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良好的信息架構
首先作為一個網站來說,其最重要的元素有三:用戶、內容、網站管理者(官方)
梳理互聯網使之群分,前提就是要縮短這三個元素的距離,即考慮以下六個關系:
用戶與用戶、用戶與內容、用戶與管理員、內容與內容、內容與管理員、管理員之間
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用戶與用戶)
《荀子?勸學》有這樣的話:“物類之起,必有所始?!菽井犐?,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p>
人的一生都在潛意識的尋找自己的圈子,少年伙伴、同學、親戚、老鄉、同事、同行、車友、校友、驢友、色友等等等。這些圈子無不遵循《荀子?勸學》所說的,而作為伸手不見五指的互聯網,網站應該如何幫助用戶找到屬于他的圈子?如何讓用戶找到與他志同道合之人?
1、網站的定位決定了其受眾群體的定位。
網站自身的定位和用戶群體的定位,以什么內容為主的網站,就決定了網站用戶是哪類人,
這類人因為來到這個網站發現了有更多同仁。比如 donews、寶寶樹、17173、榕樹下、UCDchina。
2、“用心填寫資料,有助于全新地認識自己!也有利于別人更好地了解您!”
上面這句話是 51.com的,沒什么特別。漆黑的互聯網,人需要一張名片,不為別的,只是當作火把一樣照亮自己的臉,讓其他的臉看到。
3、像 gmail一樣的邀請文化。
人邀請人,鬼邀請鬼,邀請個人妖親親嘴!
4、積極的向用戶推薦可能符合他的個體或者圈子。
根據用戶在其個人檔案中填寫的性別、年齡、職業、所在地等等基本信息,一定可以找出可能符合他的圈子。
5、告訴用戶有哪些人關注他、他關注過哪些人。
茫?;ヂ摼W,你發現了我,我發現了你!緣分?。?/p>
6、告訴用戶有哪些人與他一樣關注過哪些內容。
志趣相投,豆瓣一步一步成長。
7、如果不怕走火入魔,可以提供心理測試,用戶匹配。
縮短用戶之間距離的方法很多,根據你網站自身的特點和用戶群體的特性來選擇最適合的方式。
二、把用戶需要和想要的內容呈獻給他(用戶與內容)。
網站很難知道一個用戶到底要什么,但是用戶自己知道哪些可能是他想要的,作為網站,要將用戶需要或者想要的信息呈獻給他,就應該從用戶自身的需求入手:
1、展示用戶當前閱讀的相關內容
標題相關、關鍵字相關、tag 相關、作者相關、類別相關……
2、積極的整理內容,將相關的內容盡可能的組成專題提供給用戶。
專題也是一個打包服務,對用戶來說是非常實惠的,一旦擁有,別無所求!
3、通過對網站用戶的行為分析,找出網站中或者整個互聯網最近熱門的內容,將其推薦給用戶。
用戶不僅僅是個人,還可以是群體,用群體的視角將某部分內容推薦給個體,這是友好的。
4、把網站的特色內容或者服務推薦給用戶。
這些內容或者服務是其他網站所沒有的,這是一種善意的引導。
5、將其他用戶圍繞這一內容、功能或者商品而展開的相關操作記錄提供給當前用戶。
例如當當網的商品單頁左測的“購買該商品的顧客還買過”,用戶會很樂意借鑒其他用戶的決定,讓用戶來引導用戶。這對于激發用戶進行下一步操作是有好處的。
三、用戶是上帝,不是孫子不是爺!(用戶與官方)
互聯網大了,什么鳥都有。有欺騙用戶、把用戶當豬殺的,也有把用戶當爺看的,唯恐掃了哪位爺的興。都知道說用戶是上帝,但這似乎大多 是嘴巴上的功夫,網站官方并沒有把握好自己與上帝之間的距離。對于一個虔誠的教徒看來,上帝其實并不遠,因為正在心中,可是這種近卻又不是稱兄道弟的那 種,對上帝不得有半點的玩笑和褻瀆,這是一種很莫名的距離。也是網站官方對所謂的上帝之間應該把握好的距離。
把握用戶與官方距離適度,以下六點作為參考:
1、網站官方要給用戶提供反饋入口,這個入口盡量是獨立的,最好不要類似于留言版或者官方博客,把所有用戶的問題反饋都暴露在外面,對于那些公關能力不足,突發事件把握不好的網站更應該注意。
2、官方也要預留與用戶單獨交流的通道和入口,可以即時的讓用戶的問題得到官方回復,用戶會覺得自己被重視。但是于用戶溝通的這個工作人員,只能以官方的口氣說話,不談私人的事情。10086是個很好的榜樣。
3、官方的口徑應該是一樣的,而且需要有個官方的消息發布平臺,這個平臺是固定的,不是誰都可以來這里發公告。
