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第四步:新項目之十大輸出產物
通過前面三篇文章講了從市場需求到功能的過程,接下來講講如何把功能落地。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對自己加的幾個產品群做了簡單的調研,以下是部分調研截屏:
我匯總了一下圖中調研輸出產物,大概有以下幾種:
- 需求文檔
- 原型圖
- 操作手冊
- 流程圖
- PPT
各位PM也可以嘗試列一下自己工作中輸出物,看看有那些。接下里進入文章正題,話不多說上圖:
- 準備開發階段:產品還未開始開發,處于剛定完需求階段,這個時候產品經理事情比較多,需要輸出大量文檔。
- 開發完成階段:產品開發完成,進入測試階段,產品同樣需要輸出相關產物。
前后端產物的差別
接下來我們分別來看看前后端分別的產物差別:
前端產物
通用產物
通用產物:這種產物,是前后端都需要用到的,不好定義具體屬于哪一類。
后端產物
看了上面列出來的輸出產物,會感慨產品經理怎么會有這么多的輸出產物。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的去講解,每一個產物的作用。
項目過程性文檔
需求列表
這個產物在上一票文章需求分析的時候已經全面講解過了,只是這篇文章專門講輸出產物,所以再提了一下。
這個地方提幾個建議:
- 需求的描述一定要準確;
- 原型圖與需求列表必須能對應的上;
- 任何需求的變更,需求列表也需要同步的變更;
- 前后端的需求相關連的注意說明。
受眾對象:領導、研發leader、開發人員。
原型圖
這個是基本上很多執行崗產品人都會輸出的產物,這個也沒有什么可說的,只是針對這個原型圖有幾點建議:
- 制作速度要快,因為原型圖只是把需求變成界面功能的demo展示,演示過程中肯定會有按鈕位置擺放的不滿意、頁面布局的不滿意,各種需要修改的地方,所以制作的速度快了,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修改,這樣才不會耽誤項目的進度。
- 原型圖不要上色,上了色會對設計師進行高保真設計產生影響。
- 不必過度的設計原型圖的動效,最多就做到頁面邏輯的跳轉關系。
- 布局結果的清晰,設計師能清晰的明白看懂你的圖。
受眾對象:測試、設計師、前端開發。
需求文檔
這個是基本上很多產品人都會輸出的產物,但是名稱都是這個名稱,但是內容的格式,千奇百怪;可以說是一個公司一種格式。但是這個也沒有一個標準的格式,網上一搜一大堆什么需求文檔(PRD)模板。
針對需求文檔有個建議:
需求文檔只有合適的,沒有標準的。不用太去在意這個文檔的模板,用BAT的需求文檔,也不一定適合你們公司的產品流程。
要明白這個文檔,只是產品開發的一個過程文檔,它的作用是描述清楚功能的細節說明,和注意事項。只要文檔,開發和測試人員看起來清晰明了,能輕松的看懂產品經理需要表達什么,這才是最重要的。
受眾對象:測試人員、開發人員。
功能結構圖
功能結構圖就是按照功能的從屬關系畫成的圖表,圖中的每一個框都稱為一個功能模塊。功能模塊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的大一點或小一點,對其中每項功能還可以繼續分解為第三層、第四層……甚至更多的功能。
實際操作中注意事項:
- 前后端分開列結構圖
- 有些細節的備注
- 模塊層級關系清晰
受眾對象:領導。
push模板-前端
這個主要用于給用戶端推送一些固定的軟件內推送,比如:電商某某的優惠劵到期了,發貨提醒等等!
