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硬件產品經理的4種境界

9 評論 38480 瀏覽 152 收藏 8 分鐘

最近我們很缺人,產品經理、硬件工程師、UI、公關總監、新媒體運營等等等等。然后我發現,投產品經理的人特別多,就跟前兩年投微博運營的人一樣多,而且很多投產品經理的人在面試的時候很喜歡問我們,產品經理到底是做什么的,我在想這是不是意味著,產品經理已經淪為一個“人盡可夫”的崗位了。

但是,作為一個既當過軟件產品經理,也做過硬件產品經理的過來人,我知道產品經理,特別是硬件產品經理。

在我看來,硬件產品經理有4種境界

境界一:初試云雨情——懂產品不懂技術。

我個人不是技術導向型的產品經理,我更看重產品經理對于市場的判斷,而不是技藝的嫻熟,簡言之就是“眼光”還有“直覺”。所以,第一個境界的產品經理應該要具備市場能力。

他們已經過了懵懂期,有了一些小自信,嘗到了一些小甜頭,他們應該開始研究用戶需求、消費潮流、行業趨勢、同行競爭、競品分析,在我們打算進入的市場,存在什么樣的需求,競爭對手力量如何,切入點是怎么樣,之后市場的發展又是如何?你能提煉出用戶需求,切入市場嗎?

說句實在話,這個時候提出來的需求,是不是正確的,并不重要,但是能不能提出來的需求,談起產品構思時是不是頭頭是道,眼睛發光,這個才更重要

(1)數據、資料收集——數據魔方、百度指數、淘寶指數、行業分析報告、

(2)用戶調研——跟用戶處對象,觀察用戶行為

(3)同行交流——主動的分享自己的想法,也主動去參與行業的一些聚會,相互分享

(4)定位分析——明白產品解決的是什么痛點

境界二:智慧的宅男——懂方案但缺乏控制

對產品有欲望之后,這個時候產品經理必須要懂得必要的技術知識——材質優劣、物料價值、工藝區別、新技術方案;不同材質的質感區別,主IC的價格,生產工藝所帶來的差異,會讓產品完全不同。

有了這些技術皮毛的積累,我們才能較為準確的判斷,確定的產品是否可以實現,最理想的實現方式是什么?是否存在更優選擇?能否評估出競品成本以及利潤空間,進而實現更優的方案,或者制造差異化?

(1)多跑工廠,多問多分析——這一塊,直接去到工廠,跟工廠專業的師傅聊,進步是最快的,跟工程師聊也是很快的,但是還是要自己看見,摸到,嘗試,才是真的累積

(2)大膽假設,自問自答尋找答案——拿到競品,自己做解析,嘗試判斷,然后拿給專業人士去解析,看看與自己的判斷是否一致

境界三:人民幣玩家——能控制還不夠長遠

到了境界三,就是一個看錢的世界了,為什么說硬件是個坑,因為從你開始出發,到你真正落地,這條路上鋪滿了紅色毛爺爺。3塊1的主IC能不能降到3塊;加個顯示屏就要開個模;包裝一個產品,就是要1.085;說明書印錯了,隨便大幾千;一不小心定多了料,8萬10萬就砸在了倉庫!

所以??!所以?。∵M入第三個境界的產品經理,就跟超級計算機似的,采購成本、生產成本、庫存成本、時間成本對應的就是供應鏈管理、作業指導、生產管理、項目管理,一定得實操!采購成本源于對技術的理解,生產成本源于對流程的把控和有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的預判,以及解決方案的積累,庫存成本源于對市場和趨勢的分析,而時間是以上集大成者,對于每個環節的熟悉,明白什么需要花費多長時間,以及時間多久可以解決問題。

都是錢堆出來的經驗,人民幣玩家!

(1)大大小小的實操——把要的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當作是項目,去分析他的時間和排期,評估進度并進行事后總結

(2)多交流——產品經理需要跟太多環節的人溝通,明白大家的需求與難點,也清楚目前自身的實力,更有利于解決問題,也不至于天馬行空

境界四:他是白子畫——不只能做好還能賣好

進入到境界四的,都是大神了,因為他不僅僅是可以把花出去的錢都賺回來,而且他有宏大的產品世界觀。

其實境界一跟境界四乍看是有點像的,但是境界四已經內化飛升了——產品線規劃、生命周期管理、產品迭代、產品定價、產品策略、渠道策略、其他附加價值。產品是什么,亮點有什么,在什么時候出什么樣的產品,如何迭代,如何定價,才能針對什么渠道如何銷售,他們心如明鏡,碰到這樣的產品經理,簡直是運營和營銷的福氣。不僅如此,他還能把眼界放寬到產品之外,挖掘其他的附加價值,讓產品真正獲得市場的認可。

