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認知發展》 連載02:判斷機制與信念系統(上)
上一篇筆者講到,人工智能是憑借人類為其制定的標簽來對事物屬性進行判斷的。筆者以此邏輯闡述了:產品經理如何更好地對認知自己的身份以及給自己定位。接下來,筆者將繼續以人工智能為引,進一步講述產品經理的認知發展。
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判斷能力或創造能力的人嗎?
(章節不獨立,需接上文連載01(鏈接)閱讀,雙周更)
一、一段不得不說的前情
在進入本章的正題之前,請容我花費些筆墨講述“認知”的概念,這是理解后文內容的基礎。
認知過程指:個體認識客觀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動,在心理學上指個體思維進行信息處理的心理功能。
首先,生物通過感覺器官,如:眼睛、耳朵、皮膚等(我們常說的五官),“觸摸”客觀世界,獲取感覺信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
而后特定的細胞元將這些感覺信息轉化成神經信號,通過遍布全身的神經元網絡——周圍神經系統,傳入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包含:脊椎與大腦區域的神經組織。
脊椎部分的神經元組織接受到來自全身的神經信號后將它們傳入大腦。大腦的神經元(俗稱腦細胞)對信號進行處理和解讀。如有需要,這個過程也逆向地輸出神經信號,經過周圍神經系統指揮人體與四肢的活動。整個輸入輸出的過程都是在瞬間完成。
因此,感覺信號傳入大腦是認知的前奏,大腦將這些信息處理為記憶、想象、思維等等的過程是認知的主要工作,最后大腦發出指令完成人類活動是認知活動的反應。
在關于人腦的研究中,對于認知“前端”工作范圍的理解是更加清晰和明確的(這里指的是信號傳入大腦之前與之中的過程),甚至于我們能以已有成熟的技術替代部分損壞的器官和肢體功能。
而信號傳入大腦之后的各種研究課題(包含從知覺到記憶、想象、思維、判斷等等大腦活動,乃至形成意識與人格)仍紛繁復雜,成果可以說即是顯著的,又只滄海一粟。
我將討論以下兩個內容:
第一件聊聊判斷過程,第二件談論人格的“信念系統”。它們都與我們的創造能力有關,后者更是幫助我理解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以及協作沖突的本質。
(若將這兩個內容放在同一個章節中未免閱讀疲累,因此拆為上、下兩部分)
本章節首先討論判斷的過程以及它和人們創造力的關系。
二、判斷過程
我們在連載01(鏈接)中談論了:人工智能判斷“貓”是“貓”的過程,以及其判斷的前提——人類對事物進行“標簽與分類”并告知人工智能。
智能現在距離人腦的狀態還很遙遠,其中一個明顯的差距就是:人工智能需要經過成千上萬張“貓”圖的認知訓練,才能進行對新圖片“是貓”的概率進行判斷。相反人類只要對貓認知過一次,就能對新的事物“是否是貓?”進行判斷。
整個認知過程要解決兩個階段的問題:
- 如何學習“什么是貓”?
- 如何判斷“這個動物是貓”?
我們解答過第一個問題(詳細內容請見連載01(鏈接)):
人類認知事物的方式,傾向于靠近分類上的“原型”。以一個事物的“標準原型”為基礎,與原型更“接近”的被歸為同類,從而快速完成新事物的認知過程。
實驗證明:自然事物的“標準原型”概念是先天的。如果人類在第一次接觸貓的形象時,看到的是一直“典型”的貓,那么就能夠快速判斷新的動物是否是貓。反過來人類對不符合“標準原型”的新分類很難進行快速的認知和學習。
人工智能則需要由人類告知“原型”是什么,并且通過大數據量的訓練學習,而后才能對新的事物進行判斷。
接下來我們要解答的是第二個問題。
學習是輸入的過程,輸入之后才能以此為依據進行判斷。我們一般認為,判斷是將新事物與記憶進行對比的過程(在后文還會提及記憶的概念,此處略過)。
那么,新事物與記憶進行對比的過程是什么樣的?人類判斷“這只貓”是“貓”的具體過程是什么樣的?
