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認知發展》連載01:“我是一個產品經理”嗎?

19 評論 14181 瀏覽 75 收藏 23 分鐘

人類通過認知、識別、判斷輸出標簽,以“標簽”來為世界分類,為自己定位。本文主要以此邏輯來闡述人們對于產品經理這個身份的認知和定位。

25歲上,人類生物上的大腦趨向于成熟,開始邁入數十年漫長的衰老過程。但同一時期的我們大多數,還未徹底地開始使用大腦。

25歲上,我們剛開始嘗試對自我的認知,卻在最迷茫、判斷最不準確的此時,給自己下了一輩子的定義,告訴自己“我是這樣的人,并且永遠是。

(連載文,應該是雙周更…?)

一、智能與人腦

思前想后,我決定從人工智能開始講起。

一直以來,對于人工智能(基于當前的技術原理)可能在大部分工作中替代人類的觀點,我是保持著懷疑態度的。但這是一個方便的視角,幫助我解釋清楚人腦現階段的各種研究成果和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運行方式的差異。

人類對實現機器智能一直充滿向往,圖靈測試提出的問題(無法判斷自己交流的對象是人類還是機器),是自然語言處理的奮斗目標。

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科學家們對計算機處理自然語言的認識都是在為語言本身建立規則的基礎之上的。通過讓計算機運算語言的規則學習語言,從而完成與人類的對話。

因此,彼時大部分人的關注點都在語言以及語言的規律本身。但尋找規則的復雜性太大,衍生問題太多,以至于幾十年間,人類在這個研究方向上都沒有什么進展。

直到20世紀70年代,統計語言學的出現使得自反語言處理重獲新生(《數學之美》吳軍)。

新的理論是基于上下文關系的統計模型,以一個句子出現可能性的大小來代表它的合理性。

用一個簡單例子來形容:在你是之后出現誰的概率(可能性)越大,就越合理。其中概率是通過與人類長時間的對話訓練來獲得數據并完成計算的。

人工智能在這個新的理論方向提出之后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我們現在使用的大部分翻譯、輸入法等類型的工具都有人工智能的參與。

下面列舉了兩個試圖替代人腦認知工作的智能使用場景:

  • 提取一段話的關鍵字:過程是輸入給機器足夠多的段落,并且告訴它這些段落的關鍵字是什么。經過一番訓練,機器的任務是從新的段落中提煉出關鍵字。
  • 識別動物:相似的過程是給機器足夠多的貓和狗的照片,告訴機器哪些照片是貓,哪些照片是狗。經過訓練,機器可以對一個新照片判斷是貓還是狗的最大概率。

我今天想要討論的問題既不是判斷的結果,也不是訓練的過程,而是關鍵字和照片。這些訓練元素是機器學習的教材,也是人工智能的起點。

而元素識別與判斷的工作是由人類來完成的。

每一個人工智能的項目中,都有這么一個準備教材的工作內容,俗稱打標,即為素材打上標簽。

和大部分人想象的與智能搭邊的工作不太一樣,在每一張照片上標注貓或狗這樣的行為是非??菰锖蜔o趣的。但人類必須整理這些海量的素材(照片與段落),才能訓練出更加接近人類判斷結果的智能(即便只是教育機器理解貓或狗這樣僅基于兩個維度的信息判斷的工作,都需要耗費很多人類的時間成本去完成標簽化)。

因此,人類的認知、識別、判斷并輸出為標簽的工作是人工智能工作的前提——人類先識別了貓是貓,才能有計算機智能的可能性。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那么,人類又是怎么知道貓是貓的?

我們是怎么將一個貓的形象,歸類為貓的概念的呢?

探索認知的過程產生了無數謎題,心理學發現了一部分,神經科學解答了一部分,還有一大部分依舊是謎題。

我們從人工智能回歸人類,來了解一下人類在認知過程中的標簽行為”——分類。

二、為世界分類

你是否定義過自己是一個什么類型的人,比如外向還是內向(在社交過程中中汲取能量,或者相反的損失能量)?

