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寫給小小白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的歷史與三觀
一.關于“產品經理”的眾說紛紜
去年網上有一首神曲——《產品經理是條狗》,從此產品經理有了“產品汪”的稱呼。那么我們先來看看幾只“名犬”怎么看待自己的吧。
“產品經理——用狗一樣的嗅覺去找風口,然后果斷撒泡尿占地盤?!?/p>
“夾運營和技術中間那個吹牛又吃力不討好的?!?/p>
“要受得了折磨、經得住挫敗、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傷痛、熬得住青春、盯得住對手、轉得過腦筋、放得下自尊、厚得了臉皮、搞得過開發、跑得了市場、懂得了運營、做得了設計、寫得了文檔、講得了PPT、管得了項目、說得贏老板、看得透本質,最重要的,還要有十年磨一劍的鋼鐵般的意志
……
以上開腦洞答案僅供參考,我搜到兩個自己比較認同的說法。
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有三點:行業認知及分析;需求分析及系統化;用戶體驗及產品設計。
“一、行業認知及分析”是決定正確的方向,也是最核心最有含金量的事情!最優秀最資深的產品經理都是做這個的。
“二、需求分析及系統化”是做正確的事情,具體執行的好不好,會直接影響產品的數據,關系到產品的成敗。
“三、用戶體驗及產品設計”是對正確的事的“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是一種完善、優化、提升。即使不會這一條,也依舊可以做好產品經理。新入行的產品經理往往認為這一條就是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而實際上這些是含金量最低的事情,可替代性也最強,甚至可以直接交給交互設計師來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乎網友小和Daniel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以產品經理為業,但在我看來,產品經理是一類人,他的做事思路與方法可以解決很多實際的生活問題。只要你能夠發現問題并描述清楚,轉化為一個需求,進而轉化為一個任務,爭取到支持,發動起一批人,將這個任務完成,并持續不斷以主人翁的心態去跟蹤、維護這個產物,那么,你就是產品經理。至少,你已經是自己的產品經理,這才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真諦。
——蘇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如果要我說說產品經理的理解,我的答案是:
首先,產品經理不應該像狗一樣活,應像狗一樣忠誠于自己的產品和用戶。
其次,產品經理身上肩負著兩項使命。對外,他是一個創造者,創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對內,他是一個營造者,營造一個良好氛圍的團隊。
第一句不解釋了,說說第二句吧。每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都應該有這樣的情懷:“站在上帝的角度用產品改造世界?!眲撛煲粋€產品的過程需要產品經理、程序員、設計師、運營團隊等多方面的努力。但無疑,產品經理是給這個產品打上最深烙印的人,而一個產品最初的奠基的工作,也是由產品經理完成的。我們發現,一個讓用戶尖叫的產品背后往往有一個卓越的產品經理。當我們用iPhone、Macbook時,我們會感受到喬布斯的完美主義和簡潔主義;當我們用小米時,我們會感受到雷軍的“專注極致口碑快”。而需要成為神一樣的產品經理,做出一個出色的產品,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的,這里奉上一張產品經理能力模型圖(轉自知乎網友),可見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需要學習和積累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在產品經理的諸多能力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組織與團隊協作的能力,因為產品經理除了要打造好產品,還要打造一支有執行力的優秀團隊,要通過自身的魅力去影響團隊的每一個人。“人人都是管理者”是彼得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當中提出一個重要的觀點,讓程序員、設計師等所有團隊成員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時參與到對整個產品的管理工作中來,每個人都思考怎樣才能做出最好的產品,這是我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解讀。
二.我的產品經理三觀
產品經理不是神秘高端的職業,但簡單不意味著容易。
上面講到產品經理需要懂得很多方面的知識,小小白們會暗想產品經理是不是很難入手。其實,產品經理并不是什么神秘高端的職業,它是為了適應現代物質文明生活發展的需要,社會分工專業化而出現的職業。
