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到∞,致我們正在走向失控的微信社交圈
熱衷于加群,加好友;混跡在大大小小的圈子,分享,交流,干貨。將微信作為知識的講堂、人脈的金礦、營銷推廣的市場,收割名利。僅以此文獻給有上述經歷的伙伴,致我們可能走向失控的微信社交圈。
通訊錄1400+,群聊20+,每天接近一千條消息,新聞輪播一樣的朋友圈,依舊不斷增加的“新好友”,是怎樣一種體驗?
從“交友”到“加友”
關系鏈的膨脹,是失控的源頭。從兩位數到近似四位數的關系鏈膨脹,樓主的微信用了3年,而QQ卻走了10年。樓主是個熱愛社交,樂于結識有共同話題的小伙伴。但是為什么同樣的情況,在兩個不同的平臺由大相徑庭的表象呢?
被濫用的熟人社交
環境條件
貼上“熟人社交”標簽的微信,為整個平臺的大小社交關系鏈作信任背書。
人文條件
借著線上線下大大小小的“峰會、大會、沙龍”,各式各樣的IT人集聚在一起,思維碰撞,人脈搭建。骨子里“抱團成長、人脈就是錢脈”作祟,互加微信好友成為必備的環節,隨之而來是大量的“各種群”。
樓主案例:
2013.3,還是大三菜鳥(現在是老菜鳥)的樓主,懷著對互聯網的無比熱愛,付費200RMB,參加了一個名叫GWEA組織(沒錯,就是這個坑比)舉辦的XX微信電商3唔2大會,大概就是圍繞微信和移動端如何做“顛覆式的電商”,內容一句“呵呵”帶過。重點是會間,不知道哪位同志提議咱們今天歡聚一堂的各位商界人士可以用微信雷達互加好友,擴展人脈,資源整合。
今天看來,這真是莫大的笑話。但是當時樓主就天真地信了。一下就加了幾位“大佬”,為了進一步積累人脈,還拉了那幾個“大佬”建了個群,隨后一發不可收拾,一下就百人了。因為是“群主”,被誤以為也是某“大咖”,自然也受到眾多的好友申請。從此,樓主的微信關系鏈正式走向非熟人。
后來有了自己的“社群”,也參加了更多各種主題的沙龍、大會,線上線下的分享,加之于在簡書和公眾號的個人信息,三年光景,從不到百人,激增到1400+。其中大部分是樓主出于對各位IT界的大神、前輩的仰慕和求知欲而加,余下的則是平時的活躍討論吸引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主動相識。
通訊錄≠人脈
剛加完的時候,還會寒酸幾句。熱度一過,這些“好友”就成了“僵尸友”。除非再有利益來往,鮮有互動。再者,沒有太深入的社交基礎,僅憑一次活動相,也實在難以走心,背景跨度越大,越是如此。
似乎有那么一種錯誤的“認識”:微信上這樣簡單互加“好友”和簡單寒酸幾句,就能完一次人脈的積累。
移動化的互聯網生活,將我們的生活徹底碎片化。越發低門檻的社交,導致社交關系鏈的失控。
社會學上的“鄧巴數字”告訴我們:人類的心智水平能穩定控制的社交網絡范圍約是“150人”。而能維持可稱為“親密”的關系則只有15人。照此看來,我們通訊錄里面絕大部分的“好友”都是“偽好友”,或者稱為“網友”,一種帶著貶義感情色彩的詞語,盡管可能大家心里不愿意承認,但的確,這和我們在聊天室時代、QQ上認識網友本質無異。
而這種“無誠意”的社交降低了我們對社交的尊重態度和禮儀之心:
低成本的關系降低社交體驗
無驗證消息,隨意加人,不知道你是誰
加人之后不主動打招呼,聊天成尷尬
消耗信任,加完好友就潛水,到了需要發小廣告,拉投票等的時候又開始騷擾你
利益為先,難以走心