心理學家榮格在他的著作《心理類型學》中首先提出了內外向的性格定義:每一個人都有屬于內向、外向兩種性格。

這個直白而實用的觀點經常被我們習以為常地引用(榮格對中國的道教頗有研究,很難說內外向這種二元的分類方式是不是帶著些東方哲學的意味)。

各種學科與流派中還有不少其他分類性格的方式,比如由內外向性格特質衍生出來的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在職場流傳甚廣;還有五大性格特質,甚至于五行八卦、星座星盤等等。

我們面對這些分類方式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巴納姆效應:

人們會對于他們認為是為自己量身訂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給予高度準確的評價,而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夠放諸四海皆準適用于很多人身上。

人類可能既不喜歡社會給予我們的分類和標簽,又酷愛把自己往格子里塞。

或許正是因為我們就是這樣認知世界的。

從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的自然選擇理論開始,人類對自然界的生命體有了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開始理解生物如何演化成現在的模樣,從而可以更加明確地定義生物的從屬和分類,比如家貓屬于貓科哺乳類動物。

但我們對生物分類的認識并不是從達爾文開始的,在自然選擇提出的很久以前,人類也已經把貓和虎歸為一類了(而不是和狗)。

為什么呢?

或許是因為貓和虎、蛇與龍在外形上很相似。但鍋和鏟在外形上并不相似,我們認為它們在用途上是相同的,也可以歸為一類。那為什么貓和狗都是寵物,當老虎出現時,我們還是把狗排除在外了呢?

等等!

我們為什么要給它們歸類呢?

真奇怪,這個歸類的意識從何而來?我們分類的知識又是從哪里獲得的?是先天存在的還是后天習得的呢?許多備受爭議的心理學問題都在先天與后天之間爭論徘徊。

如果我們把放在同一個地方的工具歸為一類,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在后天的教育中習得了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從而對事物進行歸類?

這些聯系的緊密程度是怎么判斷的?

我們又如何認為相處于不同環境的貓和虎的相似性多于處于同一環境的貓和狗的相似性?

這些聯系與語言的形成有關嗎?

我們對事物進行分類的動機是出于后天的使用目的嗎?

先天論的支持者認為:分類、標簽、異己不需要被教育,它是先天就存在的能力。

榮格在集體潛意識相關的研究中,發現人類有不分地域與文化的共同象征,比如不同的地域和人群流傳著相似的傳說和神祇。如果我們通過后天的教育學會的如何分類,那么我們歸類結果必然存在地域之間的差異。

也就是說:如果全人類(在未受到普世性的信息傳播前提下)都認為貓和虎屬于一個類型,那么分類行為就有更大概率是人類先天的生物功能。

20世紀70年代早期,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埃莉諾·羅施完成了一個在心理學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分類實驗。

她找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部落——丹尼人,他們的文明沒有受到外部社會的影響,仍處于石器時代。在這個部族的語言中,對色彩的定義只有兩個分類:深冷和亮暖。

第一輪實驗是讓被試完成對色彩的命名(通過一些替代詞),分別學習原型色(比如正紅色)與非原型色(比如橘黃色)。

之后的第二輪實驗是給予被試多種顏色和新的顏色進行分類。

實驗結果:

  1. 第一輪實驗,學習原型色命名的被試組記憶速度顯著高于非原型色。
  2. 第二輪實驗,學習原型色的被試在歸類多種顏色時正確率遠遠高于非原型色組,甚至非原型色組有少數人在過程中沮喪到試圖退出實驗。(《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羅杰·R·霍克)

實驗證明了羅施的兩個猜想:

  1. 人類通過心理原型對世界進行認知學習的速度更快。分類是從心理原型向外遷移的,以更接近心理原型的歸為一類,但邊界是模糊的(比如貓是原型外貌,虎比狗更接近原型的樣子,于是分類為貓) 。
  2. 而這些特定的心理原型的概念看來是先天的,是人類生物組織的一部分。

漫長的進化過程給每個生命做好了投入生存的準備,而我們的祖先對自然事物的認知似乎被寫入了我們基因里,或許我們就是在誕生之前就是已經被訓練好了的智能。

我們使用標簽認知世界,是為了生存。

個人聚集成人群,也是為了生存。

但人群發展出文明,并非生存需要。

現在的我們不需要認識萬物、識別危險、快速反應、感受環境,我們甚至能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這當然很不安全),這是對文明社會高度的安全依賴。因為我們生長于文明社會中,我們在文明社會的價值體系中活動,我們接觸的環境與事物大量的來自人工雕琢。

我們具備生物上的天生的分類能力,我們顯著地依賴這個能力對這個事物進行快速的認識和判斷,因此分類與標簽不可避免的在社會與文明發展中留下痕跡。

比如,“我是一個產品經理?!?/p>

三、標簽與人

為了讓他人快速的了解自己,我會介紹自己是一位“產品經理”或者“業余作者”。

這個職業標簽還能暗示個體在產品領域有著專業的形象,從而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可,和后續的合作機會。