寶潔公司在1923年首次提出了產品經理的概念。當時,寶潔推出了新的香皂品牌“佳美”,一個叫麥克愛爾洛埃是“佳美”的銷售負責人,雖然他非常努力,但“佳美”一直銷路不暢。麥克愛爾洛埃仔細分析后得出結論,出現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就是,“佳美”的廣告及市場銷售手段,和寶潔公司另一款非常成功的肥皂產品—“象牙”過于類似了。他認為由幾個人負責同類產品的廣告和銷售,不僅造成了人力與廣告費用的浪費,更重要的是容易對顧客造成顧此失彼的印象。于是,他提出了“一個人負責一個產品”的構想,產品經理應能夠把銷售經理工作的大部分接過來,使銷售經理能將主要精力放在銷售產品的工作上。麥克愛爾洛埃的“品牌管理”法,得到了以醉心于改革創新而聞名的寶潔公司總裁杜普利的贊同。因此,麥克愛爾洛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位產品經理。
當我第一次了解這個故事時,我感覺自己的經歷和麥克愛爾洛埃頗有幾分相似之處。我是無意中做了一些產品經理的事情:觀察到生活中有些令自己不爽的問題,提出了自己改進它想法,找來幾個懂技術的小伙伴一起嘗試,最后還真就取得了一些小成果。直到后來聽說了“產品經理”這個詞,知道原來之前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
從另一個角度看,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也不是神秘高端的。我摘抄了BAT等大公司對產品經理的要求:
- 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出色的組織能力;
- 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人格魅力、能承受壓力,敢于接受挑戰;
- 執行力強,具備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強烈的責任心;
- 對市場發展趨勢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意識,能夠深刻把握用戶需求;
- 熟悉互聯網或者軟件產品整體實現的過程,包括從需求分析到產品發布;
……
在這些要求里面,前三條聽上去是不是很熟悉?感覺跟大學里報名加入學生會的要求差不多。當然,這絕不意味著隨便誰都可以被BAT錄取去做PM,但說明產品經理并不是天才或者智商很高的人才能去做的行業。
但是,產品經理入行簡單并不意味著容易。優秀的運動員、作家、程序員都有這種認識,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情在本質上很簡單,但同時也非常困難。困難的原因在于兩點:堅持和精益求精。好比跑馬拉松,跑42km停下來,有什么比這個更簡單?跑完馬拉松很困難的事實無損其簡單性。對產品的規劃和對團隊的管理也不容易,但本質也是很簡單的,就是以特定的方式朝特定的目標堅持去做,不斷從錯誤中學習,把事情做到最好。
產品經理應以平等的心態與開發人員、設計人員坦承溝通
在很多時候,初入行的產品經理容易擺不正自己和開發人員和設計師的關系。有的產品經理覺得自己是來管理程序員和設計師的,產品的問題不容設計師和程序員提出自己的看法,設計師和程序員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最好了。而另外有的產品經理覺得程序員和設計師是懂技術的人,不能隨便得罪的(萬一人家不干了怎么辦),于是但凡是程序員或是設計師提出異議,無條件的按照他們的意見來,成為了不折不扣的“被管理者”。
我認為良好的關系應該是這樣的:
如果沒有產品經理在中間溝通,起一個橋梁的作用,那估計一個團隊的主要矛盾就是程序猿和設計獅之間的矛盾了。程序猿覺得設計獅時刻在作死,搞出一堆華而不實的東西,界面能用看著湊合就行了;設計獅看到自己原本十分滿意的設計被要求毫無理由的修改,親手毀滅自己作品的痛苦實在難忍……
所以,產品經理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并非是一個團隊中可有可無的角色。如果一個產品經理的過分強勢或者是不作為,都會破壞產品研發團隊的開放氛圍。
而從一個大一點的角度來說,一個好的產品的誕生,是產品經理、開發人員、設計人員相互思想碰撞最終達成一致的結果。因為,在研發一個產品的過程中,我們通常需要以下四種視角:
(一)業務視角
業務視角關注于一個項目或者產品對公司或是組織的財務盈虧的影響,也就是考慮產品的帶來的商業利益。這通常由資深的產品經理(或是老板項目經理)完成,他們需要編寫產品遠景文檔。業務視角通常需要想這些問題:
- 這個項目的意義在哪?
- 我們的用戶/客戶有哪些未滿足的需求有待我們創造?
- 用戶會因為什么而選擇我們的產品來滿足他的需求?
- 這個項目/產品開發需要多少成本?預計會帶來多少收益?
(二)用戶視角
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軟件開發的主流趨勢早已不是原來大公司組織下開發的滿足幾乎所有人的“大而全”的產品,比如像微軟的office;更多的是在垂直領域的深挖,在滿足用戶特定需求上做到極致的體驗,比如在陌生人社交領域,陌陌就是這樣的產品。產品的邏輯從功能的實現與滿足逐漸發展為用戶營造某種產品的體驗。因而,我們需要對用戶細分研究,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這是產品經理需要做充分用戶研究而得到的答案,而不是產品經理自己主觀的想法或是盲從于程序員、老板的意見,產品經理應時刻代表著用戶的立場。
關于用戶視角,有以下問題值得思考:
- 人們在哪些方面遇到了痛點和困擾?
- 他們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卻根本做不到?
- 如何挖掘出用戶最真實最核心的那點需求,又如何通過產品去滿足這一需求?
- 有其他滿足用戶需求的替代性方法嗎?
(三)技術視角
一個產品如何從無到有,需要工程師提出一個構建的方法。從技術視角的角度出發,可以提出如下問題:
- 產品的構建需要什么技術?什么方案?
- 如何檢驗產品是否達到我們的技術要求?
- 產品的可靠性、性能、擴展性如何?
- PM提出的方案從技術上是否可行?需要多少時間?有沒有替代的解決方法?