有這樣一個對比過程的假設:首先收集貓的信息并對此結構化,建立一個“貓”的表格,記錄每只貓的外形、運動軌跡、性格等。在面對一條狗的時候,同樣將狗的信息做結構化。把兩個事物信息表單的“數據元素”進行匹配,按照匹配程度的多少來判斷“貓”是“貓”。
看上去很合理。
我們先按照這個邏輯來聊聊人工智能。
相對于人類而言,機器能夠接收的數據維度是很有限的。
比如:我們將靜態的圖片輸入給人工智能,那么智能只能學習到靜態圖片的表征——動物的外形特征、肢體比例等。人類可以獲取的信息維度則更多,還有諸如運動方式、性格、柔軟的觸感、在不同環境中的不同狀態等等。
(*此處內容與本章節主題無關:如果以視覺為例,人類獲取視覺信息包含整個視野。視覺信息的處理包含對物體邊界與整體概念,因此可以從環境中區分“一只貓”。判斷圖形的人工智能“看到”的是一張圖范圍的“視野”。)
能夠進行這些復雜的認知,首先要感謝生物體的“感覺器官”。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獲得足夠豐富的信息廣度、深度和密度,這些信息的動態組合還能衍生無限的信息維度。
機器要完全接近人腦在任何狀態下的認知水平,起碼要達成幾個條件:
- 人類接收的獨立或綜合的感知信息可以被規則化;
- “感受”可以被換算為系統可認知的“數據”;
- 由于維度的增加還需具備運算海量數據的能力(而這樣的運算目前來看或許還沒有足夠的硬件容量來支持。)。
這些技術點限制了人工智能成為“人”的可能性(以當前的綜合技術方案而言)。
人腦獲得的信息維度足夠多,“這只貓”是“貓”的判斷結論就非常明顯,機器只能通過圖片進行判斷,“依據”是遠遠不夠的。
從數據維度的角度再來看前文關于“對比記憶進行判斷”的假設是否成立:
如果我們沒有足夠廣泛的信息維度,那么就不能判斷貓和狗之間的顯著差異(如上文所說)。
但是,我們同時接觸著這個世界上無限量的事物,總的信息維度及每個事物的數據量該有多少?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需要把一條狗的數據,與我們一生中獲取的所有數據元素及其排列組合的結果進行匹配。
人腦的容量有如此之大,以至于可以在一瞬間完成這種運算量的搜索匹配嗎?
所以,這不符合生命繁衍的基本原則——“生存”。
在自然環境中我們要完成的,不僅是一次判斷,還要同步進行其他的認知與行為。這些所有的大腦活動都不比一次判斷來的簡單。
大腦進化的目的是: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適應環境并作出反應,以便于生存。
所以,犧牲數據提高速度是一種合理選擇。
如果讀者了解產品的緩存技術,就更容易理解這個機制起作用的方式。
正如產品的整體技術方案設計,如果用戶每一次搜索都要查詢全部的數據庫的話,對用戶來說反饋緩慢,對數據庫來說則資源損耗很大。
因此,緩存是一個避免對數據庫造成過載壓力的好辦法。將常用的和最近訪問的信息存儲在客戶端或者不同的數據調用環節,可以加速數據展示的速度。
以此類比,大腦同樣不會搜索全部的記憶,而是選擇那些常見的、最近的、印象鮮明的記憶進行比對。
與技術方案不同的是:判斷的過程是自動的,并且不是一次請求和一次回答這樣一一對應的數據關系。
這和生存密切相關——我們需要逃避危險、適應環境、使用工具。尤其是逃避危險,在我們理智到位之前,身體就自發完成了戰斗—逃跑的應激反應,膽小一點的或許已經跑出去百米了。同時為了更好的適應環境,我們也需要足夠的擴展性來存儲每個人在不同成長環境中的學習和認知成果。
那么比對記憶的具體過程又是怎么樣的呢?
拉馬錢德蘭說:“我們所稱的知覺,實際上是感覺信號和高層次存儲的有關股落去所得的視覺影像信息、動態相互作用的結果?!?/p>
視覺刺激輸入信息后腦內產生了這樣的對話:
“這是一只動物嗎?”
“像”
“這是一只貓嗎?”
“像”
“這是家貓嗎?”
