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觀察之一歲寶寶如何使用移動設備
交互設計中有個叫做『預設用途』的原則,大意就是一個界面或者控件,要讓用戶一看見它就知道如何使用。
所以我們要盡可能的基于人類本能、直覺的進行設計,觀察到一歲寶寶的行為后,有 3 點眾所周知的點和大家分享下:
點亮手機屏幕
家里有一臺 iPhone 與小米,寶寶在看到兩臺手機的時候,必然會去選擇 iPhone ,并且迅速的按下 Home 鍵點亮屏幕。而拿到小米時,也會使勁按屏幕最下方的地方,嘗試幾次無果后,會隨手將小米扔掉;我曾經至少教不下 5 次如何點亮屏幕,可能由于她手小,勁小,要么瞄不準鎖定鍵就使勁按,要么按勁小按不動,屢屢受挫。(現在已經學會了)
不知道將來 iPhone 會不會取消掉手機上的 Home 鍵,如果取消了,蘋果應該會有革命性的交互替代方案。
視頻與圖片
因手機里有照片,她經常吵吵著要看手機,看寶寶,她經過 2、3 次的觀察到我在屏幕上滑動手指來切換以及點按視頻上的 Play 按鈕,現在自己操作起來也很流暢,看到圖片就左右滑動,發現上面有白色的按鈕就知道用手指去點擊。
空間轉場
空間轉場明確的告訴用戶他在哪,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當然也示意過渡,明確告訴用戶發生了什么。
當有時她自己不小心按到 Home 鍵時,會回到桌面,由于 iOS 的空間轉場動畫,明確的告訴了她剛才發生了什么,剛才的畫面到哪里去了,利用動效填補頁面跳轉的中間過程,使得過渡更加自然,然后,她會再次點擊剛才被縮小的應用(照片)。但在使用小米時,當她觸碰到 Home 鍵時,畫面(照片)就沒了,她只能向我尋求幫助,問我寶寶哪去了。
備注:本文所配圖由 Keynote 所繪。
#專欄作家#
大偉,微信電影產品經理 。從用戶需求(在一大堆很酷的設想中砍掉當中的絕大一部分)到產品定義(有價值且符合公司戰略發展),從產品原型到視覺設計,從交互到動效,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非常振奮人心和充滿能量的,希望你可以在我們的會話中找到有用的東東。
轉載請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帶本文鏈接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