(四)設計視角
有時,一個質量很好的產品賣的并不比一個質量稍差的產品更好,產品質量并不一定總是同用戶對產品的喜愛程度相關,這其中,產品的設計感、美感是其中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關于設計視角,設計師可以思考會從以下角度思考:
- 產品的核心價值如何通過特定的設計元素凸顯出來?
- 這個產品應該主打什么風格?
- 如果要體現一個產品的科技感/時尚感……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呈現?哪種方式是更好的?為什么?
在這四種對產品的認知視角中,有兩種都與產品經理的職責有關。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還有兩種視角來自于開發工程師和設計師。產品經理絕不是可以替代的角色,產品經理需要將來自設計與程序員的意見融合起來,拿出一個大家都認同的方案。
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是一個不斷修煉自我的過程。
先看一副漫畫:
對于這幅漫畫,我的看法是:
- 一個產品經理即便遇到再大的挑戰,也不會上天臺去解決的,玻璃心的人永遠成不了合格的產品經理。
- 如果程序員和設計真如這幅漫畫這樣,產品經理也不能從天臺跳下,先下樓去問清楚程序員和設計為什么那么想他去shi,產品經理至死都應該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 把程序員、設計師逼上天臺,是產品經理的錯,產品經理需要時刻反思自身,是不是促進了團隊的進步與成長,是不是營造了一個好的團隊氛圍與工作環境?
最后的最后,放上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一段演講《大咖視頻》2期: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畢業演講:
在十七歲那年,我真的上了大學。但是我很愚蠢的選擇了一個幾乎和你們斯坦福大學一樣貴的學校,我父母還處于藍領階層,他們幾乎把所有積蓄都花在了我的學費上面。在六個月后,我已經看不到其中的價值所在。我不知道我想要在生命中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大學能幫助我找到怎樣的答案。但是在這里,我幾乎花光了我父母這一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要退學,我覺得這是個正確的決定。不能否認,我當時確實非常的害怕,但是現在回頭看看,那的確是我這一生中最棒的一個決定。在我做出退學決定的那一刻,我終于可以不必去讀那些令我提不起絲毫興趣的課程了。然后我還可以去修那些看起來有點意思的課程。
但是這并不是那么浪漫。我失去了我的宿舍,所以我只能在朋友房間的地板上面睡覺,我去撿5美分的可樂瓶子,僅僅為了填飽肚子,在星期天的晚上,我需要走七英里的路程,穿過這個城市到Hare Krishna寺廟,只是為了能吃上飯——這個星期唯一一頓好一點的飯。但是我喜歡這樣。我跟著我的直覺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東西,此后被證明是無價之寶。讓我給你們舉一個例子吧:
Reed大學在那時提供也許是全美最好的美術字課程。在這個大學里面的每個海報,每個抽屜的標簽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術字。因為我退學了,沒有受到正規的訓練,所以我決定去參加這個課程,去學學怎樣寫出漂亮的美術字。我學到了sanserif和serif字體,我學會了怎么樣在不同的字母組合之中改變空格的長度,還有怎么樣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樣。那是一種科學永遠不能捕捉到的、美麗的、真實的藝術精妙,我發現那實在是太美妙了。
當時看起來這些東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沒有什么實際應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當我們在設計第一臺Macintosh電腦的時候,就不是那樣了。我把當時我學的那些家伙全都設計進了Mac。那是第一臺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體的電腦。如果我當時沒有退學,就不會有機會去參加這個我感興趣的美術字課程, Mac就不會有這么多豐富的字體,以及賞心悅目的字體間距。那么現在個人電腦就不會有現在這么美妙的字型了。當然我在大學的時候,還不可能把從前的點點滴滴串連起來,但是當我十年后回顧這一切的時候,真的豁然開朗了。
再次說明的是,你在向前展望的時候不可能將這些片斷串連起來;你只能在回顧的時候將點點滴滴串連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斷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你必須要相信某些東西:你的勇氣、目的、生命、因緣。這個過程從來沒有令我失望,只是讓我的生命更加地與眾不同而已。
趁著年輕,去做無用之事、讀無用之書,生命不息學習不止,這是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最有趣,也最吸引我的地方。
本文由 @AllenZhang 原創投稿,并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編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拜讀
受教
因為沒錢, 所以決定不讀書, 不是無謂的咬牙堅持, 決策果斷
對課程不感興趣是因為對更大的世界好奇, 眼光長遠(內層含義)
無用之事, 無用之書, 做好自己能觸碰到的一切, 剩下的等 “因緣”, 因緣到, 一蹴而就
它是JOBS
誰是下一個?
趁著年輕,去做無用之事、讀無用之書,生命不息學習不止,這是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最有趣,也最吸引我的地方。很喜歡這一句
我喜歡現在做的產品經理、就是喜歡可以不斷的更新我的知識思維
可以證明我還活著。。。
是因為“產品汪”的稱呼,才有的神曲《產品經理是條狗》…
我喜歡最后一句話。趁著年輕,去做無用之事、讀無用之書,生命不息學習不止,這是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最有趣,也最吸引我的地方。
菜鳥拜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