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167 位增長經理共事后的經驗總結:10 條產品力原則

4 評論 11213 瀏覽 79 收藏 13 分鐘

要在短期內完成豐富的經驗積累,并為公司帶來快速的業績增長。作為一個中年產品經理,我總結了 10 條產品力原則,希望能幫大家在增長的道路上提提速。

大家常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但在當今互聯網背景下,我認為人人都應該成為增長經理。企業對每個人的技能需求都是復合的,既要懂數據和用戶,也要會寫 PRD,完成產品迭代。

現在,我們常常面臨的挑戰是:要在短期內完成豐富的經驗積累,并為公司帶來快速的業績增長。作為一個中年產品經理,我總結了 10 條產品力原則,希望能幫大家在增長的道路上提提速。

1. 腦海中始終有一張不斷被完善的產品架構圖

剛入職的時候,怎樣才能盡快了解公司并上手工作?我的做法是從產品架構入手?;诂F有內容,總結公司的各大產品線:

  • 內容生態產品線 —— 給用戶帶來價值的美食內容;
  • 社群互動產品線 —— 包括微信、APP 的社群,讓用戶和平臺產生關系;
  • 商業價值產品線—— 以課程、廣告、電商為主,擁有商業價值的產品;
  • 平臺產品線 —— 包括會員系統、營銷系統等內部產品。

接下來,就要往大框架里填充各類小產品,這是我整理的大致框架:

我們往往只負責框架下的某個小產品,但一定要把這個小產品放在整個業務板塊里,認清它的目標和功效。把握了產品節奏,才能與業務部門有效溝通,合理安排工作的優先級。

2. 一份靠譜的 Roadmap

說到產品迭代,大家都不會陌生。迭代能否順利完成,往往取決于產品經理的思考深度。以搭建菜譜分享社區為例,相信各位都能完成產品路徑層的規劃。先完成菜譜列表,以熱門美食吸引用戶瀏覽轉發,然后開放發布功能,鼓勵用戶原創分享。

資深的產品經理,在產品路徑之外,會疊加運營增長的規劃。比如:上線菜譜列表前需要準備多少則菜譜?上線用戶發布功能前需要累積多少種子用戶?

忽略了運營增長,就可能出現功能上線后沒人用的尷尬情況,這對創業公司來說,幾乎是致命的。再進一步,優秀的產品經理還需要規劃產品的數據目標。我們不僅要做一個產品,更要做一個有價值的產品。因此,我們需要考慮產品的用戶體量,評測這一體量是否能支撐產品迭代。

3. 大結局前的反向思維能力

回到菜譜社群的案例,大家覺得這個 Roadmap 有沒有什么不足之處?既然目標是讓更多用戶參與社群互動,第二次迭代的收藏/轉發功能就顯得特別重要。當我們只有2000 個菜譜的時候,用戶隨手翻翻就看完了,有沒有收藏的必要?是否應該把用戶發布功能提前,讓大家更早參與社群的互動?

這就是反向思維能力,在整個團隊都認為某個項目都不錯的時候,需要一個人站出來反向思考,用各種角度挑戰規劃的合理性,往往能避免很多無用功。

4. 就算只剩一位工程師也要活下來的求生欲

還是菜譜社群的例子,我們可能需要 10 位工程師才能實現一個月內社群搭建及上線工作,包括菜譜列表,用戶發帖及分享,評分及榜單功能。但如果老板只給你 5 個人,上線時間不變,你會怎么辦?

砍功能。核心的菜譜列表不能砍,為了保證社群活躍度,用戶發帖和分享也不能砍,所以我會把評分和榜單功能砍掉。

如果只有 3 個人呢?

那就做一個單向產品,只保留核心的菜譜分享功能。

如果只剩你自己了呢?

回歸產品核心目標,搭建菜譜社群是為了讓美食愛好者分享各自的美食菜譜。

那搭一個論壇是否也能實現?

雖然這不是我自己的產品,但在招到研發之前,我還是不會讓整個工作停下來。

很多初創公司的融資規模都不支持充足的技術資源,這就要求增長負責人思考每天的人力是否都花在了最好的功能上。

5. 上天入地的換位思考能力

換位思考,指的是考慮每個需求背后的原因。有的需求可能是例會上討論出來的,有的是老板安排的,也有的可能是日常聊天聊出來的。但這些需求方的目標到底是什么?有沒有更好的實現方式?