“像”
……
這個判斷過程和視覺信息的清晰程度是并行的,這里把“判斷”過程描述為“一系列層層遞進的猜想”更準確。
這就好比我們一開始“看到”的貓,是一個模糊的動物影像,當我們的大腦“猜想”這“可能”是一只貓的時候,視覺信息就清晰到我們足以確認這是只貓的程度,以此類推。
我們“猜想”的越多,則視覺信息越清楚,觀察到的細節也越多。
當我們回憶起路邊偶遇的一只貓時,可能連它的顏色都未必記得清,這取決于:你當時是否對這只貓進行了進一步的猜想?
如果你對貓很了解,那么猜想的次數會更多,比如:貓的品種、年齡、健康與否等等。(這里僅指日常記憶的輸入前提,如果讀者有興趣,關于記憶的機制再開主題。)
如果你認為判斷至“一只貓”的程度即可,就可以脫離焦點,那么更多的細節并不會被我們觀察到。
(視覺刺激引導我們對這只貓附著了注視“焦點”,如果我們不曾被刺激并且主動將焦點投射到貓的身上,那么我們連視野中是否出現過一只貓也無法確認。這里的焦點為心理學定義的概念。與此處主題無關,略)
我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后者講述實踐的價值。
從判斷的機制來看,如果我們決定把街角睡覺的那只貓畫下來,那么我們獲得的信息量就遠遠大于腦海中的猜想。所以,要完整地畫下這只貓,你必須對它身上每一片陰影的走向都有判斷與猜想,才能落筆。
科幻類的影視作品中有一個場景:進入一個人的記憶中去看看他當時所處的環境,尋找“忘記”的信息。
在我們所知的范圍內,這個設定的前提是沒有的。由于當事人不會對大部分事物附著焦點,所以即便進入到了記憶中,周圍的一切也都是模糊的,甚至都是“編造”的。
這和攝影作品完全不同,攝影作品可以一次性展示了所有細節,而人腦的知覺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如我們所知,輸入一切細節信息并不利于生存。
這也就是為什么大部分的畫家總是觀察力驚人的原因,也印證了“行萬里路”的價值。
那些即便沒有被我們附著焦點的事物,我們對它們也做了模糊的判斷。
比如:我一邊玩手機一邊走路,這時,腳邊竄過一個小動物,我沒有轉移自己的視線,只是猜想這可能是一只狗。所以,回憶的時候我也會說那天我偶遇了一只狗——只是因為鄰居養了一條狗,它經常在那一帶活動。
但誰知道呢?有可能是一只狐貍也說不定啊。
還有視覺盲區,我們每個人都有盲區,但我們的視野依然是一覽無余的,盲區沒有給我們的注視形成奇怪的空白或者黑點。
因為我們的認知有“補插”功能,這種功能是一種類似“推理”的能力,將盲區與我們沒有附著焦點的背景補齊。
只要我們在當下不質疑自己的判斷,未來也無法追溯記憶是否正確,甚至我們會認為自己模糊的記憶是“明確無誤”的,這也是幻覺的“系統漏洞”。所以,在法院的案件裁決中發生過多起證人記憶不準確導致的誤判,他們未必是故意做偽證。
拉馬錢德蘭:“我們一直處于幻覺之中……如果腦接收不到視覺刺激予以確證,那么腦就得以自由與編造自己的現實?!?/p>
恰恰是因為我們“處于大腦編造的幻覺之中”,人類才能衍生出無限的創造力。
三、創造力
美術院校這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 第一節課:老師要求學生想出5個不同的方法做5個“圓”,5個圓不能重復,一個班級學生的創意也不能互相重復。
- 第二節課:老師再次提出相同的要求,創意不能與上一次課的結果重復。
- 第三節課:老師重復提出相同的要求。
- ……
一圈鐵絲、一個荷包蛋、一個洞、一團毛線球…..學生們衍生出無數個新的圓。
這些創意從何而來?
創意的過程和判斷的過程很相似,或者說創意本身就依賴于人類判斷的能力和開放性而存在。
我們常做的判斷行為,傾向于對客觀世界的“準確識別和定義”。這是一種收縮的猜想過程,獲得答案之后進入下一步更加精準的猜想和判斷。
而創意,是一個開放的猜想過程,也沒有邏輯上的先后順序。
我們清楚自己看到的是一只“貓”,但不妨礙提出新的猜想:“它像一只貓,還像一朵云,像白毛在空氣中的流動,也像枯樹上長出新的生命?!?/p>
越多的猜想越收縮,同樣越多的猜想也越多的可能性。良性的認知成長,“收縮”與“開放”的能力應該是同步提升的。
“我們的創造基于過去的經歷”是一個普遍被認同的觀點。
這個觀點是符合目前對大腦認知過程的研究成果的。正如前文所說,大腦的判斷過程是一種猜想,而猜想是基于記憶。如果我們不曾“見識”和存儲過,怎么在猜想中提取數據呢?
