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的心理學知識(直覺、記憶和場景篇)

4 評論 11668 瀏覽 130 收藏 9 分鐘

很多朋友跟我抱怨,說在工作中與同事的“溝通成本”比較高,跟他們說話很費勁,總之各種各樣交流和溝通上的問題,那么就以此為機會和大家聊一下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的一些心理學小知識吧,希望能夠幫上大家~好的,那么下面就正式開始了~

一、直覺、記憶、場景

不依賴于場景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我們做出的所有判斷都取決于我們看待和解釋這個世界的方式。因此我們首先會討論我們的判斷是如何受到客觀場景和主觀思維影響的。

選擇性的知覺

53753

看看這張圖片吧,你所看到的東西,多大程度上是由你的預期所決定的呢?即便是對于眼前的事物,你還是會被自己的已有觀念影響,所以人們看待事物沒有任何偏差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大多數人會選擇性的去感知那些他們所期望和愿意看到的事物。

在這里給大家舉個更加具體的例子吧:

這是1977年的一個實驗,被試者被分為2組,一組被告知喝下的飲料是湯尼水和洋酒的混合液體;另一組被告知喝的只是湯尼水,其實液體仍然是洋酒和湯尼水的混合液體。但是只有被告知喝了混合液體的那一組被試,心率變化比認為自己喝的只是湯尼水的那一組被試變化要顯著。

這就是“預期”的影響力。接下來再說幾個和“預期”有關的心理效應

和“預期”有關的還有比較著名的“敵媒體效應”——指的是不管人站在什么立場上,很多時候都認為新聞報道是偏向于對方立場的?;貞浺幌?,當你和技術爭論的時候,突然有個同事出來讓大家好好商量,然后開始在白板上記錄你們爭論的細節和內容,開始清洗和整理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他是偏向于技術那邊呢?

如何才能減少主觀預期對于我們判斷的影響呢?

思考自己看待問題的方式是否收到了某種動機的驅使

例如:我與某同事不合,我就是想去強行證明他的方案是不可行的

思考自己看待和處理問題時是否夾雜了自身的預期

例如上面的撲克牌例子,是否已經有了預期結果然后自己以為是的去進行思考了呢?

是否和那些有著不同預期和動機的人交換過意見

多和同事聊聊吧。

認知不協調

讓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什么是“認知不協調”吧。

開會的時候,一個PM由于人緣非常不好,所以他的方案一直被一票人穩定反對。后來PM想了一個辦法,把那群穩定反對他的人叫了出去,說以后開會只要他們反對他一次,就請他們吃一次飯,于是這次PM請他們吃了川菜館。第二次開會,那群人還是反對PM,PM請他們吃了驢肉火燒,說“不好意思,這次手頭不是特別寬?!?;第三次PM只請他們每人吃了一袋薯片;第四次PM就不請他們吃任何東西了,這個時候,那群由于私交一直反對PM的人說,“連吃的東西都不給我們,就想讓我們開會的時候反對你,簡直就是瘋了!”

在這個例子中,在請客吃飯的時候,PM巧妙地改變了同事們開會反對他的動機,由惡劣的私人關系變成了物質激勵。

以下將會列出更多關于“認知不協調”的理論。

自我知覺理論

人們對自己的態度、情緒、以及其他一些內在狀態的認識和發現,部分是通過觀察自己在各種情況下的行為來實現的。

由于內部線索微弱、模糊和難以解釋,人們的自我認識就與外部觀察一樣,要通過推斷得出。

非常抽象的概念,是不是?那我們還是通過舉例說明。

某公司的新APP上線了,職員甲推薦給他朋友下載并試用,職員乙推薦給他鄰居試用并給了鄰居10塊錢小費。這個時候甲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APP確實做得不錯,有點意思;但是乙的鄰居可能覺得這APP也就那樣,因為乙鄰居的試用前提是通過金錢激勵換來的。

同樣的產品,不同的推薦方法,導致了用戶對于自己使用動機的不同解釋。還有辦公室里的例子,比如張三要去說服甲和乙兩個技術同意自己的提案,甲直接看了提案就被說服了,乙的話是在張三請他吃了飯之后同意的。那么甲可能是覺得張三的提案確實好,而乙可能覺得自己是因為那頓飯的物質激勵才同意甲的提案的,所以可能反而覺得張三的提案不那么好。

決策前不協調

每個人都有減少內部沖突或者說不協調的動機。那么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決策前不協調,一種是決策后不協調,那么先通過例子來說明什么是決策前不協調。

這是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有的公司內部,那些對于權力和使喚別人特別渴望的人,總是喜歡說“扁平化管理”“民主”“和員工是朋友”之類的話,來消除自己內部的一些不協調(道德觀和自己內心渴求的不協調)。

決策后不協調

與前者相比較,僅僅是時間上的不同而已。還是通過例子來說明。

假設說張三的提案被采納并且開始實施了,那么如果以7分制來評價這個提案成功的概率,1表示最小的概率,7表示最大的概率,那么在表決之前張三提案的成功概率評價平均值會在3左右,而表決之后,評價的平均值會上升到5.

換個簡單的例子說,美國總統大選都知道吧?相對于投票前的選民,投票后的選民更加傾向于相信他們所選的候選人是最佳候選人,并且會贏得選舉。

記憶和事后聰明式偏差

很多人認為,記憶是我們過去經歷發生的時候被我們存進記憶庫中的拷貝,然而并不是。記憶是在我們提取它的事后才建立起來的,重建的材料是那些填補缺失細節的邏輯推斷和其它一些相關信息(重建場景)。

什么是“事后聰明式偏差”?

已經知道結果的人,回過頭去預測一個事件,那么他們所預測的概率比那些實驗之前就進行預測的人要高。

好吧,這個事情可以用我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個例子來說明。

2005年的時候我在浩方CG論壇上發過一個帖子,聊格斗游戲的,當時我說“街霸或者KOF的下一作,肯定會用到卡通渲染技術”。然而當時并沒有人信我,后來《街頭霸王4》問世之后,論壇上又一大片關于“卡通渲染技術”在格斗游戲領域應用的討論。

減少事后聰明式偏差

做好準確的記錄和筆記,提高記憶的重建準確度

多考慮過去的事情在什么條件下可能會產生出不同的結果

 

本文由 @李紅袖(微信公眾號:Qinghua_Gam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額,提個小建議,有的專業詞語的翻譯不是太準確,是“認知失調”不是不協調……

    來自吉林 回復
  2. 有點意思

    來自遼寧 回復
  3. 這個是《決策與判斷》中的內容吧

    來自北京 回復
  4. 案例不錯,就是內容相對題目,顯得太少,要不紅袖開個專欄?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