這都需要產品經理進一步理解消化,我常用一句玩笑話,考驗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需求:如果業務方去生孩子了,我是否能勝任她的工作?比如:一款市場投放產品,你能否幫助市場監控投放數據,衡量投放的ROI?

簡單來說,就是站在業務角度,使用自己的產品。

6. ROI 極高的設計生產力

如何實現產品設計的快速迭代?

以下是我整理五大步驟,讓產品經理快速闡述產品設計,提高思考和溝通效率:

  • 核心路徑用不超過 15 個字的描述,講清楚產品的操作流程。以共享單車為例:掃碼、驗證、開鎖、騎行、關鎖。這是用戶操作的核心流程,流程描述清楚后,其實每一步都可以變為數據指標,比如:每天的掃碼量,騎行時長等。
  • 模塊結構把項目拆解為一個個互相聯系的模塊,比如:登陸模塊,可能包含短信通道,語音驗證碼通道,第三方登陸整合以及登陸后的設備關聯等。模塊結構圖能讓產品設計更完整,不會遺漏任何路徑或功能。
  • 功能樹功能樹的作用就是把各個模塊的場景具象化。以支付為例: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余額支付和積分支付,每個支付模式下又有不同的優惠條件。將功能樹與模塊結構結合,能將產品功能描述得更清楚。
  • 頁面結構頁面結構描述的是每個頁面之間的關系。頁面結構和功能模塊是相通的,每個模塊都應想對應其中一個頁面,而頁面里的功能也要體現在模塊里。有了頁面結構,就能和業務方進行深入溝通了。
  • 原型設計現在很多產品經理一上來就會把原型設計做出來,但其實這樣的效率非常低。我們關注的往往是功能和頁面間的邏輯,把邏輯架構樹立好才能一步到位完成產品的原型設計。

7. 讓人舒服的遞進式溝通能力

溝通和研發有一定相似之處,需要用各種修復補丁來完善發布的版本。

很多時候,在溝通開始前,產品經理其實沒必要把功能細節想透。溝通的第一步通常只是發布信號,比如:我想做積分換錢功能。不同部門的人聽到這個意見之后,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一功能的利弊。進過兩天的思考,雙方再溝通功能細節,效率會有明顯提升。

在研發過程中,常出現產品和業務溝通中斷的情況。其實保持進度的更新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研發進度已經到 30% 了,運營端的內容資源是否也開始準備了?

大家信息保持同步,才能更好實現整體項目落地。

8. Excel 高手

每個產品經理心里都需要一個表格,了解每個功能對公司業務增長的價值。每個項目的增長指標與公司的業務間都有聯系,這是一個遞進的過程。

作為產品或增長經理,我們需要從收入和成本的角度評判業務是否健康。此外,我們還要熟悉核心的增長指標以及拆分后的各項指標,可能是用戶量、活躍度,也可能是平均成交金額等。持續跟蹤每一個最小增長單元數據,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業務問題并作出調整。

9. Answer First

針對這一點,大家不妨先看看以下兩個回答:

當被問到某一項目的表現情況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 A 模式。每個人都有舒適區,表達自己的經歷是容易的。而依照 B 模式,總結表現結果,尤其是數據表現不好的結果,往往比較困難。但這樣的回答,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如果沒辦法直接回答一個問題,那所有圍繞這個問題的討論都是浪費時間。

10. 認識自己的能力

最后一點是認識自己。這主要依靠個人的日常積累,我每次來參加活動都會有收獲,不僅來自嘉賓的演講分享,更多的是來自和大家的交流。吸收了大家的想法,回去思考自己做得如何,才能在以后做得更好。

很多人看到的成長其實是產品或平臺的成長,自身的成長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希望這十個原則能幫助大家,無論在產品還是個人層面,都實現快速增長!

 

作者:趙征宇,日日煮產品戰略副總裁

本文由 @GrowingIO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模塊結構,功能樹,頁面結構,分別用什么工具來繪制呢

    來自福建 回復
    1. 去試試ONES project吧,軟件開發管理工具。

      利申:現ONES.AI 員工。

      回復
  2. 學習了

    來自福建 回復
  3. 醍醐灌頂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