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的產品成為用戶心中的“新錨”
今天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新詞“幼鵝效應”它是由自然科學家康拉德·洛倫茨發現的,是說剛出殼的幼餓會深深依賴它們第一眼看到的生物,并緊跟著他直到長大。這個概念其實很好理解,甚至我們人類也有類似的情感依賴。但在《怪誕行為學》中,作者就將這個概念引入到了行為經濟學領域中。比如,我們遇到一個產品,第一眼看到的價格在行為經濟學中被稱為“錨”,它會對我們接下來的購買(使用)行為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作者做了一個有意思的實驗:他給出了一張表格,上面有無線軌跡球、無線鍵盤、設計書等6件物品,首先讓他的學生將自己社會保險號的末兩位數字寫在表格的頂部,然后把這個數字寫在每個物品的旁邊,寫成價格的形式,并逐項寫明是否愿意以此價格購買這件物品,最后再上自己愿意出多少錢買。最終的實驗結果很有意思。
圖片來自《怪誕行為學》第25頁
學生的出價與自己的社保保險號末兩位數字形成了很強的關聯性,末兩位數字大的學生明顯出價更高。因為這兩個數字就是學生在“購物”行為產生前為自己設定的價格“錨”。我們一開始衡量一個物品的價格時,往往是任意的,但一旦這個價格在腦海里形成了確認,就會影響我們對這個物品甚至與此相關的物品的購買行為。想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這樣。
那這些最初的決定是如何轉化為長期的習慣的呢?“羊群效應”想必大家都知道,就像在路上看到一個人駐足觀望天空,我們也會下意識地停下里抬頭看一看,甚至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跟我們一起加入這個“羊群”。書中說到長期習慣的養成就好像是“自我羊群效應”。有了第一次行為的產生,才有可能去形成習慣。
做產品亦是如此,首先要想好如何讓用戶產生第一次使用它的想法,進而用自己的獨特魅力逐漸建立用戶心中的“錨”,久而久之,習慣養成了,不僅用戶留存量提高了,口口相傳,口碑也就建立了。
比如我現在正在體驗的格瓦拉@電影。之前用過很多電影購票APP,比如QQ電影票、豆瓣電影、貓眼電影,但所有的體驗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貓眼因為出自美團,強打團購特色,購票更便宜,而且UI設計風格也很清新,就一直沿用至今(QQ電影票已經被我卸掉了)。所以關注到格瓦拉@電影是在逛App Store(每天去看看成了我的習慣)時,發現它登上了“最新APP推薦”榜單,于是果斷下載下來體驗一把。利用App Store等各種渠道的宣傳,就是拉動用戶首次使用的方式之一。接下來就是建立用戶心中的“新錨”來推翻“舊錨”,或者說是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
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首先就是要滿足用戶的需求。而根據kano模型,用戶需求被分成三類: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以及興奮型需求。剛打開格瓦拉就讓我為之興奮了一下。
經??碅pp Store的推薦,會發現,這些APP有些共同的特點,比如視覺體驗都非常好。這可能是與喬幫主一直以來對用戶體驗的完美追求有相當大的關系(個人揣測啦)。打開格瓦拉,再次印證了這個特點,UI設計的第一感覺非常震撼。也許跟它在這個版本的宣傳語中寫的一樣“這是格瓦拉史上最大的一次變革”,完全顛覆了之前的UI設計。
整個APP體驗下來,購票的基本需求做的中規中矩,但“在線選座”這個期望需求確實超出了我的期望,因為它有一個“黃金座位”的功能,當你選擇觀影人數后,它會為你自動選擇目前空余座位中最佳的觀影位置。這個解決了我之前在線選座是困擾已久的問題——選哪個座位比較好呢?這一點在其他同類在線選座APP中取得了先機。
記得格瓦拉的創始人劉勇在分析與美團貓眼電影的競爭時曾說:當把關懷用戶做到極致,低價的吸引力就會逐漸退到次要位置,全程的“格瓦拉”式服務會形成長期的用戶黏性。因為眾所周知,貓眼的母體是美團,而其主要目標用戶又是放在三、四線城市,所以主打團購、低價。在價格上,格瓦拉看似稍遜一籌,但正如劉勇所說,他們的目標用戶是真正對電影感興趣的“高頻度電影觀眾”,所以有了開影前提醒、影院路徑規劃、推送最新影評甚至是制作個性化電影票等“格瓦拉”式服務。當然,這些貼心服務要在長久使用之后才能慢慢被體會到(至少現在我還是覺得便宜的票價更好),因為本身培養用戶習慣就是個很復雜很長久的問題。
從格瓦拉的簡單體驗分析可以看出,每個產品都是這樣的:從吸引到培養(建錨),再到維護。所以,如何建立自己產品在用戶心目中的“錨”,是值得產品經理們好好思考的。
本文為作者@深藍色的魚 投稿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并附帶本文鏈接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