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小報:產品經理如何淘汰餿主意?
[導讀]艾米,一名行走在路上的產品經理,經常也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困惑,當面臨多重選擇的時候,也是最考驗我們的時候,因為你的決策將會決定甚至改變你手上產品的命運,所謂“實踐出真知”,在不斷的磨礪中,艾米也漸漸發現——產品經理應該首先學會回答十個問題,首要問題就是“解決什么問題”?
【產品經理如何淘汰餿主意?】
被稱為是產品管理行家的Marty Cagan在其《啟示錄》(Inspired)一書里向產品經理介紹了如何評估產品機會的方法。
他認為,評估產品機會的目的在于淘汰餿主意,避免浪費時間和金錢;挑選合適的產品機會,團結團隊,理解產品,整合資源。因此,產品經理應該首先學會回答以下十個問題:
1.產品要解決什么問題?(產品價值)
2.為誰解決這個問題?(目標市場)
3.成功的機會有多大?(市場規模)
4.怎樣判斷產品成功與否?(度量指標和收益指標)
5.有哪些同類產品?(競爭格局)
6.為什么我們最適合做這個產品?(競爭優勢)
7.時機合適嗎?(市場時機)
8.如何把產品推向市場?(營銷組合策略)
9.成功的必要條件是什么?(解決方案要滿足的條件)
10.根據以上問題,給出評估結論。(繼續或放棄)
【Flattr的小額支付夢想仍在繼續】
如何將在線內容商業化一直是讓人頭痛的問題,而小額支付被認為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中Flattr就是其中比較知名的產品。但是發展了三年下來,其業務規模依舊非常小。因此,Flattr決定采用新的技術方案,將“like”或者“favorite”按鈕變成支付工具,取代此前必需支持的“Flattr”按鈕。
這個方案意味著,用戶看到一條Twitter信息、Instagram上一張圖片或者Vimeo上一段視頻,只要點擊“喜歡”就能向作者捐助一定金額。用戶每月會給Flattr上充值,比如10美元。到了月底,Flattr計算用戶喜歡內容的次數,然后求一個平均數,即算出每一次喜歡的內容可以獲得多少錢。Flattr從中收取10%的費用。
據Flattr介紹,此前服務上線以來,一共產生了150萬次的Flattr行為,平均每個用戶每月花4.5歐元,每一次的捐助平均金額是0.5歐元。正是業績不夠理想,所以讓Flattr產生了改變產品形態的想法。
不過最新的作法是否奏效,還有待驗證。因為這里面會產生比較復雜的教育用戶的過程。
【短期考量VS長遠眼光】
硅谷著名投資人Fred Wilson近日發表文章稱人們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即將短期的考量和長遠的眼光進行對比。
最近有條微博稱,三星上個季度來自移動部門的凈利潤要比谷歌整體運營的利潤都要高。Fred認為,三星目前的確在硬件方面做得很出色,這一點和蘋果公司相同。而谷歌在移動終端方面沒有掙到任何錢。
但是,如果要評價誰真正在移動領域更有優勢,Fred的答案是谷歌。因為谷歌郵箱、谷歌地圖、還有移動搜索都被使用在眾多的手機終端上。更別提Android系統。只要想想谷歌所擁有的數據,它所擁有的潛力就無可限量。
只要你的數據存在云端,那么換任何設備都不會影響。因此,硬件產品并不擁有真正的護城河。
在移動領域的長期發展中,蘋果沒有“云”,而三星還只是個硬件玩家,那么,只有谷歌立足長遠。
【Twitter上的用戶如何“人以群分”?】
語言學家通過分析Twitter上的詞語使用發現,使用相同詞匯的人更愿意和那些使用同類詞語的人相互交流。
例如,研究中發現的最大一類社群的人最經常使用的詞匯就是“nigga”、“poppin”、“chillin”等。而經常使用這些詞匯的人互相之間聯系得也更緊密,他們90%的內容都是發給同一個社群里的人看。
更有趣的是,如果現實中的人們因為地域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口音,那么網絡上同一個社區的人會普遍性地拼寫錯同一個詞語。比如Justin Bieber粉絲的習慣就是以“ee”作為詞語的結尾,像“pleasee”。
這個調查證明了社交媒體上的人和現實中的人一樣,都會產生自組織的過程,從而加入不同的社群,而他們發表的內容也往往面向自己的社群。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