升級任務包:

(1)從產品初期就去思考這個事情,從產品概念——產品包裝——產品亮點,一步步進階。

(2)專利意識要強,多了解競品的專利儲備,能將產品有效差異化,對于小團隊來說,更是不得不做的防御

(3)產品認證意識要強,多了解不同認證的區別和必要性,這也是產品的軟實力

說了這么多,心里真的是感慨萬千,因為自己走過,才知其中艱辛與甘甜。所以特意寫出來,供前人批判,供后人乘涼,希望業內人士可以多多交流指正。

本文為作者@李汪(微信ID:liwang91)投稿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來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并保留本文鏈接。

李汪,木薯科技創始人。90后女生,曾任國內知名化妝品品牌PBA品牌總監,策劃鼓浪嶼style、叫獸假等經典營銷案例后,跨界轉戰智能硬件,并創立了智能美容儀器品牌——木薯科技,在產品、軟件、硬件、營銷等領域切換自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也想淺談一下此文。
    本人4年智能硬件產品經理,對于文章的4個境界有一些看法:
    1、境界的劃分,如果論水平高低的確是這樣,但是境界4很多不是產品這一職能所必須的,這更像是一個CTO,甚至產品總監也遠不如,而且還是能力特別強大的CTO。
    2、關于劃分的疑惑,我探索了作者的身份,噢,原來是CEO,難怪全都親力親為。大部分工作其實都是各崗位配合完成,例如硬件產品經理,硬件工程師,ID設計師,結構設計師,包裝工程師等等,特殊情況沒有這些角色,只能說是特殊對待,并不能說每個產品經理都必須擁有這些才能合格,這更像是一種剛入行的吐槽。本人并沒有指責等貶義!
    3、作者描述很多剛入行沒經驗會遇到的情況,【加個顯示屏就要開個模;說明書印錯了,隨便大幾千;一不小心定多了料,8萬10萬就砸在了倉庫!】,再說一遍描述很多剛入行沒經驗會遇到的情況,這些剛入行的做硬件的絕大部分都會遇到,我也遇到過。甚至部分公司老手了還是會經常重復這些問題,這其實不是產品經理個人責任而已,從生產流程的制度保障,各崗位能力及配合,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正確度,等等,產生的問題,但這的確是用錢換來的經驗。
    4、還是想給作者分享一下個人覺得的問題,希望提供觀眾和作者啟發:
    作者已經進入老板思維,值得恭喜,但同樣被局限,可能因為資源問題把工作都大包大攬,但是建議專業事情還是得找專業人士,否則更容易帶來比請人更多的損失,而且不一定能彌補。
    專業人士的水平直接影響產品的水平,從一開始策劃產品前,就應該定位好,高端的,就得找高端高手來做,別還想省點錢請個熟人便宜,結果做出來四不像,個人認為這是大忌。
    最后產品經理應該是鍛煉自身判斷能力,對產品有能夠提供大量的決策參考價值或直接決策,根據產品創造適合產品本身的內容。其次做好潤滑劑,調劑各部門。

    來自廣東 回復
  2. 對于 入門級別的PM來說,算是干貨了

    來自廣東 回復
  3. 90后、總監。。。。。為什么要自毀前程呢?
    我見過好幾個90后自稱總監、董事長、中國XX協會副會長之類的,非要加個裝X的名號。本來都是不錯的小伙子,年前有激情有創造力,一個名號暴露了內心的淺薄和無知,哎~~~~

    來自浙江 回復
    1. 我是從起點學院公開課知道作者的,百度之后,特地來看這個明星產品經理發表的文章,想說一些字,看了你的評價,嗯,跟我想說的一樣。

      來自廣東 回復
    2. 文章內容主要是一些非常正確的廢話,還拿出來做宣傳… ??

      來自浙江 回復
  4. mark

    回復
  5. 做了幾年的硬件PM狗
    這些不敢說自身至少也是熟悉,可惜比較痛苦的是被互聯網PM PK“不懂用戶需求、處處只考慮如何實現”

    來自廣東 回復
    1. 不動用戶需求,處處只考慮如何實現,非常扎心。

      來自北京 回復
  6. ??

    來自黑龍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