市場當然是鼓勵專業的,專業意味著投入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更長、精力更多、信息量更大、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

但如果有人反過來想用產品經理來概括我這個個體,那一定是不太準確的(當然還有程序員和設計師,也因其更加明顯的職業特征而飽受調侃)。

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標簽是便捷的,如前文所說,甚至是順應人類天性的。

20世紀70年代,面向新傳播時代的諸多營銷學理論中,由艾·里斯 (Al Ries)、杰克·特勞特 (Jack Trout)共同撰寫的書籍《定位:爭奪用戶心智的戰爭》,對數十年來直到現在的互聯網產品工作持續產生著巨大影響。

在我這個讀者的眼中,《定位》與同時代羅施的分類實驗仿佛是天各一方的相互印證。定位的核心理念是在用戶心中占有一個心智原型(此處內容簡化了書中概念,建議閱讀原書)。

定位提出的是營銷活動在信息爆炸時代的困境。產品爆炸、信息爆炸、傳播爆炸等等的背景下,用戶的心智容量依然是有限的。在同一個類型中,人們記不住7個以上的品牌名稱(原書未提出嚴謹的實驗,引用了以為心理學家的對于數字7的概念),甚至只能記住前兩個。

而定位提出的方法論包含兩個內核

  1. 找到精準的用戶群體(不贅述),
  2. 在用戶心中建立一個新的概念模型,讓自己的產品成為這個概念模型的第一品牌。

第二條正是人為的將一個產品轉變為用戶認知中的“原型色”的方式,它建立了一個新的分類,而這個分類的“標準形象”正是這個產品。

有趣極了。

按照定位理論,我不應該像諸位介紹自己是一位“產品經理”。因為在產品經理這個分類中,我連前100大概都擠不進去。但我可以向諸位介紹自己是一位產品鍵盤俠,那或許就可以提前預約你心目中的第一順位。

可見我們的分類能力有強大的延展性和包容性。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環境中,大腦都在使用各種方法完美包容和幫助我們快速地生存。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腦也是懶惰的。這種快速的認知過程讓我們產生了不少錯覺,其中最大的困擾就如心理學家們的爭執:我們分不清哪些認知結果是先天的,或者是后天的。

更麻煩的是,我們還分不清這些認知結果與我們的當下和未來有什么關系。

比如:

  •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我不應該做需要社交的工作?!?/li>
  • “我是的想象力不太夠?!?/li>
  • “我是一個沒什么邏輯的人,我不會技術?!?/li>

有時候,還會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以下問題:

  • “產品經理必須很會溝通嗎?”
  • “產品經理可以不懂設計嗎?”
  • “產品經理要學技術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并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非得有個答案,著名杠精兼前端程序員@winter 這么回答:

當人們詢問要不要學這學那的問題時大概在等待一個否定的答案,所以我的回答都是‘要’。”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為什么這樣定義自己?

對于自己不擅長溝通、邏輯、想象力的所有定義從何而來?這些結論經過了什么樣的判斷過程?我們判斷自己不擅長某個事情,是源于對自己性格標簽的推論嗎?是在指責自己的人格缺陷嗎?是我們這個生命體的先天基礎嗎?我們認為自己此刻并且將永久的保持這些所謂的優點和缺陷嗎?

否則我們為什么一口咬定自己不擅長(或者擅長)呢?

聽上去那么堅定。

或許是不想花費心力做那些不夠高效或者不夠喜歡的事情;更或許,是不太質疑社會語言體系的標簽對于自己與事物本身的定義是否準確。

比如,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期望實驗,證明了老師對學生的信心與學生有更好的成績正相關。而定勢與智力的相關性實驗中發現,當學生被告知性別或種族之間的智力有差異時,測試結果就會表現出差異,反之則不會。

再比如,女人喜歡粉色,男人不喜歡粉色。而粉色在一戰之后才在歐美成為女性象征,在此之前數千年文明古國的女性并沒有表現出對粉色的突出的共同愛好。

我們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密集地接受社會標簽從外部對自己的定義和巨大的環境影響,并且也這樣影響著他人。

人類使用語言和文字完成交流和信息的傳遞,但語言不能代表人格的本質,標簽更不能。

當然,即便排除社會標簽的影響,我們也不能無視人格之間顯著的差異性。

但問題是:人格特質的差異,必然的關系我們的職業成果、社會價值和生命體量嗎?

你是否認同性格決定命運?或者認同性格決定職業?

