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我們其實在做什么?

0 評論 3708 瀏覽 5 收藏 16 分鐘

當我們做產品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其實是在不斷提出假設、驗證假設。我們在與用戶間通過產品不斷馴化,達到動態平衡,建立更良好的關系。

多年前,我在一本初創的文學雜志上看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一座橋,這座橋是當地年輕情侶約會的勝地,因為一些機緣巧合,這座橋上經常會有人跳河自殺,自殺的人往往是來橋上約會的情侶,一言不合就跳河(一般是為了挽回女友),由于救助及時,多年來極少有人因為跳河而喪生,而正是這一跳,又能讓情人回心轉意,可以說是“不用死就能達到死的效果”,所以每年在這里跳河的人絡繹不絕。

但是有一天,發生了一起不常見的悲劇,一名男子跳河以后,緊接著另一名男子也跟著跳下去,大家都以為第二名跳河的男子是去救前面那名男子,所以就在橋上觀望,沒想到兩人都是去跳河的,結果兩人都死了。

這個場面很微妙,在故事里所有人的認知中,在這座橋上跳河,就是“不用死就能達到死的效果”,沒有人認為真的有人會跳河而死,包括跳河的那兩人,如果沒有前面那個人,那么第二個跳河的人就會得救。

同樣,如果沒有后面那個人,第一個跳河的人也會得救,偏偏兩人踩著微妙的時間差接連跳下,本來只是表決心立Flag,結果丟了小命。所以作者在文中戲稱,這倆人不是自殺,簡直就是互殺。

另一個故事,是最近跟同事聊天的時候得知的。

現在在上海微信、支付寶非常方便,大家身上幾乎都沒有現金。某天跟同事閑聊的時候,他說到今年十一回老家,特意上銀行取了一點現金,結果沒想到在老家那個十八線小縣城里,連買菜擺攤的大爺大媽都用微信、支付寶支付,所以取的現金到現在都沒用完。

我為什么要講這兩個故事呢?

對于這兩個故事,我至少有2個疑點:

  1. 溺水可能會淹死,這是常識吧,為什么變得像在樓下擺心形蠟燭一樣成了一種儀式?
  2. 交易的基礎不應該是貨幣嗎,為什么僅憑一張不明就里的二維碼,我們的交易、支付形式就變成了:“嘀,收錢到賬8.88元”?

我們的意識深深地陷入了情境中——第一個故事當然是個虛構的情境,但是我想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大概不會有人說:“這也太扯了,簡直毫無邏輯”,然后把書往垃圾桶里一扔;第二個故事則是我們現在現實世界所處的情境,再真實不過。

一、什么是情境?

這個問題我其實思考了很久。

跳出情境,這兩個故事看起來都不合理,還有很多更不合理的事情,比如之前頻頻被曝的快手大量嘩眾取寵的視頻,比如直播里的天價打賞,比如大快朵頤之前先舉起手機“開光”的習俗……這些故事每天每時每刻,在各個角落反復上演,從新聞快速變成了習慣,然后被我們用各種論斷合理化。

嗯,習慣了。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我只找到了一個詞來解釋:這里產生的所謂“情境”,大概就是馴化的結果。

我們在通過各種各樣的產品、平臺、關系、事件……彼此不斷馴化,這種馴化發生在我們能感知的一切事物中——關系、習慣、價值觀、行動方式……

就像你訓練汪星人跟你“握手”一樣,我們自身也在被不斷馴化。

比如:

  • 我們每天都刷牙,甚至有的人吃完東西就要漱口,然而幾十年刷牙這件事可能并不普及。
  • 每天早上叫醒我們的可能不是夢想,而是螞蟻森林的能量球該收了。
  • 和領導或客戶吃飯,我們變得非常注意大家就席的座次,和酒桌上的禮節。
  • 上下班路上,我們不會再在擁擠的地鐵上煩躁不安,而是習慣于插上耳機,聽聽“得到”。
  • ……

我們在被周遭的關系和環境不斷馴化,化解彼此的沖突,變得和諧共存,成為環境希望我們成為的樣子。

我認為,馴化從來不是一個單向的過程。就像我們認為,人類馴化了小麥和雞,讓它們能夠成為我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小麥和雞也同樣馴化了人類,讓人類從狩獵采集社會進入農業社會,開啟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這個時候,我們再回到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來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我經常會問我面試的產經理,你怎么定義需求?你怎么理解產品經理的工作。大部分人的回答可能都接近于:

需求就是用戶的問題;產品經理就是通過產品去幫助用戶解決這些問題。

聽起來產品經理就像個礦工,拿著產品這把鐵鍬,學習一些叫做產品思維的勘探技能,然后找到名叫用戶問題礦藏直接去開挖就行了。

——問題回答起來似乎符合直覺,但仔細一推演就變得出乎意料。

如果我們把自己定位成解決問題的人,那么我們可能就像拿著錘子,在到處找釘子:今天看到這里有問題,明天看到那里有問題,好像這個世界總是有無窮無盡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

如果你能夠理解我前面所說的,我們只是通過產品在實現與用戶之間的彼此馴化(當然這里面還有很多其他因素都參與了馴化的過程),我想你也就能夠理解為什么我認為,產品經理最核心的能力,不是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而是提出假設并驗證假設。