因此,創造力的差異在于經歷。
那么經歷的越多越有創造力嗎?
如果這樣認為的話,那么年紀越大就越有創造力。
顯然不對,我們一般認為年輕人總是更有創造力一些。
假如我們只在年輕人之間作比較,也會發現:在同樣的生活環境中人們的創造力水平是有差距的。
造成這種差異的結果,起碼有三個主要原因:
- 原因一是假設人與人之間先天的生物上的大腦有一些差異。(心理學的社會實驗里有各種不同的研究,但并沒有得到一個更統一的結論。與先天有強關聯性的,集中在諸如工具使用方面的“天賦”,實驗依據待確認)。即便真的在先天上有一定差距,我個人也認為可以承認少數人有遠超正常人的天賦,但完全不足以得出“正常大腦的人類不適合做創意工作”這種結論。每一個人都有做創意的生物能力,這是人類大腦的“系統漏洞”。
- 原因二與我們的“信念系統”有關——這是“人格”概念在認知神經學領域的一種說法。它在更大范圍內影響了我們的創造力水平,也解釋了為什么大部分年輕人比老年人更有創意。(我們在下個章節詳細介紹這個概念。)
- 原因三就是我們經歷過的經驗本身,這也是大量的學習方法論集中討論的范圍。
“每個人都可以欣賞古典樂,只需要經過訓練”——《古典作曲家排行榜》菲爾?G?古爾丁
欣賞音樂的訓練內容不僅聽音樂,還包含:基礎樂理、創作故事、演奏特色等等。
事實上,我們大部分人一開始對于古典樂的認知程度,大概和一個對貓不感興趣的人的認知程度差不了多少。
“這是貓嗎?”
“哦。”
End
“這是一段輕音樂嗎?”
“哦。”
End
回顧一下我們對貓的認識,喜歡貓的人們對貓的猜想程度更深,猜想范圍更廣。而,猜想的越多越可以獲得更準確的判斷或者更多的創意。這是源于他們一開始就掌握了更多關于貓的信息。
當然,獲取這些信息的首要推動力是“喜歡”。
這就是我們為什么會認為”自己對‘音樂’沒什么天賦“的原因(在更加具體的細節上,比如分辨音階,用聲音、色彩來表達情緒等確有天賦的因素)——我們并沒有獲得“音樂的樂趣”這個前提。
嘗試喜歡美好的事物,主動尋找樂趣,挖掘產生興趣的原因,這對擴大或加深自己的認知水平并沒什么壞處。
總之,在樂趣的指引下認知并獲取信息是創造的第一個前提,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分析與思考是判斷或創造的第二個前提。
第二個前提指的是:“一個圓”可以衍生出無數新的信息,并且這些信息的擴展應該是常態的,最好是當下的。
就像美術院校的課程,讓每一次思考獲得更多的可能性并存入記憶,對一個事物的認知水平就在滾雪球一樣長大。
個人的職業生涯未必能“走萬里路”,如果一個項目要投入一到兩年的精力,有多少次“完美”的機會給我們經歷和成長呢?
大部分人沒有這樣的機遇。
既然機會是有限的,那么對經歷本身的反復認知和剖析就成為必然。向著結果出發是一場賭博,對過程的深刻體驗是實實在在的回報,相信每一個人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未完待續)
#專欄作家#
GaraC,知乎賬號:GaraChenV,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本文系作者獨家授權發布,未經本站許可,禁止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謝謝合作。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引用有點多,理解起來比較累,句式本身和引用這個句式在上下文的襯托下所帶來的隱喻。由類比的場景來表述或許能讓閱讀過程變得更加輕松, 畢竟篇幅本身也挺長;氮素,還是辣句話,能看出小姐姐很博學…… ??
謝謝
詳細讀幾個段落,感覺寫的很深刻透徹。如果要是再能深入淺出些那就好了
收到。感謝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