性

要提供具體的執行計劃

重新組織后的PPT在產品經理眼中仍然是充滿“設計味”的,認為表現出了專業的設計思維和方法,大多數人表示非常認同,這在我以往的設計經歷中是從未發生過的。可以想象,如果我拿著修改前的PPT給大家講,會是什么效果。我腦中突然浮現出了一名技術人員在臺上滔滔不絕的講他如何寫代碼,我則昏昏欲睡的情景。

可見溝通思維及方式有多么的重要。同樣的內容,只是換了另一種思維去表述,就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當然這只是一個中間狀態,隨著我對業務的逐漸理解、滲透,后面還需要改變更多溝通方式。比如第二個PPT中依然沒有考慮到目前最重要的業務問題,設計優先級的判斷依據比較主觀化,完全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考慮。

也許有一天,別人不再把我當成個設計師,也不再認為我的理念有多專業、多么方法論,而是認為這就是他們馬上要做的事情,這就是他們馬上要用的設計方案,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當然我并不會為了妥協短期或長期的業務目標而犧牲設計水準,而是通過良好的溝通方法把同樣高質量的設計方案更好的推進下去。同時我也會和業務方的同學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使命和目標,適當調整設計節奏,充分考慮設計的階段性計劃,讓設計能更好的服務于產品和業務。

如能完美的做到這一點,我想我的溝通能力也就成功提升到第四個階段了。

#專欄作家#

劉津,個人博客:blog.sina.com.cn/legen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暢銷書《破繭成蝶——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成長之路》作者,阿里巴巴交互設計專家。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字藝術系,先后就職于網易、阿里巴巴,積累了豐富的互聯網設計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看完文章覺得很贊要保存起來,順道看了下作者,原來就是破繭成蝶的作者!!難怪!我雖然不是設計專業,現在從事的也是運營的工作,但是這本書給我很多很多的啟發,一些工作的思路也是通用的,這本書絕對是互聯網從業者不可多得的比看書之一!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