那些打著“結識人脈”為旗號進行社交的人,鮮有是因為某些共同的興趣愛好或價值觀而走到一塊。
“你好,我是XX公司XX業務方面的XXX,歡迎咨詢和討論XXXX話題,或是對于本司產品有體驗問題歡迎反饋……”
無論是明顯的利益目的,還是打著人脈積累的口號,這些關系鏈都沒有太多感情色彩。為了擴大自在職場、商場上的圈子而盲目加好友。這種互動性差的關系鏈,對我們來說只是一種虛假的繁榮,往往來得快,冷得也快。
從“聊天”變成“刷屏”
通訊錄膨脹了,往往伴隨著群組數目的增加。出于對職場關系、技能、興趣愛好等圈子的擴張,我們會熱衷加入大大小小的“交流群”。我們有的為了了解和學習行業動態和干貨,有的為了尋找工作伙伴或是合作機會……
大多起先會有一個明確的topic,人數也不多,關系強度最高,此時互動性最高。有明確的“社交契約”,即大家自覺遵守約定成的規范,例如只談干貨,不發廣告,不灌水。
而后因為許許多多的原因,圈子開始膨脹。得益于微信群的“創新性設計”:
微信群的進入/退出規則有別于市面絕大多數競品。無申請,邀請制,全員加入,弱化群主管理權限等理念,這里不一一展開。每個稍有點價值的群,都會經歷一段爆發式增長,增長的幅度和時長和群里的管理嚴格度正相關。群擴張的背后,是大量素質參差不齊的人員進入。
很難說群的平均素質是否會一定被拉低。但“社交契約”被打破那是鐵板釘釘的事情。這些后來者,因為缺少那份早期成員擁有的“契約心理”,把這些一個又一個的群當成人脈發展的大雜燴,進行肆意妄為的榨干。
- 和主題跑偏的“無意義”言論
- 隨意分發的鏈接
- 不積極分享和討論與主題相關的內容
最后一個個圈子開始崩壞,消息量與日俱增的同時是泥沙俱下的惡果。我舍不得退出,很多人也舍不得,仍有它們不斷刷新微信的內存,吞噬流量?;ňθシ戳奶煊涗洠洛e過一些“大神的干貨”,而事實上我們經常吃的是“水軍”的“水貨”
截圖是某產品經理群聊天內容,當然很不巧是樓主在擼這篇文章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和諧的關鍵字,哈哈,無傷大雅,關注紅圈的數字即可。
貪是人的原罪之一,爆炸的信息令我們更加貪得無厭,各種群加的越多越好,大神認識越多越好,干貨看得越多越好,最終在信息漩渦中淪陷。
隨著群的膨脹,導致社交圈的“蒸發式降溫”:每一個社交的組織,從一開始大家加入「很熱鬧」,過一陣子,人數多了、時間久了、討論久了,就會發現,「熱度」突然「降溫」了–觀點來自Mr.6前輩。
于是乎,形成下圖這樣一個loop。新的圈子因為高熱度開始吸引外圍的用戶,隨著圈子的膨脹,圈子內流通的信息價值(圓圈的顏色)逐漸變低(視乎圈子管理人員的運營情況),原本圈子的精英成員(熱愛分享,社交活躍度高)逃離舊圈子,重新組建新的圈子。
可以清楚意識到,圈子變大,并不意味著內部信息流的價值提高。
信息流價值=單條信息價值×信息量
社交圈變大,背景噪音也隨之變大,社交契約難以短時間內同等程度地滲透到新進來的成員中。這時候往往深度依靠圈子管理層的人工干預。表現在兩個方面:提供自身的內容貢獻和干預背離規范的成員行為。
這一點幾乎和社區類產品的運營之道類似,看看簡書上的簡叔和知乎。
失控的信息,失控的群組,我們不斷地加入本著學習和交流的心態卻被迫接受大量無意義的信息,消耗寶貴的時間,然后似乎收獲也不大。
被玩壞的朋友圈
1400+好友的朋友圈,是什么體驗?
