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需求滿足」到「結構效率洞察」:如何高階判斷需求

1 評論 6404 瀏覽 47 收藏 8 分鐘

需求判斷產品經理進階路上必須要學會的技能之一,從“怎么做”,到“為什么做”,再到“考慮收益和成本來決定做不做”,這就好比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

需求判斷是產品經理的重要技能,最開始,產品經理面臨的問題是“怎么做”,入行時間和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面臨的問題轉換為“為什么做”,更深入一點,就是要想清楚“為什么在這個時間點做”以及“這樣做的收益和成本”的問題了。

這三個狀態基本符合大多數產品的成長路徑,有時候,產品的工作挺像打游戲的, 最開始大家的裝備都差不多:智商、情商、理解力、溝通力,基本符合正態分布。你需要不斷地升級打怪去獲得更多的技能和裝備。不同的升級階段,需要解決不同的核心問題。

初始階段,產品的核心技能是“執行力”

這個階段,你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事情。這個階段的任務會劃分地非常明確,邊界很清晰。比如,你需要做的是一款幫助商家優化投放素材的工具。需求很明確,這個需求的來源可能是運營,也可能是客戶,總之它流轉到了你這里。你的目的是解決它,給運營和客戶一個解決方案。

初始階段的核心命題是“怎么做明確的需求”。

你需要的是發散和拆解:優化投放素材,第一個問題,素材包括哪些,文字?圖片?不同的素材優化的方法不同。第二個問題,從哪些方向上優化?以圖片為例, 首先拆解出圖片類的素材有哪些子模塊?

比如說,可能會有一個標題,有主圖,有背景,Logo,等等。

是不是可以從這些元素的陳列方式上進行優化?突出哪個?不突出哪個?第三個問題,怎么優化?提供什么樣的優化方案?經過前兩個問題的拆解和思考,順著這個邏輯,第三個問題就能產出一些答案或者方案了。

產出初步的方案之后,你就可以考慮實現的路徑了,主要是理清楚需要哪些部門支持,明確上下游。最好多產出幾版方案,可以有挑選的空間。

進階第一步,核心技能是多問“為什么”

進入這個階段,大多數產品對于怎么做需求已經上手了,核心的命題上升為“為什么要做這個需求”。這個階段更像是需要為你做的事情多方面尋找立足的理由。比如,接著上面的case——“為什么要做一款幫助商家優化投放素材的工具?” 這是你要考慮的問題。你可以考慮的維度包括:做這個工具能給商家帶來哪些好處?競品做了沒有?為什么競品有而我們沒有呢?

不管是給商家帶來的好處——比如說,投放素材更吸引人,會提升點擊率;

還是競品有沒有支持這個功能——比如說,競品穩定上線了這個功能,理論上講,一定給他帶來了一定的收益,即使沒有明顯的收益,也沒有帶來顯著的負向效果;

所有的這些都是支撐“這個功能要做且做”的理由,都是為了證明“這件事情是需要做的”,“這個功能最需要做”的。

理想情況下,大家都認為需求是來自于痛點,但從實際的經驗來看,

第一,痛點不是那么好找的。首先第一步你可能對用戶的理解有限,你知道用戶的名稱,但你缺乏對用戶的理解。其次即使你很了解自己的用戶,很多痛點也不是自我浮現出來的,你會找到“很多”痛點?!热纾恢С諥+B+C……等功能。

第二,即使挖掘出有價值的痛點,所以哪個更痛,也很難判斷。All in某個方向,有時候可能是趨勢,更多時候可能是一個賭注。

更多時候,需求來自基于業務的邏輯推演,可能不是為了解決痛點而產生的,就是為了一個小問題,甚至會有感覺,你是為了做這個需求而找了一些理由。

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壞習慣,事實上,你可以通過實踐不斷去驗證理由的充分性。

進階第二層,階段核心技能是“評估ROI”

你知道怎么做,也有充分的理由說服自己做這件事,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這件事的ROI怎么樣?

ROI=總收益/成本,單位成本的收益。每投入一個產品/RD/QA的人力,產品會獲得怎樣的提升?從這個角度出發,你要判斷的是這么做值不值?有沒有更好的方案?成本可以更低嗎?效率可以更高嗎?

回到最開始的方案,一款幫助商家優化投放素材的工具。這時候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做這件事的收益是什么? 收益面有多大?在核心指標上提升的幅度有預期嗎?盡量將收益量化。

比如效率提升,假設原來商家制作投放素材的時長是30分鐘,使用工具之后,制作素材的時長縮短為15分鐘,那收益就是縮短50%。這是其中的第一個收益面。那還有什么重要的收益呢?素材的質量優化了,會不會提升點擊率?AB實驗的結論可不可以說明?點擊提升之后,對最終收入有無影響?

收益理清楚之后,你還需要知道做這件事的成本是多少。最直接的是需要投入多少人力,PM/RD/QA,整個項目的耗時是多少。更進一步可以思考,同樣的時間,做這件事值得嗎?會不會還有更緊急更重要的需求?

ROI=收益面/成本項。如果提升收益需要付出的成本很高,那可能整個項目的ROI就略低,當然,在實際工作中,未必是嚴格按照ROI來評估項目收益的,還有不少項目屬于短期見效慢,但長期很受益, PM也要嘗試去權衡。能做到這一層的,還需要更多的修煉。

最后,通關打怪也不是短期可以一蹴而就的,要保持耐心,保持反省,希望一起進步。

 

本文由 @時雨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產品我也分三層,一開始的執行層,第二步的戰術層以及最后戰略層,從戰術層開始就會考慮產品的實現價值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