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本質就是一個洗腦的過程

1 評論 10928 瀏覽 12 收藏 11 分鐘

最近頻頻聽聞 “融資市場不好” 的消息,說什么風口沒有了,A 輪頻頻跳票了,VC 們不知道該投啥了。

然后就有 VC 跳出來說,要回歸生活的本質,回歸消費,回歸買買買。畢竟,當繁華浮躁褪去,吃穿住行總不會消失,追隨人們新興的生活方式衍生出的商業機會,比那些丁點兒銅臭味都聞不到的社交娛樂類 APP 靠譜多了。

于是乎,“消費升級” 這個概念蹭蹭蹭地,變成了新老創業者 BP 里的關鍵詞,像萬金油一樣,仿佛抹一抹估值能翻倍。

我只是很想嚷一句,無論投資人還是創業者口口聲聲的 “消費升級”,你們確定知道是什么意思?!確定知道怎么做?!

開發一個 APP,每天更新幾篇內容,百度圖庫的圖,草根編輯的文,一個標題黨,加上幾個淘寶商品的鏈接,就說自己做的是 “場景消費”,做的是 “生活方式”,做的是 “消費升級” 了?!

究竟什么是消費升級

目前看到的幾種號稱 “消費升級” 的產品形態:

買更貴--忽悠大家買貴貴的衣服包包鞋子,不遺余力喊破嗓子證明自己是 “有錢人們的選擇”,并提供江浙滬包郵服務。

買更多--9 塊 9 搶購,滿 3 件折扣,讓我們買一堆不必要卻便宜到流淚的東西,讓我們倘佯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買更好--花一樣的錢,卻能買到更高性價比的東西。比如聚美小紅書洋碼頭上的海淘化妝品,進口面膜洗發水甚至消炎藥,嘖嘖,比屈臣氏的還便宜。

買服務--從外賣到美甲,從按摩到洗衣,通通只需要手指點擊 APP 就搞定。哎,誰讓 o2o 那么火,投資人錢那么多,讓上門服務又好又便宜。話說,“懶” 也算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啊。

買荷爾蒙--沖動消費,視覺刺激,文字挑逗。。。昨兒有人發我的微信表情特別適合描述這種產品:“千言萬語就是想上床”。

哎所以說多了真是迷茫,消費升級到底是個怎樣的現象,大家在使用這個詞語的時候,也實在太隨性了好嘛!

作為一款女性 “消費升級” APP 的創始人,小女子在日日 夜夜與白富美用戶的交流過招中,總結出所謂的 “消費升級”,應該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用戶愿意花錢買 “放心”。

山寨貨滾,老子有錢可以買正規品牌的商品。當你看中某個名牌包,你不再去淘寶找 A 貨,而是游逛于各個海淘網站,坐等折扣,勾搭代購。極度渴望增長的電商網站,貼錢賠錢也要哄你開心,多棒。

第二階段,用戶愿意花錢買 “興趣”,買一種能夠愉悅自己的生活狀態。

吃貨們有了更多美食的選擇,運動健將們有了更酷的裝備。借助豐富的物質商品和服務,我們的興趣喜好如被春雨澆灌,花枝招展——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裝,拍了更多的照片發到朋友圈。

第三階段,用戶想要花錢買一個 “改變”。

這是一種觀念的改變,也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在看完無數韓劇后,我們知道出門是一定要化妝的,長得丑是可以去微微整一下的,潮男是必須去健身房練肌肉的,生日趴是一定要包個酒店套房的,不開心的時候是必須跟基友喝燒酒的。

不是我們傻傻愿意被洗腦,而是因為我們的物質追求平穩了,精神追求卻前所未有的空虛。人生苦短,相見都恨晚。我們希望在有限的時間里,去體驗些不一樣的日子,或效仿偶像,或特立獨行。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大都對號入座在以上某個階段。