提醒事項:
- 注意抒寫的格式、標題。
- 注意哪些是取動態數據的,抒寫清楚,比如:下面的我舉例的備注。
- 如果類型有多重,需要分別說明。
圖為我自己隨便制作的一個push模板,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模板,需要根據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輸出站內信模板格式。
受眾對象:開發人員。
數據導出模板-后臺
這個文檔的作用是規范后端的資料下載格式規范,需要從后端下載出那些字段、字段格式、下載文件名稱等等。
提醒事項:
- 注意抒寫的格式,建議使用excel表格,因為使用word格式的不好管理,迭代記錄。
- 注意一些字段的名稱歧義,例如:時間,很多后臺都會記錄多個時間,比如訂單創建時間、訂單支付時間、訂單支付完成時間等等,需要明確的指出是導出的是哪個時間。
這是數據導出模板的是我自己做的一個,內容的話由于與公司敏感信息相關,所以打碼。注意一下,如果模板還有其他的說明,可以在“文件名稱”后增加一欄:備注。
受眾對象:后臺開發人員。
權限文檔-后臺
做過后臺的都知道,一般后臺都會分角色登錄,不同的角色權限不一樣,能在后臺進行的操作也不一樣,輸出的這份文檔主要是制定出各個角色對應的功能權限、數據權限。
注意事項:
- 確定平臺基本角色:超級管理員、管理員、運營部、產品部等等;
- 支持自定義角色;
- 特殊權限需要在旁邊加上備注,不能下放。
受眾對象:后臺開發人員。
通用產物-校驗規則
這個文檔作用是整個產品(前后端)信息錄入過程中填寫不規范提示性文案的統一規則,在錄入信息的過程中常見的一些例子(部分):
- 輸入框默認顯示什么?
- 輸入錯誤:提示什么?
- 不輸入:提示什么?
- 密碼錯誤提示什么?
- ……
針對這個輸入信息校驗,簡單分享一下,校驗分為前端校驗與后端校驗;前后端校驗的邏輯是不同的,這點有部分產品人員容易忽視。
下面我用最常見的登錄頁面來簡單說明一下:
這下應該很容易前后端的校驗了。
受眾對象:前后端開發人員。
通用產物-短信模板
在特定的一些業務場景發送相同的短信通知用戶,但是有個前提是,必須錄入了手機號才能發送,它和push的區別就在于,站內信是只要下載這款產品就能發送push信息通知,而發送短信必須是有手機號。
方法:
- 梳理業務流程,梳理出哪些場景是需要發送短信的節點;
- 梳理短信文案時;注意短信的內容的主次,核心表達的內容是什么,輔助信息是什么等等;
- 并整理出文檔;word/ excel格式都可以。
受眾對象:后臺開發人員。
培訓文檔
操作手冊/功能指引(B端產品)
操作手冊是詳細描述產品的功能、用戶操作流程,使用戶了解到如何使用該軟件。這點就不多講了,就清楚產品是怎么使用是講的,一些注意事項,這個不知道怎么寫的,找百度。
受眾對象:用戶。
培訓PPT
產品上線,需要對公司內部的其他部門人員進行產品培訓,一般參與培訓的部門指:運營部、市場部、客服部等等。
哪些這個PPT應該怎么去做了(站在目標人群的角度去制作):
- 運營部:知道產品如何操作,業務流程應該怎么操作;
- 市場部:需要做的產品的一些主要賣點;
- 客服部:需要做的產品如何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項,等等;
這樣應該知道內部培訓PPT怎么做了。
受眾對象:內部運營部、市場部、客服部等。
結尾
產物輸出只是項目開發中的一部分,如何讓項目如期保質保量落地,請期待下一篇:項目跟進去的白與黑。
相關閱讀
本文由 @微丶笑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受益匪淺,期待下一篇
剛剛發布了第五篇 項目管理的黑與白
非常感謝,看了您的幾篇文章,受益匪淺
有幫助才是最大的動力
竟然和作者是同事,榮幸之至
?? 真的嗎?
請教一下,如果產品已經上線使用,提出的原有功能優化需求,這類需求應該如何整理?
你看上一篇
操作手冊一般是哪類產品會寫?
B端
微信號:weixin-lianggao1993
個人微信:weixin-lianggao1993
很棒!學習了
很規范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