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M認知修煉1:產品經理可能有的未來

3 評論 8409 瀏覽 28 收藏 9 分鐘

DPM = Data Product Manager,數據產品經理。這是什么?我們將在本系列文章中重點談談,在此之前,我們先來引入“垂直型產品經理”的概念。

相信2018年下半年的“寒冬期”已讓互聯網圈子里的很多朋友都感受到了其中深刻的寒意。冷空氣過后,作為一線產品經理,或許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那就是:產品經理的個人競爭力究竟體現在哪里?

把這里的“個人競爭力”換用一個學術范的詞來表達,那就是——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

從2012年移動互聯網大爆發以來,從業者對“產品經理”的熱衷度是呈指數級增長的,其“零門檻、高收入、有面子”的普遍認知,尤其受到畢業生們的青睞,也讓許多人意識到:不會寫代碼、懂技術同樣可以從事高科技行業。然而隨著一群又一群的人不斷涌入,以及互聯網發展不斷接近階段性飽和,我們卻感覺到情況越來越不對勁——

  • 一方面,互聯網產品經理的工作越來越難找,尤其對畢業生——五六年前,一個普通985高校的新聞傳播專業每年都會有十幾至幾十名不等的本科畢業生拿到BAT及其他知名互聯網企業的Offer,而最近一兩年這個數字降到了個位數,甚至為0?!白罱鼛啄戤厴I生的水平在下降”顯然是一個站不住腳的推斷。
  • 另一方面,“某知名互聯網企業破產”“大裁員”“年終獎減免”之類的消息不知在什么時候突然多了起來,以至于令我們擔心它們會突然偷襲我們。不可否認,在前些年的野蠻生長期,一些產品經理憑借運氣(注意,這個很重要)、借鑒、畫原型、寫需求文檔、與工程師吵架等方式做到了高級職稱,到了寒冬期自我反省時,發現這些年除了Title和薪水外,實際上沒有多少實質的提升——他們的工作完全可以由能力處上游水平的實習生勝任,更何況互聯網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絕大多數C端交互和邏輯都有了最佳體驗——直接“借鑒”就是了

我曾在拜訪創投圈好友Neo時不經意間了解到,最近一兩年,互聯網行業超過七成的小微型創業公司,初期找合伙人,一定會尋求一個資深的工程師,最好是有經驗的架構師,而不傾向于拉一個有多年工作經歷的產品經理入伙

究其原因,主要有:

  • 創業項目的發起人(往往是CEO)自己就是產品經理出身,不需要再額外請一位“首席產品官”;
  • 互聯網創業初期,產品能快速實現+上線是最重要的,因此技術是根基,找一位靠譜的CTO關乎創業公司早期的存亡;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核心Idea永遠都來自CEO,只要雇一兩名廉價的初級產品經理寫寫文檔、畫畫原型、和工程師吵吵架就足夠了。

有一天閑逛知乎時,發現一個熱門問題“如何看待「五年之后產品經理職位將消亡」的觀點?”,看后,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個很糟糕的問題,因為問題中提到的觀點建立在缺乏客觀邏輯的臆斷之上。”

然而沒過多久,我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如果換一種問法,“產品經理職位在未來五年可能的演化?”就成了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對一線產品經理而言),這就涉及到本文開頭我們提到的“不可替代性”,或者說“核心競爭力”了。

對于這個問題,我的思考與回答如下:

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產品的體驗模式及方法論日趨成熟和定型,狹義上的基礎產品經理的需求量必然會走低。比方說:在三年前,要做一款APP,人口紅利尚在,大家資源都差不多,用戶體驗上的優勢就會很顯著,加上國內外均沒有形成相關領域的最佳體驗,就需要有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結合用戶需求、行業現狀等等探索一系列的體驗、交互模式,用在自己的產品上,再通過后續運營、反饋等手段不斷優化迭代。

而近半年到一年,產品能否成功更多的在于資源與內容(說白了,誰家有錢,誰家的產品就不愁沒人用),可用比易用更重要,而體驗交互模式基本可以采取拿來主義(搞個國內外的競品來Copy一下,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那么過去那種以做需求、做體驗為主要職責的基礎產品經理的重要性自然會被削弱。
但是廣義上的產品經理依然是行業必需品,一種可能就是垂直型產品經理(或說具有特定本領的產品經理)。比如能夠挖掘大客戶需求的商務產品經理(多見于云產品)、具備金融業務背景的金融產品經理(多見于金融+互聯網類產品),以及具備專業技能的數據產品經理、智能硬件產品經理、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等。

這一些“非典型”產品經理的共性,就是可以為特定的產品提供針對性的內容和資源。
如果一定要討論典型產品經理,過去偏向需求與功能的產品經理(或稱產品策劃)比偏向運營的產品經理(或稱產品運營)更搶手的情景,未來很有可能會發生反轉,即產品的重點思路由功能策劃轉移到運營策略上

簡而言之,就是要讓自己由典型產品經理轉變為垂直型產品經理,數據產品經理(DPM)就是其中的代表——甚至對于大多數典型產品經理而言,DPM是最容易轉變成的一種垂直型產品經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所有的產品都有數據,幾乎所有的產品都越來越重視數據,你可以從目前所負責的產品的數據入手,發揮學習能力,快速掌握DPM的基本要領

關于DPM,我后續將會寫一系列的文章,但要把丑話說在前:這些文章只能幫你提升對DPM的認知,并不會手把手教你如何成為DPM——這只能靠你自己。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捷徑”“干貨”和“萬能方法論”的人,我想,互聯網行業對你而言很可能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這篇文章就先討論到這里,讓我們期待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吧。

 

作者:R.D.,公眾號:rdonly

本文由 @R.D.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DPM需要充分挖掘自身驅動力。

    回復
  2. 深度好文,建議同行們謹慎閱讀。產品經理的未來在于專業化,在于對業務的理解、行業的應用和技術的挖掘。產品經理作為核心崗位,必須時刻反省、不斷學習,永遠走在變革的前沿。為了title和薪資放棄發展機會,只會溫水煮青蛙,慢慢被浪潮淘汰。

    來自上海 回復
  3. 術有所專才是最重要的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