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件產品經理有何區別?
智能硬件產品經理和互聯網行業產品經理有什么區別呢?作者結合了自身經驗,來給大家詳細介紹兩個職位的不同點。
如今智能硬件在我們生活中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了,不過對于互聯網產品經理來說如何做一款智能硬件還是存在很多疑惑的。
作者本人期初也是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再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做了智能硬件項目的產品經理,負責了一款機器人產品。
很久之前我就想總結一下互聯網行業產品經理和智能硬件產品經理的那些區別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兩者的區別。
本文分別從軟件產品和硬件產品的開發模式上,以及軟硬件產品經理的區別和智能硬件產品生命周期內各個流程做一下梳理和解析。
開發模式:精益創業PK發射火箭式
對于互聯網產品經理來說《精益創業》這本書是必讀書單之一,精益創業是一種發展商業模式與開發產品的方法,由埃里克·萊斯在 2011 年首次提出。
他認為新創團隊可以借由整合『以實驗驗證商業假設』、『快速更新、迭代產品』、以及他所提出的最小可行產品(簡稱MVP)的方式來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
與精益創業一同被提及最多的詞應該是敏捷開發了,敏捷開發以用戶的需求進化為核心,將功能分解成最小開發單元,采用迭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軟件開發,使產品可以一直處于可用的狀態,同時保持著時產品快速穩定的迭代更新。
如今很多互聯網都依托于上述兩種方法進行產品開發。相對于一次將需求開發完畢然后在上線這種方式來說,精益創業這種小步快跑的方式可以使產品快速驗證市場和需求以及快速試錯并調整產品方向。
當然這種模式也是恰巧因為軟件產品的特性才可以實施的,而對于硬件產品這種模式顯然是行不通的。
與軟件產品不同的是,硬件產品往往采用的都是重決策、重規劃這種方式,就像發射火箭一樣需要前期就規劃和設計,甚至起飛幾秒后要到達多少高度、是什么角度,都要設計好,不能出現半點差錯,否則造成的都是上億元的損失。
硬件產品隨便開個模具都是長達幾個月幾十萬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想用精益創業快速迭代試錯的這種方式,可想而知調整一次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多大。
硬件產品在開始研發之前就會詳細的評估市場有多大?用戶購買力是多少?行業的競爭格局是如何的?
通過分析對產品的定位、功能、成本、售價、技術、利潤點進行精準分析和規劃,確定可行性后才會立項進入研發階段。
關注點不同:產品思維PK商人思維
互聯網產品經理做產品的通常是挖掘用戶的場景和痛點需求,通過某種方式解決用戶的痛點滿足用戶,然后全力給用戶一個最好的體驗,讓用戶可以用的舒服從而產生粘性留在產品上。
他們更在乎的是數據,例如用戶數量、使用時間、使用頻次、活躍用戶等數據。
通?;ヂ摼W產品采用的免費模式,當獲得大量用戶后通過廣告、電商、付費增值服務等方式獲得收益。
對于用戶來說購買硬件產品不會像軟件產品一樣好不好用我先下載試試,反正沒有什么成本!
購買硬件產品都是需要花真金白銀的,因此硬件產品經理除了需要去分析用戶痛點、需求和解決方案之外,還需要像商人一樣去分析方案的成本和用戶愿意花多少購買以及產品的收益產出比。
互聯網產品強調的完美的產品體驗,硬件產品則強調的是用合適的價格為用戶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體驗,因為完美的體驗代表的就是高昂的成本和售價。
總的來說,互聯網PM更像設計師,眼中的產品是一件作品。而硬件PM更像生意人,眼中的產品是一樁生意。
軟硬件開發在時間上的區別
如上所述軟件產品開發采用的小步快跑的方式,因此通常一個MVP版本兩個來月甚至數周即可上線。
而智能硬件產品注重前期規劃,講究的是一次完成所有功能和硬件的開發任務,并且智能硬件產品需要涉及軟硬件開發和聯合調試,所以開發一款智能硬件產品少則半年多則一兩年都是很正常的。
成本和價格意識不同
軟件產品的邊際產本接近于零,而且投入成本很低(人員成本),因此大部分互聯網軟件都是可以免費開放的。所以軟件產品經理的成本意識是很低的。
硬件產品通常是賣出一個就有這固定的成本在那里,并且用戶對于花錢去購買產品的都是比較慎重的,再加上價格戰的競爭,所以控制硬件的成本就變得極為重要了。
對于成本和配置斤斤計較是硬件產品經理的通病,所以如果你身邊有硬件產品經理請好好珍惜,因為他絕對是居家過日子的必備良品。
產品定位:短期&長期
由于硬件產品的研發周期長,所以對于硬件產品經理來說并不是為當下的做產品,而是為了一年甚至兩年后的用戶研發的產品。
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在一年后的產品是否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是否在行業中具有產品競爭力?