看起來這兩者并沒有什么不同,實際上卻有本質的區別。

首先,問題是無處不在,但是并不一定都需要解決的。

比如:十年前,喜歡旅行的朋友可能會希望買一臺相機,把旅行中所見拍下來留作紀念,但是相機太大會很麻煩,所以可能他們希望相機在保證拍攝效果的同時,又能盡量輕便易于攜帶;十年后的今天,這個問題(相機不夠輕便)可能已經消失了,因為我們使用的手機變了。

如果我們過于關注問題,我們可能會陷入一種自證預言——這是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找到最優解。假設則不同,假設的含義本身就存在兩面性——假設成立,或假設不成立。

我們可以假設把APP界面菜單由舵式導航改成宮格式導航,可能能夠讓用戶覺得體驗更好,或者假設如果推出一款“膠囊奶茶機”可能會非常受歡迎,然后想辦法驗證這些假設。

其次,假設邏輯更容易帶來顛覆式創新。生活中確實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亟待解決,但是真正顛覆我們的生活,帶來新一輪馴化的產品,一定不是來自問題邏輯。

我們可以想想:iPhone、信用卡、電子郵件、SpaceX……他們誕生時,并沒有解決新的問題,甚至于有很多后來被證明是開創性的產品,在剛開始的時候看不出相較于已有解決方案的任何優勢。

假設邏輯則不同,假設邏輯不會在現有的問題解決方案中鉆牛角尖,而是先想象出一個全新的情境,再進行驗證,與用戶彼此馴化,最終走向變革。

最后,問題邏輯與假設邏輯的行動是不同的。既然有問題,那么就會有答案,所以我們才會有大量的方法指導我們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會鉚足勁向最優解努力。

而假設是不一定能產生解決方案的,一旦驗證不可行,我們就會馬上調轉槍頭,或者尋求其他路徑,或者直接放棄當前的目標,皆有可能(對于認準問題邏輯的人來說,可能會接受不了這種“始亂終棄”的行為),對于按照假設邏輯行動的人來說,證明假設成立和不成立同樣重要。

所以,按照假設邏輯行事的人,更有可能對于用戶存有敬畏之心,尊重彼此不同的邏輯。

二、當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我們其實在做什么?

我的觀點是:我們其實在不斷提出假設、驗證假設。我們在與用戶間通過產品不斷馴化,達到動態平衡,建立更良好的關系。

當然,這里我并不是說問題邏輯不正確,問題邏輯非常重要,假設邏輯與問題邏輯是密不可分的。假設邏輯好比做決策的大腦,問題邏輯則是那雙靈巧的手,基于假設邏輯來解決問題,我們才更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三、我們要如何來提出假設,并驗證假設呢?

要提出一個正確假設的前提一定是充分的調研,而調研的前提就是清零——給我們自己清零。

在工作中,我遇到的最常見的需求分析方式就是:發現一個問題→想到可以用什么功能來解決→分析→設計,這個時候所謂的分析往往成了走過場,只是為了自己想做的功能找到“充分”的理由。

直覺給出的解決方案先入為主,后面再要做透徹的分析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意識地給自己清零,告訴自己,我們其實還沒弄清楚用戶的真實問題,慢慢的,也就有了充分調研清楚的能力。

四、我們應該如何調研?

我認為有兩個點很關鍵:一是用戶當前所處的情境,二是用戶的行動邏輯。

用戶當前所處的環境到底是什么樣的?在用什么解決方案?他們認為這個解決方案如何?他們是如何使用的?他們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方案?他們行動的目標是什么?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目標?他們的績效由什么決定(B端)?……

5個why的方法能夠很好地幫我們分析這些問題。除了直接問用戶,我們也應該關注互聯網上用戶同行的一些觀點和吐槽,以及一些相關的產品如何來思考這些問題(這些能夠從他們的營銷資料中有所體現)。

調研清楚用戶情境和用戶的行動邏輯之后,我們需要明確三個重要的角色:用戶、利益相關者、團隊(跟之前介紹過的體驗畫布第3、4、5版塊一致),這三個角色就是參與馴化“儀式”的主角。

用戶是我們目標的使用者,團隊是指我們自己的團隊(不僅僅是產品或研發團隊,還包括運營、品牌、銷售、客服……所有跟我們統一立場的,能夠影響問題解決的角色,都屬于團隊角色),其他人則是利益相關者。

我們比較容易界定用戶和團隊,但是在分析利益相關者的時候,可能就會有點迷茫了。利益相關者可以是國家的監管機構,比如基于《網絡安全法》進行監督的機構,也可以是第三方服務商,或者是某社區發垃圾帖的水軍等。

我們分析這三類角色時,需要考慮他們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假設是否成立的,以及他們的核心訴求和行動邏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僅僅要考慮積極的影響,同樣需要考慮消極的影響。

最后,我們需要給我們做出的假設制定一個標準,基于這個標準來衡量假設是否成立,這個標準最好是可量化的。

調研、角色分析、衡量標準,這是我認為假設邏輯非常重要的三點。至于后續具體的需求分析和設計,有太多的工具能夠指導我們行動(體驗畫布就不錯),我也就不必展開了。

小結:

  1. 產品和用戶之間,通過相互馴化達到動態平衡,建立良好的關系,而為用戶提供確定的體驗;
  2. 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是提出假設、驗證假設,依次真正找到能夠與用戶建立關系、彼此馴化的契機;
  3. 如何提出假設并驗證假設,調研、角色分析、制定衡量標準是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本文由? @不知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