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或者經驗,你現在想要的是哪個?

0 評論 2497 瀏覽 0 收藏 8 分鐘

我經常會跟各種創業者交流,商量他們是否給加入某家創業公司。我通常會使出老招式,用問題回答問題:“金錢或者經驗,你現在想要哪個?”

你瞧,如果你打算加入一家已經拿到 500 萬美元的創業公司,在里面做一個市場總監、產品經理、資深構架師或者國際事業部老大,想掙夠退休金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但是沒關系,并不是每份工作都需要成為你的重大突破,就算這份工作只是提供一個學習機會也不錯嘛。

但是我還是經常碰到各種人問我這家公司會不會撞大運。在我看來,這些人是把錢和經驗弄混了。簡單的算一下就明白了,比如你有 0.25% 的股份,這家公司 B 輪拿到了 500 萬美元,假設 VC 對它的估值正常,就是說這輪拿到了 1/3 的股份,500 萬除以 1/3 就是 1500 萬美元的估值。如果這家公司以后再也融不到下一輪了(很有可能喲),最后 VC 正常退出(平均是 5000 萬美元),那么你的股份值多少呢?12.5 萬美元。就這么多。簡單的算術就能解決問題,但是人們就是很少去做。

我們假設花了 4 年時間來退出,那就是每年 31250 美元。這些是優先認股權,不是受限制股票,所以你得交一筆短期資本利得稅,在加州大概是 42.5%,最后也就是每年 18000 美元,這還是樂觀的!對了,這兒還沒考慮優先清算權,也就是說你拿的會更少。

別誤會我,不是說錢不重要,只是在 Palt Alto 或者 Santa Monica 買套房得 200 萬,這點錢真沒啥用。

我不想打擊你,只是想讓你看清現實。如果你想掙錢(我是指起碼能買套房),你就得自己去開公司或者做高管,或者天上掉餡餅你能成為類似 Google、Facebook、MySpace 或者 Twitter 的早期雇員?,F實一點好么,這種公司一年全國能有幾家?1 家?頂多兩家?有個投資人最近跟我說,每年有 1500 家公司拿到投資,只有 80 家最終是賣了 5000 萬的,能賣到 1.5 億的只有 8 家!

所以你現在明白為何當那些斯坦福的 MBA、資深技術人打電話問我下一步該去哪時,我總是會問“金錢或者經驗,你現在想要的是哪個?”

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經驗。我的建議通常是:“保證你在這家公司工作能獲得以下幾項中的一樣:同厲害的高官和 VC 結成良好的人脈,比上份工作更多的責任,能幫助你繼續走下去的專業技能,同能夠增加你行業閱歷的公司合作的機會?!爆F在的經驗是為了以后的金錢。

我第一次做 BuildOnline 的 CEO 時,還是 1999 年,那時候每招一個進來都會給他算給他的股份值多少錢,正逢科技股大漲,大家都愿意來。后來我就發現這樣不好,開始給后面的人這么說:“加入 BuildOnline,是因為你相信在這兒有獨特的經歷,因為你喜歡我們在做的事情,因為在這兒你可以做一份更好的工作,因為在這兒的幾年里你可以給自己的簡歷加分,因為雖然我們給的工資不錯但不會特別高。股權不會讓你暴富,所以不要因為股份而加入我們?!?/p>

顯然的,你應該去做那些你喜歡的工作,只有這樣你才會每早來上班時都激情滿滿。不要還沒弄清自己為啥要加入就去一家公司。

最近有個朋友問我該不該去一家創業公司去做 CTO,去了就是 3 號員工。我問他母公司有多少股份,管理層又能拿到多少。他說還沒問。后來我們聊起來,他說 CEO 只有 5% 的福分,而且沒有為管理層預留期權池。我的建議是,閃??!既然這家公司構架都有問題,死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還有個聰明的小伙最近跟我聊了下,他在 NY 有個 offer,灣區也有,還有一家 LA 的也要他,他自己做的公司也開張六個月了,這還是個不到 21 歲的孩子。他想知道該怎么辦,我就告訴他得自己想好現在想掙錢還是學東西。以他現在的條件兩件事都能做,但是得明白為什么要選其中之一去做。我建議他別去灣區那家,因為那是家稍大的公司,去那兒只能做些文書工作。如果你想學東西,起碼得去一些能做點讓人興奮的事的公司。如果在那做的順,你可以在那兒好好學習成長五年,如果不行,自己去創業,到 26 歲就能做 3 家公司了。那時候就是掙錢的時候了。

至于賺錢這件事,我有個朋友是個很有才的高管,上過哈佛商學院,呆過 3 家不錯的創業公司和兩家大公司,在美國和海外都工作過,現在剛過 40 歲。每次他給我打電話估計都會覺得我瘋了,因為我總是沖他嚷嚷:“老兄,該掙錢了。別到處瞎晃做二把手,你得去掌舵,要么自己去開家公司或者去需要 CEO 的地方。

如果你真想掙大錢,就得沖到這家公司的前三四位,最好是老大。沒幾個人有這個本事,所以要弄清自己到底有什么樣的技能、背景和腦子。

說了這么多,我希望這篇文章不會太尖酷,我不是那種只為了錢的人。在一家創業公司工作時非常有回報感的事情,再怎么推薦都不為過。但是你得將自己的才能、年紀、技能、抱負和經濟基礎同自己現有的處境匹配好。最起碼,你得明白到底有多少回報,并且一定要問對自己正確的問題:“我到這來,是為了金錢,還是為了經驗?”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