4、官方應該站在網站運營的高度去考慮用戶反饋的問題,而不應該滿足每個用戶的需求,失去原則和自己定位以及方向,就是真正的背離用戶而行
5、網站本來就是一個用戶互相溝通的平臺,官方不應該對正在議論的用戶雙方突然插一腿,忘了自己現在發言是以官方的身份還是用戶的好友身份。
6、網站要有一個用戶問題反饋機制,能有效的協調問題,確保不傷害網站的利益,也方便調解事端
7、網站官方應該認真的引導和培養用戶,細心的做好網站的FAQ,在任何一個用戶可能有疑惑或者操作困難的地方幫助他。
四、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內容與內容)
對于大多數網站來說,內容就是網站產業鏈的源頭,是個基礎服務,周曉英教授用了“分散無序”這四個字來描寫當今互聯網中紛繁雜亂的信息,難道真的就 沒有辦法梳理好站內的內容,使得這個源頭清清如許么?其實不然,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兩種方式:分與合。
所謂價值產生于合,能量釋放于分,內容的價值產生于合。Google 和百度之所以具有那么高的價值,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他們的蜘蛛將萬維網中海量的信息抓取到其服務器中,這是一個合的過程。新浪網、網易、騰訊等新聞門戶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價值,也是因為他們將全國各地各行業大小媒體的資訊集中到自己的網站中,這也是合的過程。
現在大部分網站內容來源還是集大家之精華,轉載內容。Web2.0 網站中內容漸漸的轉向由用戶產生。
對于網站的合,這里提供四種方式
第一、合百家之成,轉載內容。(有選擇的組織內容)
第二、召集草根力量,形成大量的原創內容和資訊。(引導用戶組織內容)
第三、將相關內容合并成專題或者專輯(形成特色內容) 第四、提供RSS聚合端口,成為萬維網內容聚合的一個信息源。(成為信息源)
內容的能量釋放于分
在內容分的過程,恰恰就是內容梳理的過程,無論是轉載或者是用戶原創,在做信息架構的時候都要考慮到如何將這些內容理順,這個過程一般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給內容分類。內容歸屬于哪個頻道或者哪個類別。
第二、添加社會化標簽(Tag),Tag 可以看成是此內容的屬性,這些Tag把網站的內容連接起來。
第三、添加關鍵字,這是新浪等第一代門戶的普遍做法,也就是通過這個形成相關內容。
第四、按照內容來源渠道和作者將內容歸類,讓內容銜接起來。
第五、排行榜也是一種分類方法,例如現在很多視頻分享網站,會按照用戶對某一內容的操作來排行分類,比如“最新發布”“最多點擊”“最多收藏”“最多評論”還有新浪網社會新聞的“心情排行”等等.
第六、可以按照內容發布的時間和內容中描述的地域來分。
內容的分類形式是多樣的,從理想的角度來說,網站對內容的分類方式越多,網站信息架構內部的關聯通道就更多,也就是說如果用戶在閱讀某一內容。那么以此內容為中心,輻射開的相關內容是很豐富的,同時也達到了梳理網站內容,縮短內容與內容之間距離的目的。
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要知道,每增加一種內容的分類方式,對于網站來說,管理成本和系統復雜度會提高,用戶的體驗和接受程度也許就會隨之降低,所以這是一個杠桿,需要找到符合自身的平衡點。
五、臺前幕后(內容與管理員、管理員與管理員)
內容與網站管理員和網站管理員與網站管理員之間的距離更多的是在網站管理系統中來體現。網站編輯要對內容的編輯和審核或者歸類整理,就需要一套符合這些功能的后臺管理系統。
一般的新聞發布系統大家見多了,這里不多說,我們拿 Web2.0網站的后臺管理系統為例。
作為這類型的網站后臺管理系統,需要具備查看、審核、編輯修改、屏蔽刪除、搜索、歸類、權限設置、編輯操作記錄查詢、用戶數據分析、網站流量分析、 商務外聯、網站參數管理等功能。這樣網站管理員才能對內容進行把握,所謂的與內容距離才不會太疏遠。
作者:JasionDai
來源:簡書
原文地址:http://www.jianshu.com/p/f2ef99294271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