(人格與性格在英語中使用是同一個詞“Personality”。心理學的人格概念,指個體的相對穩定的性格狀態,具有對自我認識的整體性。性格和人格的定義相同,差別是性格是人格涉及社會評價的一部分,是人格的社會屬性的體現。因此,在此系列文中,我將兩個概念合并討論。)

四、“我是一位產品經理”嗎?

除了對人類共性的研究之外,討論人格差異的主要有三種流派

  • 認為先天和后天對個體的性格塑造起共同的作用;
  • 性格特質通過父母遺傳給子女;
  • 性格特質的類型,比如內外向的差異就是其中一個分類維度。

本文不執著于推翻或者舉旗支持這些理論,也沒有判斷何種特質更加優越的動機。

我的疑問是:如果我認為自己是內向的性格特質,這個特質與職業選擇的關聯關系顯著存在嗎?

企業是一個生產關系的組織與集合,生產關系是工業文明的成果。而現代社會的大部分職業,都是工業生產過程的其中一個不得不由人來解決的生產環節,它們的衍生就像流水線上的每一道工序。

一個龐大組織的運行,依賴規律的、流程化的、標準化的系統設計。構成組織的人,也同樣被期待著專業的樣貌,由KPI界定人的價值。

這未必是不合理的,但能得出我們個體的人格特質與這樣的職業樣貌有莫大的因果或者關聯的結論嗎?

內向等同于不能社交嗎?進而推論出找一個不需要社交的職業嗎?

我們先把自己裝進了內向的標簽,然后通過一種經不起推敲的邏輯把自己裝進程序員的標簽?再接下來,我們要把自己裝進“PHP”的標簽嗎?

那么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還是一個優秀的“PHP程序員”呢?

思考的過程和結論是極其脆弱的,即便內外向的人格特質存在。我們也不能定義外向大概率等于擅長溝通(它或許只能指向有溝通的勇氣),同樣的也不能定義程序員等同于少溝通(畢竟人類之間的溝通又是一個復雜、精妙的命題)。

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不需要溝通的工作就不需要人類的相互協作。

如此,人格特質、職業選擇、社會價值、命運等等,這些概念之間似乎并沒有牢固的邏輯關系。

我們對于自身與外部環境的思考應該從頭來過。

是我認為自己的大腦結構本來就長成“PHP程序員”的樣子?

還是“PHP程序員”把我的大腦培養成它需要的樣子?

預告下一集:《認知與人格》

ps:想要評論和轉發(委屈.jpg)

#專欄作家#

GaraC;知乎賬號:GaraChenV;公眾號:Gara與Fug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本文系作者獨家授權發布,未經本站許可,禁止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謝謝合作。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大神,請問您的公眾號名字是啥?

    來自天津 回復
  2. 這說的其實是我是誰的問題啊。人人都會給自己和他人貼標簽,這本來是為了方便歸類和記憶。但是凡事必有兩面性。如果因此執著于這個標簽,執以為實,那又會成為禁錮自己成長進步的手銬了。
    所以我從來不給自己貼標簽,什么不會學什么,哪里短板補哪里。對外為了方便別人快速理解,簡單地說一個標簽即是。

    來自福建 回復
  3. 思路一下被打通,感謝作者的一篇文章,非常感謝?。。?!

    來自北京 回復
  4. 再來一發評論,看第二遍,還是覺得思路清奇,有時間還要對劃重點的東西好好思考

    來自北京 回復
    1. 感恩的心

      回復
  5. 邏輯清晰,說理明確,漸入主題,贊!

    來自四川 回復
  6. 其實我想說的是,真博學 …… 不要理會我在票圈的回復了,直接日更吧,小姐姐。 ??

    來自江蘇 回復
  7. 這個寫作思路真贊 ??

    來自北京 回復
  8. 原先覺得已標簽的方式去給別人輕易下定義的方式蠻討厭的,看完這個之后釋然了 ?

    來自廣東 回復
  9. 我滴媽也( ?? ω ?? )y

    來自福建 回復
  10. 很贊 很有想法

    回復
  11. 有意思,有想法,期待下一期。

    回復
    1. 好咧

      回復
  12. 從公眾號過來的,特來關注,被作者引經據典深刻而不失滑稽的文筆折服。(滑稽)

    回復
    1. 感謝支持

      回復
  13. 這是一篇哲學文章啊!

    來自廣東 回復
  14. 很厲害呀,很少能看到專業的從思維角度出發的文章了,大大加油

    來自陜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