如果是按照當前的需求和水平研發產品,很有可能產品還沒有出來就已經落后了,所以硬件產品經理應該帶著更加長遠的目標去設計產品。
相對于軟件產品經理更加注重的是短期的產品規劃和研發,這里并不是說軟件產品經理就不具備長遠的目光,而是說軟件產品通常是快速迭代的,所以可以通過多個版本的迭代去一步一步的實現長遠規劃,而硬件是不可以的。
產品完整度
軟件產品中經常會發現上線后還會有BUG,而硬件產品出現問題的就非常危險了。
當硬件產出現質量問題或產品缺陷的時候是不能像軟件產品一樣通過打補丁或快速迭代版本來解決。
通常硬件產品出現問題后面臨的就是和退換貨和召回,不管是退換貨或召回對于企業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資金損失,嚴重點的話甚至能導致一個公司倒閉。
知識面不同
軟件產品經理通常需要關注市場和用戶調研和分析、產品設計、用戶體驗、UI設計、開發技術、數據分析、運營維護、拉新促活和召回、商業變現、推薦推送等方面的知識。
硬件產品經理除了需要關注市場和用戶調研和分析、產品設計之外還需要關注、方案設計、ID開模、電子電路、成本控制、包裝設計、質量把控、營銷渠道、售后服務等各方面知識。
如果是做智能硬件的產品負責人或者說產品總監,那么恭喜你以上兩者的全部知識和技能你都要有所接觸,并且需要需要強大的項目管理能力。
合作成員不同
互聯網產品經理一般合作的團隊成員主要有設計、開發、測試、運營、市場這幾個主要崗位,如果是大公司還有需求分析師、交互設計師、用戶研究員等相關崗位。
硬件產品經理一般是和ID設計、平面設計師、結構設計師、電子工程師、軟件工程師、采購、品控、銷售、售后、技術支持、倉庫管理員、供應商、代工廠、模具成、SMT廠、包裝廠等相關職位以及合作伙伴進行合作。因為需要面對很多外部人員以及多方合作,所以硬件產品經理也需要具有來更好地協調能力和規劃能力。
尾聲
隔行如何山,雖然都叫產品經理可是軟硬件產品經理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關注點、不同的知識面、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合作團隊。
做智能硬件產品需要把軟硬件進行充分融合,所以如果有一個軟硬件都懂且有經驗的產品經理那將是一件如虎添翼的事情。
關于軟硬件產品經理的區別就先說到這里,一下篇文章的內容將會給大家充分拆解一個智能硬件的生命周期,并對各個節點進行詳細說明,同時也會分享一下我在以往項目上同節點遇到過問題。
歡迎大家一塊討論,文中如有錯誤還請大神不吝賜教。感謝大家看到這里,下一篇見!
本文由 @賈明華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我就說怎么精辟,一看是賈老板的
好文,有兩個點我覺得可以探討:
1、需求獲取的渠道,軟件產品經理有很多線上并且數據化的渠道,硬件產品經理往往就沒有這么優質的渠道了(尤其非toC的硬件)
2、技術儲備的要求,軟件產品經理更需要設計性技能,硬件產品經理對芯片、硬件、嵌入式、應用等這些強工程屬性的技能有要求
贊! 想必您也是有過硬件項目經歷,關于您說的這兩點我已寫過深入的文章梳理,因為一些原因暫未發表在此平臺。我個人的公眾號內容比這里多寫,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智能硬件產品汪”
既然展開溝通,發表個人愚見,關于需求獲取渠道問題,這個軟硬不是一個維度討論的問題,軟件解決的是當下未被滿足的服務,而硬件解決的是物理維度的需求,我比較同意作者說的硬件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對未來市場走向的預判,只有經歷過硬件產品在工程樣機測試階段時,發展對手搶先發布相同產品,就會領匯內心被擊敗的痛苦,時間是無法通過物理壓縮而減少的
又跑來看了一遍,經典。
能加您微信,最近準備從軟件PM轉去一家AR眼鏡的硬件PM,想交流一下
可以
不知道能否加個微信請教
國內有能力培養優秀軟件產品經理的平臺很多,硬件的就相對較少了。由于很多硬件公司都是改革開放后發跡的民營企業,很多老練的硬件產品經理其實更像是老板手下的項目經理,更偏重于生產(供應、設計、研發、生產)和市場(渠道、庫存、營銷)。
我本身是硬件開發出身,后來轉行做產品,感覺還是通過軟件成長然后回歸硬件比較好,畢竟就像本文筆者說的,做智能硬件能做到軟硬兼施確實是挺厲害的。
一般硬件產品經理就是 項目經理(含NPI和prd) 我做了2年,今年出來找工作,壓根很多公司根本不認為或者完全沒意識到需要一個產品經理或者項目經理,哪怕一年做不出一個新品出來
最后我依然找不到工作,中小企業普遍不知道有這個一個崗位。
國內很多行業被互聯網行業快速、簡單和粗暴的產品開發模式給帶偏了,整個社會心態普遍浮躁跟互聯網的這種惡習也有關!做什么事都不嚴謹,反正軟件試錯成本低!
您好,”感覺還是通過軟件成長然后回歸硬件比較好”這句話是因為,如果從硬件開發出身直接做智能硬件產品,會比較難做好是嗎?
加個微信哈,我是前端pm,想做智能硬件產品經理,今年還報了個在職研究生的課程
微信 17600656818
所以,若你還單身,肯定很搶手,哈哈
結婚之后的精打細算叫會過日子,談戀愛時候的精打細算可就容易成為對方眼里的鐵公雞嘍!精打細算也是要區分時機的。
贊同!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如果身邊有硬件產品經理,一定是居家必備
真是極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