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重構,一場革命

5 評論 11134 瀏覽 53 收藏 7 分鐘

產品重構的時候,你需要想清楚哪些事情?

工作了一段時間,作為產品運營參與了3個產品:從0-1的孵化的產品,一直在原來產品基礎上優化、修修補補的產品,還有一個是大改版的產品,基本可以理解為產品重構了。

從確定重構的思路到中間遭遇質疑、再到迭代優化,有壓力,但也讓我成長最快、最有成就感。產品重構的難度和復雜程度,個人覺得遠遠超過做一個新產品或者原有框架上優化老產品。

產品重構前后需要想清楚哪些事呢?

為什么要重構?

1. 市場變化了

因為技術革新或者其他原有導致原有滿足用戶需求的方式不合理,從而被淘汰了,比如膠卷相機到數碼相機時代。

2. 用戶和需求變化了

(1)用戶變化

可以是產品涌進大量的和原有用戶屬性不一樣的用戶,面向的主流用戶不一樣了,也可以是原有用戶隨著自然年齡增長而變化。

(2)需求變化

用戶雖然對產品還有過去的那個需求,但經過市場或者環境的教育,已經有新的需求。比如:大學時代喜歡嚴肅的教育網站,這些用戶離開校園進入職場后,沒有大塊的時間來做嚴肅知識的學習,而且面對冷冰冰的電腦學習實在太挑戰人性了,于是各種碎片化輕量級的知識付費產品就出來了。

3. 產品主要目標變化了

可能是原有的產品效果不明顯、甚至老用戶流失嚴重;也可能是產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不同的目標,比如:從單純的追求用戶體驗到開始考慮營收為主要目標,而原有的產品設計又無法實現目標,所有必然伴隨重構。

總之就是各種歷史和現實原因,導致產品必須革命才能活下去。

而革命,向來都是新老交織,哪里可能順風順水呢?

了解歷史和用戶

既然是革命,怎么可以不知道歷史呢?而不了解用戶,更無從設計新產品。

1. 了解產品歷史

產品過去的數據、版本規劃方向思路、過去的文檔等等,都得仔細扒一遍,知道產品是迭代到今天的思路、過去的嘗試中哪些成功了、哪些失敗了。

2. 了解用戶特征

這個就不說多說了,沒有用戶,何來產品。所以需要了解你的用戶,越詳細越好。畫出用戶的輪廓,了解的用戶的基本信息,用戶喜歡什么?用戶對什么不反感什么?用戶核心關注是什么?用戶的需求是什么?

只有了解我們的用戶,才能做出用戶喜歡的產品。

怎樣了解用戶,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用戶畫像

在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用戶畫像數據,將自己業務的用戶畫像和大盤數據對比,自己業務和大盤相比,哪些數據表現更為突出,基于此提供什么產品和運營用戶可能更喜歡?

(2)產品數據

每個業務都有自己的數據沉淀,如:運營數據、用戶行為數據甚至廣告數據等。

根據這些數據,大概可以判斷出用戶對產品的主要需求、用戶的喜好,再結合生活經驗,思考每個數據和功能背后的場景;根據漏斗數據,你也可以判斷出現有的產品設計還有哪些不足之處,有改進空間。

這個很重要,能發現重要問題,甚至能給后面產品產品改版提供很多思路。

(3)用戶調研

科學有效的調研,和用戶真正接觸,了解用戶的喜好,定性和定量地了解用戶使用產品中遇到的問題、了解用戶的需求,判斷出用戶的需求真偽,甚至可以驗證產品數據環節的假設。

了解市場、明確定位

1. 明確重構目標

搞清楚重構后的產品的核心目標是什么??梢哉f是北極星指標,所有的行為圍繞著這個目標。

2. 競品分析

研究目前市場上的競品,哪些可以為我所用、哪些可能有機會、哪些是坑、我們該怎么合理利用自己的優劣勢。

3. 重構后的定位

結合目標和競品分析,確定新的定位,和實現目標的主要方式。比如:如果是營收為目標,是賺廣告主的錢?賺用戶的錢?怎么賺?

這些都可以拆解為公式,一個個量化。

模塊式思考、產品重構

(1)模塊式思考

對原有的產品進行模塊式解構,哪些模塊是滿足用戶基礎需求不可缺少、哪些模塊存在明顯問題,去粗取精。

(2)產品重構

圍繞新的場景和用戶需求,需要引入哪些新的功能模塊?新模塊和舊模塊怎么排列組合?

時刻觀察用戶反饋

就像前面所說,重構是一場革命??赡苊鎸τ脩舻馁|疑,所以需要時刻關注用戶反饋、關注產品數據,盡量讓革命溫和一些、讓用戶習慣一些。

其實上線后,才是真正開始。

也許你會遭遇很多問題,比如:來自用戶的質疑。這時候就需要考慮產品當前階段的目標了,如果用戶非常不滿意,他的質疑是否合理、質疑的背后用戶究竟要的是什么、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平衡多方利益。

 

本文由 @ 花生海語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謝,目前正常產品重構中,熬了好幾天沒找到切入點和節奏,看了這篇文章完全清晰了 ?

    來自湖北 回復
  2. 思路清晰

    回復
  3. 好文章,學習了

    回復
  4. 本文內容比較淺顯,產品更新有兩種方式,一是改良設計,二是創新設計;
    其實關于用戶畫像,目前都是單一場景的截面式畫像,猶如X光片或者CT成像,是包含很多不明確的信息的;
    準確的用戶畫像必須是動態畫像;

    下面引用我以前的關于場景于需求的論述:
    其實問題在于按場景找需求的方法上面,因為場景是可大可小,大場景里面可以分成小場景,再細分場景,按前述方法于是需求就會大小混合在一起,無法厘清脈絡。
    要清晰的厘清需求,我的方法論是從行為流程找需求,把需求點鏈成需求線,然后再明確是解決一個需求點還是一段需求線還是整條需求線(目前BAT和美團似乎也只是解決到某一段需求而已)。
    我把流程分為行為流程和心理流程兩類。
    流程是指貫穿許多場景的行為主線,這些場景之間是由行為邏輯關系的,找出這些行為的邏輯關系,也就找出來紛繁復雜的場景中有邏輯關系的場景,然后再發現其需求。
    舉個栗子:
    假設這只是假設:一位白骨精起床會做的事有化妝、晨練,然后早餐,自己煮牛奶、烤面包、煎蛋,吃完早餐洗餐具、喂寵物,再挑衣服、鞋子、選包包著裝完畢出門,自己到車庫開車或者打車到公司……到晚上開車或者打車到家,換衣服卸妝洗澡,逗寵物,上床聽音樂看書……一個人的一天會涉及非常多的場景,如果通過場景你怎么來定義她的需求?是不是有點無從著手。
    那么用行為流程找需求線的方法就可以清晰的理出其需求來。
    首要理出行為流程線,可以按你能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去找,比如你是提供美膚產品的,那么不要被數量繁多的場景所迷惑,你只要找到她一天的美膚行為流程,早晨起床化妝、路上交通工具上防塵防曬防干、工作時間補水保濕、下班路上及社交健身補妝、睡前保養;根據這一條美膚行為流程,再來找尋其需求,是不是很清晰?
    更重要的是,同時可以找出別的行為流程,找出對應的行為需求線,比如一天的飲食行為需求線,健康行為需求線,穿著行為需求線,以及心理行為需求線比如戀愛行為需求線、甚至曖昧行為需求線等等等。
    比特時代的老農夫原創發表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轉載請注明出處,20180825

    來自浙江 回復
    1. 謝謝,學到了

      來自安徽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