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清楚需求后,如何快速輸出需求文檔?
后臺工作1年多的時間,我發現大部分的需求都是相似或者是標準化輸出的;如果每次都“重新制造”需求,根據自己的當時完成需求文檔,難免考慮不周,或者遺漏一些細節?,F在總結一種方法,可以讓你的文檔標準、完善,并且提高你的文檔輸出效率。
說在前面:
- 穩重提到的“需求文檔”是指以原型為基礎的需求說明,常用axure+交互注釋+需求說明的方式進行。如果你習慣使用word文檔或者其他方式輸出文檔,可根據本文的原則靈活調整。
- 此文適用于需求分析完成之后,即你已經設計好需求方案,等待落筆成文之時。
- 希望通過相同的方法論,提高需求輸出的效率,減少重復性工作和需求漏洞。
- 文章并不涉及如何使用axure,文中涉及到的axure也簡單的線框圖,沒有按實際比例繪制、也不存在高保真。
只要在前期準備好所有的資料,每次做需求的時候你只需要3個步驟:打開冰箱-放入大象-關上冰箱(hhhh)即可高效、完整地完成你的需求文檔。
一、用xmind或者excel整理需要涉及的所有需求點
這里放一張我的項目的xmind,圖中只展示到二級彩蛋,之后還有兩級菜單都收縮起來了。這個表越細,每次寫需求的時候,花的時間就越少。
圖中每一個節點可能來自于:
- 往期的基礎需求點
- 測試、運營、用戶反饋的,補充細節
- 參考競品設計、他人的設計經驗
比如說你第一次做“導入數據”這個功能,你可能會先想一下以前的需求中有沒有涉及到這個點,再調用以前的需求文檔出來查看,這樣做唯一的缺點是效率比較低,你需要重新閱讀以前的需求。但如果你整理過一份需求點,你只需要查看這個導圖或者excel即可。
由于人的思維總是有盲區,他人的反饋可以很好的幫你補充你的需求,每次收到反饋后,把這些細節補充到你的需求點excel中,方便下次快速提取。
基于第三點,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站上搜索相關的文章,你就可以將方案的細節點匯總到你的表中,今后每次做導入數據的功能,只需要調取這個表中的需求節點即可。
比如第三點,你搜索關鍵詞,找到如下文章:
文章如這一篇:淺析批量導入的功能設計
http://www.aharts.cn/pd/688049.html
從穩重了解到,批量導入需要考慮的設計點:
那么,就可以把這些細節和你的設計補充到導圖中。
每個人的思維都有盲區,所以使用別人開源的方案,也不失為一種簡單快捷的辦法。
這個步驟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可能非常的無聊,但可以保證你的方案完善,減少很多修BUG補漏的麻煩。
二、準備好axure的模板
每個產品的需求習慣不同,我的Axure模板是根據使用習慣劃分成兩個部分:
- 第一部分是每個頁面都能通用的框架,如菜單、面包屑、常用模態框、小提示等;
- 第二部分是頁面中固定的區域,如查詢、列表、特殊的模態框等。
做精細一些,可以讓設計同學給出實際的頁面尺寸,這樣也方便開發、設計、測試更直觀地理解。
三、對號入座
這就到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表演時刻,你只根據需求,從步驟一的文檔中,挑選你需要的需求及其細節,再復制你對應的axure模板,這個需求就完成80%了!
剩余的時間,需要確認新的需求是否跟以往的需求有不同,不同的地方要怎么處理。
還有時間的話,就可以考慮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跟開發嘮嘮嗑啊。
本文由 @swiiiiii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我目前也是這樣做的,一次性整理好,下次寫需求真的能節約不少時間。
把需求文檔涉及的每個點都這樣梳理出來是個好方法,提高效率還不容易漏,學習了
互相交流~~~
我理解的是,在這里的步驟化是這樣的,獲取需求-自我產出-反觀他人發現盲區。請問一下,在一過程中能不能給出一個基于別人的需求點整理成自己的需求點的例子啊,具體操作起來是什么樣?
像文中舉例的批量導入就是一個好例子啦,走完整個流程,下次再遇大相同的功能,五分鐘輸出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