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業務型產品經理(商業領域)與平臺型產品經理(技術領域)分析
概述:
阿里巴巴集團2016年的校園招聘崗位中,產品經理崗位出現了業務型產品經理(商業領域)和平臺型產品經理(技術領域)兩個崗位,這讓不少打算成為阿里產品小二的同學有點亂了,尤其是那些從在校做開發的同學。在此,小編將根據這兩個崗位的崗位要求,對兩個崗位進行深入分析。
官方描述
首先,先看一下兩個崗位的招聘要求:
崗位描述與分析
在做崗位描述前,我們首先看一下一個產品的產出經過。
一個產品從無到有,再到完善,簡單來講,分別需要產品經理做一下工作:
業務型產品經理內容
上圖中,橙色線框部分主要為業務型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
業務型產品經理需要深入了解用戶,通過敏銳的觀察獲得用戶的痛點與需求,將用戶的痛點與需求進行提煉,得出用戶的根本需求,即找到用戶痛點的本質根源。業務型產品經理的工作產出為用戶需求文檔。
平臺型產品經理工作內容
上圖右側的藍色線框部分為平臺型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
平臺型產品經理將經過提煉的用戶需求轉化為研發部門清晰的產品需求文檔,即工作產出為產品需求文檔,當崗位細分以后,平臺型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加重了產出產品原型的工作。
綜上所述,業務型產品經理的工作重點在將用戶行為轉化為商業價值,平臺型產品經理是用戶需求與研發部門的橋梁,其工作重點為將經過提煉后的用戶需求轉化為研發部門看得懂的產品需求文檔。正如括號中的注釋那樣,前者偏重商業轉化,后者偏重技術轉化。
為什么進行崗位分化
將產品經理崗位細分為業務型產品經理和平臺型產品經理,彰顯了阿里作為一個成熟互聯網的企業的標志和個性。業務型產品經理和平臺型產品經理同屬于產品經理團隊,崗位的細化目的是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將原來分別負責兩個工作的產品經理進行分工,阿里是希望得到1+1〉2的效果。
阿里將產品經理崗位進行細分,和當年的制造業崗位細分、流水線作業的改革很像,各個崗位集中精力于單一的工作,熟能生巧嘛。
業務型產品經理和平臺型產品經理分化的影響
對阿里的影響
通過采用崗位細分的方式提高效率,這在制造業內已經得到證實,但阿里要想真正收獲1+1〉2的效果,前提是企業內部不同崗位之間采用標準化的鏈接,嚴格采用統一的銜接標準。如同豐田汽車的生產,各零部件雖然有全球各地的工廠生產,但是采用統一的標準,這樣才能進行無縫組裝。因此,不同崗位的員工必須采用規范嚴格的文檔模版,最終,統一崗位的不同人員將產出風格相同的報告文檔。
對產品經理者影響
對于不同階段的產品經理,這種做法的影響不盡相同。
對于經驗豐富的產品經理,更容易成為這兩種產品經理的領導者,而對于產品經理新人,則各有利弊。
崗位細分因為注意力集中,能夠使得新人更快地成長;而同時,注意力專注的缺點就是,產品新人的能力訓練面較窄,如同一個長方形,當面積被限制不變時,增加長度肯定會減少寬度,如此會導致新人成長偏科的現象,一條腿長,一條腿短。
執行優化建議
阿里希望達到1+1〉2的效果,必須在不同崗位的銜接上做好工作。
阿里注意的是那條長腿,但是不能忽視那條斷腿,底線是斷腿不能影響到長腿的發揮??梢圆捎瞄g歇性輪崗的工作模式。每隔一段時間,將產品經理放到另外一個工作崗位上進行短期的工作,在此崗位上不發揮關鍵性作用,目的是加深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對接能力。
本文由 @星空海豚a 原創投稿,并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編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謝謝樓主的分享,讓我對這個崗位多了一些了解 ??
這個事情,有兩個角度。一個小角度是把產品的研發流程解構成1.從用戶行為到用戶需求 2.從用戶需求到產品需求,對于1來講是業務型產品經理,對于2來講是平臺型產品經理;一個大角度是,把阿里的組織架構解構,1.業務型事業群2.平臺型事業群(例如阿里云,阿里數據),對于1來講是業務型產品經理,對于2來講是平臺型產品經理
不會收藏 ?
右下角的星星按鈕
哇!成功了耶,3Q~
PS:這個產品是不是需要改進???我的直觀印象是點擊第一行文字上面的?
但是你想一下,你怎么就看了標題就想收藏呢?
這個產品是放在最下面是想讓用戶讀完后,覺得有用,然后進行轉發或者收藏的
首先那個標我以為是QQ空間呢,怎么也沒想到是收藏啊= =
其次看完文章之后,我找不到那個收藏的按鈕的情況下,我肯定就看那個收藏多少條的標志的位置點擊,看是不是那里,感覺至少那里也是可以點擊添加收藏的按鈕才對嘞~
恩! 是的,你這么說,我也覺得有。但是仔細看,空間是有個z的logo在中間的。而且空間外面還有圓形包圍的。
還是看場景吧。很多人沒有空看通篇,通過文章標題能確實是否是自己感興趣的。先收藏了再找時間看。
很多人收藏了,就再也不看。包括我在內。哈哈,不過還是有人會自覺會自覺去看自覺收藏的文章,但是在看了標題后收藏再回去看的動力似乎少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