話說到這里,結論漸漸清晰。

消費升級,指的是人們因生活觀念及生活方式上的改變,而產生的不同于以往的物質需求——“原本不需要的東西,現在卻很想要

消費升級,跟花錢的多少無關,跟買東西的頻次無關。

消費升級,背后的購買推動力,往往是一個洗腦的過程。

不是因為生活改變了而需要新東西;是因為想改變生活,而需要新東西。

主打消費升級的產品,必須在內容上具備很強的 “專業度”、“場景感” 和 “引導力”,才能左右用戶 “不同于以往” 的消費決策。

說白了,世界上辣莫辣莫多的媒體雜志名人公眾號,用戶憑什么聽你的?這從來就是一個 “誰牛逼誰才能引導誰” 的世界?。?/p>

雖然人人都看到了這個新商機,但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洗別人的腦,更不是人人都能把 “洗腦” 的過程,整合進一個好看好用的 APP。

碎片到底要多碎——碎得我奶疼

生活方式的導購是基于興趣點,我理解有些 APP 野心比較大,想做大而全的生意,但是你一上來就包羅萬象有五花八門,樣樣不精通,這可就背離生意的運營法則,成了虛張聲勢。

曾經有個潮品導購網站創始人跟我說,擴品類這件事比想象中難得多。增加一個品類就等于增加一個腦庫,必須有專業的買手和內容團隊來保證這個品類的推薦是最靠譜,且最符合現有用戶群體的需求。

商品帶出場景,還是場景帶出商品

其實逛過淘寶的人都知道,淘寶店主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銷售。

圖 1 為這件衣服的約會搭配,圖 2 為這件衣服的上班搭配,圖 3 為這件衣服的家居搭配……每件商品可謂 “渾身都是戲”,還何須談什么場景。

如果你有商品即場景,場景即商品的運營能力,那你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了。

關于場景的切入點,越大越容易掉西瓜

男人會說:“我們吃個飯吧”。

女人則會說:“星期五晚上我們在 enjoy 上定一家三里屯附近的環境好的餐館最好有酒喝有肉吃吃完再去附近看個電影怎么樣…”

我想對那些粗曠的男性創始人說,關于場景,不要再寫什么 “職場”“約會”“居家” 等等 means nothing 的詞語了,請直接搬運女人們的腦洞好嘛!

想得到全世界的愛,是不可能的

你做消費引導類電商,做生活方式,做精致內容,就已經選擇了一條 “窄” 路。

你必須有一種特定的風格和定位,去引導向往這種風格定位的人群。nice做的是潮,禮物說做的是暖,enjoy做的是品位,氧氣做的是性感。

風格越清晰,越容易積累忠實用戶。

真實比什么都重要,但真實不一定等于 UGC

當投資人問起 “內容來源” 的問題,如果你的回答是 “編輯寫的”,他們會瞬間皺眉。如果你的回答是 “UGC”,他們則會舒心的揚起嘴角。

在 VC 們的幻想世界里,你的用戶個個是詩人,個個是設計師。

只有你知我知,由編輯假扮成用戶,才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授人以愉,勝過一切

我曾經跟另一個社交 APP 的創始人朋友夜聊,感嘆移動互聯網的產品,無論電商游戲社交閱讀,都是人們寂寞的解藥。寂寞分很多種,短暫的作息空隙,深度的精神疲憊,無數或煩惱或失眠的時刻,耳邊響起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而運營一款生活 / 消費引導類的 APP,最需要獲得用戶充足的信任和依賴,因此,如何創造出富有情感的內容來勾住用戶的心,如何讓他們每當寂寞來襲就尋找你的懷抱,絕對是一門殺手锏。

對于那些抄襲現象,搬運別人的圖、文、標題、設計、排版、選品等等。我只想說:

你缺的是一張圖,還是自信心?

你現在運營的 “內容”,確定不是一場泡沫?!

愿那些堅持原創、堅持自己獨有風格的產品團隊,在這個抄襲盛行,節操掉一地的世界里,頑強地漂亮地生存下去。

source:36氪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可以可以,但是說的不夠深刻

    來自重慶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