答曰:新聞聯播。各地大大小小的動態不斷涌現。占據數屏,原本親密的朋友動態,卻鮮有看見。于是要逐個屏蔽。
原本無拘無束的票圈,因為大量半生熟的人進來,隨便寫個狀態都要畏首畏腳,因為你不知道那些“偽好友”會以什么眼光來評價你。對學校的吐槽,怕被老師看見;出去嘿皮的動態又擔心被爸媽誤以為整天游手好閑;為了跟上步伐,IT圈各大新聞出了,轉發一條,好顯得自己也是圈內人。
直到有一天,實在覺得朋友圈不在屬于我了,只好將各位好友打上標簽,分組不可見。而事實上,我覺得這個設計是一個非常好卻又悲哀的設計,意味著有一天你不再完全把控自己的社交自留地。
微信10000小時背后是誰的貪嗔癡
如果你和樓主一樣有以上的煩惱,那罪魁禍首是誰?我們的貪欲。
有沒有反思過我們是否過多地攫取。的確微信有連接一切的理念,但是我們的精力卻是有限。將時間沉迷在這略顯虛無的社交中,冷漠了那些原本最需關心和對待的人和事。太過依賴微信,想從這中榨出自己的欲望,為產品推廣、在職場混人脈、為商品找賣家,找投資/找項目,指點江山,學習所謂的干貨……
有個理論叫作“10000小時法則”,原意大概是學習某一樣技能,至少花10000小時訓練才能精通。但是,對于微信,使用了10000小時,能否讓我們更擅長社交呢,又多了幾個交心的朋友?是否在某些方面更有長進?是否積累到有用的人脈呢?
答案見仁見智。
善用微信
使用微信至今,總結一些不算方法的方法吧?
積極使用標簽劃分好友:朋友圈動態已經可以選擇標簽分類可見/不可見,極大地增加朋友圈的靈活性和私密性,以后再也不怕亂說話了。說不準以后的群發功能還可以支持分組群發,所以這一點還是要做好的。
可以編輯好一條新好友的招呼,例如:您好,我是Aaron毛,IT人,自媒體公眾號【關我毛事】作者,多多指教。然后選擇收藏,必要時還可以加個標簽“招呼”。以后一有新好友添加,直接從聊天功能菜單中選擇收藏,彈出相應的信息,既把自己的禮儀做足了,也減去了重復的打字時間。
進群先改備注(針對那種行業交流群),這是對自己的尊重和對大家的尊重。分清楚場合,再小的群組也是一個圈子。
最近看到朋友的文章以及聽到有朋友因為好友過多和開了多個微信號來分類管理,有感而發。以上是一家之言,僅僅代表樓主所見所感。微信依舊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善用者可以control,不善用者反被control。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歷,不妨從想想,怎樣使用微信,才會更加得心應手呢?而我選擇了敬而…
?#專欄作家#
Aaron毛,微信公眾號:關我毛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90后工科男,信奉“在你身邊,為你設計”。電商產品汪,關注移動電商和社交領域。主業是熱愛探索各類產品設計之道,副業是積極尋找產品安慰師的愛撫。業余探索微信社群的力量,運營了一個存活1年以上的互聯網垂直社群,歡迎同行交(si)流(bi)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好文,看完了我在想,如果在這個時機能出現一款主打親密社交的app,通過限定好友人數,提高加好友門檻的方式,將軟件的社交圈圈定在一個非常干凈純粹的范圍內,減少信息噪聲,并且強化小圈子概念,會不會異軍突起?
想法很好,但是,對人們的人際管理成本會很高。需求是否是剛需也需要論證。模式未必是朋友圈模式。朋友圈之所以復雜了,是因為微信寄于它通用廣泛的社交功能,但很明顯,朋友圈模式或現有朋友圈形式滿足不了用戶的熟人社交需求。個人觀點。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