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輕與重
最近剛入職,各類事情特別多,加上一些私事的處理,周末也沒時間,好不容易找到點午休空閑時間,趕緊把最近的一個討論扔出來寫寫。
我一直說微信自始至終一直讓用戶感覺很輕,即使是現在功能已經非常繁多,承擔了不止三個以上的大方向大前程,但仍讓我和我身邊的用戶感覺很輕,用起來毫無壓力。這里暫時沒考慮到近期的一些微信的性能問題。
馬上有人跳出來想到,插件化,即功能可選是微信輕的核心。會覺得,QQ讓人感覺重,也是錯在沒做插件化。
kant認為大謬。或至少未找到更核心的點。
產品的輕和重,原因無非兩種:
1、性能原因,卡;
2、功能原因,找到和選擇需要的功能的難度大。
人們的觀點,包括普遍的用戶評論的原話,都在強調第一點。近幾年罵的QQ的重,都著眼于性能。用戶的評論一句句總是“臥槽一個聊天軟件40M”,“開個QQ經常直接卡死”,顯得QQ的性能已經讓整個世界側目了。但其實如果說100%的人覺得QQ很重,但卻絕不是100%的人都是因為性能原因而覺得QQ重,大約只有20%的人會因為性能而受痛。
那么另外80%的人是因為什么?上面已說到,是功能原因,找到和選擇需要的功能的難度大。
他們是因為屢次在使用QQ的基礎功能,包括單聊、群聊、視頻語音時,總是被彼時不需要的遠程協助、和好友一起玩游戲、群主頁、群直播等各類閑雜功能騷擾,擾亂視線,影響選擇,耽誤時間。但QQ產品經理們又一個個叫苦不迭,這些閑雜功能無一是沒用的,個個都有不少人用,很難下手砍掉。
而微信在這方面便做得極好,目前說微信重的時候,無不單純地只是被微信卡得受不了。高低端手機的性能差距比PC大,這一點卻是相對比較沒辦法,我相信這當然也是微信起初便會做出插件化的一個考慮之一。
具體而言,微信在第二點上面的優秀,舉例,體現在:
1、嚴格的4Tab設計;
2、所有菜單項不過5;
3、同頁面按鈕必然只有一個被強調;
4、每頁面只有一項核心價值。
這是小龍在設計簡單上的絕對堅持,這種堅持帶來的好處有很多,這里強調的是聚焦在本文主題的一點。這種設計上、表現上的簡單,讓即使功能繁多的產品也顯得很輕。
那么QQ為什么做不到?誠懇地說,我不傾向于認為是小龍比小馬聰明或者厲害,更多是歷史原因。
在QQ的時代,產品設計、用戶體驗云云還未冒頭,一切的同質化還未形成,技術和功能實現是產品成敗的關鍵。彼時的產品人當然無法預知到未來會出現的這些情況,體現在當時的產品設計上,自然就是功能的簡單堆砌,而QQ的尾大不掉,巨量用戶基數和活躍時間,讓這些堆砌和面板按鈕排布的趨勢一旦形成,就難以掉頭,用戶習慣業已形成并穩固了。
QQ2013在做這個方面的努力,但帶著腳銬在一平米空間內跳舞,無法施展開了能夠理解,但還是讓我扼腕。
后來的時代,功能上避免用戶壓力(用戶感覺到壓力是用戶覺得輕重的原因),完全可以從起初的產品框架搭建時預先避免的,QQ在早年的產品設計沒有這個概念,因此自然沒做,但是后繼者的微信、Chrome甚至360衛士等都能做得很好。其中竅門其實就兩條:
1、分門別類
2、價值聚焦,需時出現
內里延伸便不多說了。
來源:http://kant.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