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產品,訪談對象是“用戶”,還是“買方”?
在B2B產品設計中,聽取買方的建議與終端用戶的正面反饋都十分重要。那么,B2B的產品經理該如何選擇訪談對象呢?是“用戶”,還是“買方”?以下筆者將為大家分析介紹:在不同的情況下如何選擇訪談對象?以及,為什么要選擇該訪談對象?
訪談,是產品開發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訪談,產品經理可以確認問題、驗證解決方案、定位客戶痛點,為產品決策提供一臂之力。
但是,產品經理經常把兩類訪談對象混為一談——“用戶”和“買方”。
很多時候,特別是在開發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產品時,用戶和買方并不是同一個人。那么,產品經理應該如何選擇訪談對象呢?
答案很簡單:看情況——根據訪談的目的,選擇訪談對象。
因為,有時買方的意見可能比終端用戶的意見更重要,而且,這種情況比你想象的更常見。
為什么買方這么重要?如何了解買方的期待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談的問題。
為什么要做買方訪談?和用戶訪談相比,有何不同?
產品經理的職責,并不是開發產品,而是解決客戶遇到的問題。
更進一步說,產品經理通過兜售問題的解決方案,為公司賺錢。也就是說,產品經理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公司的利潤水平。因此,有的時候,買方的反饋意見比終端用戶的反饋意見重要得多。
當然,用戶的需求和偏好,依然是產品開發時需要考慮的。換言之,用戶訪談依然是產品經理的工作之一。
但是,如果到了最后,買方不買賬,麻煩就大了。因此,買方的意見和需求同樣不可忽視。最終拍板決定是否使用公司產品的,正是買方,所以,投其所好才顯得如此重要。
不過,了解買方的需求并不簡單,原因如下。
為什么買方會不買賬?
當B2B產品經理來到目標公司,向潛在的終端用戶(也就是員工)介紹產品時,他們希望從用戶那里,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 這款產品是否改進了工作流程?
- 是否節省了用戶的時間和精力?
- 產品界面是否簡潔明了,讓用戶愿意長期使用?
如果產品滿足了用戶需求,改進了工作流程的某些方面,用戶通常會買賬。
但是,讓公司的管理層(也就是買方)買賬,是一項更加復雜的任務。
所以,產品經理必須搞清楚:
- 管理層的重點關注事項是什么?
- 在更宏觀的公司層面上,產品如何發揮作用?
產品經理需要從買方那里得到以下問題的答案:
- 產品能否解決管理層重點關注的問題?
- 產品的投資回報率如何?(能否為目標公司創造足夠的收入,或削減足夠的支出)
- 如果投資了這款產品,失敗的幾率有多大?(管理層必須為失敗的投資負責)
采訪用戶 VS 采訪買方
假設有一家公司,開發出了一款賓館清潔機器人,這款機器人的工作效率,是普通清潔工的兩倍。
這款機器人的產品經理,找到了一家賓館的清潔員工主管(用戶),向他詢問意見。
清潔員工主管非常喜歡這款機器人——首先,給機器人分配工作更方便;其次,機器人的工作效率更高,客人打前臺電話要求打掃衛生的情況,會大大減少。
總而言之,清潔員工主管對產品很滿意,希望賓館的管理層可以大量引進這款機器人。
從這個角度來看,用戶訪談相對簡單。
那么,產品經理的訪談工作是否就到此為止了呢?
當然不是,他還需要搜集其他的關鍵信息——一些清潔員工主管無法提供的信息,才能確定這家賓館是否會采購機器人。
產品經理還需要訪談運營副總裁(買方),才能從更宏觀的公司層面,聽取管理層的意見。
1. 產品能否解決管理層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種可能的情況是:今年,公司的高管們已經分配好工作,運營副總裁負責提升賓館網絡和物業的安保水平。運營副總裁只能在這兩個方面申請預算,所以,購買機器人的方案只好擱淺。
但是,產品經理可以以此為出發點,對賓館/酒店行業展開研究。
也許,產品經理會發現:提升安保水平,是行業目前的趨勢所在——也就是說,現在不是開發機器人的時候,至少對于賓館/酒店行業來說,確實如此。
2. 產品的投資回報率如何
產品的投資能否為目標公司創造足夠的收入,或削減足夠的支出?
假設第一代清潔機器人的成本為6000美元/臺,清潔員工主管也許不在乎成本,但是,運營副總裁肯定在乎。
經過一番計算,副總裁告訴產品經理:這項投資幾年后才能回本。也許,這家賓館(乃至整個行業)根本不會考慮這樣一項投資,因為投資回收期太長了。清潔機器人銷售遇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 如果投資這款產品,失敗的幾率有多大
管理層必須為失敗的投資負責——如果一款產品太前沿了,買方也可能會說“不”,一旦投資失敗,管理層就要負責。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特別是B2B產品的銷售——管理層必須對投資項目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才會批準。畢竟,管理層都想要保住自己的飯碗和聲譽。
如上文所述:通過買方訪談,提前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為公司節省大量時間和資源,而不是等到產品開發完畢,才發現沒有市場。
如何了解買方的需求
了解用戶比了解買方要簡單許多,因為產品經理可以直接與用戶打交道,而不是用戶的上級。而且,用戶更愿意分享他們的看法,甚至愿意嘗試新產品、參加問卷調查。買方,或者公司管理層,通常高高在上,扮演控制預算的角色,不太可能和產品經理交流。
但是,管理層的想法是可以推測出來的,包括他們的關注點、工作重心、需求。如果想要讓買方買賬,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猜出買方的心思,然后投其所好(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營銷手段)。
1. 閱讀行業相關期刊
《首席信息官(CIO)》等期刊會發布深度好文,介紹各行各業的技術、IT高管下一年重點關注的議題。
對于科技產品的產品經理來說,這些信息非常有用。如果產品路線圖沒有重點針對買方關注的問題,產品路線圖就需要調整了。所以,請仔細研讀這些期刊。
2. 聆聽管理層的言論
買方通常是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甚至是行業領袖。他們會發企業博客,在行業峰會上發言,在行業期刊上發表文章。從他們的言論中捕捉他們的工作重點,發現行業未來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再根據這些有用的信息,思考:如何展現你的解決方案?或者,考慮某個問題是否值得花時間去解決?
3. 尋求銷售代表的意見,參加產品展示
如果產品已經進入銷售階段了,銷售代表也是可靠的信息來源。
銷售代表知道,買方通常會提出什么問題(買方的問題不同于用戶的問題);銷售代表也知道,在產品展示中,買方會對哪些方面提出異議,或者發表贊美。
多和銷售代表交流,通過他們了解買方,或者直接參加產品展示(如果買方會參加的話)。
先讓買方買賬,再讓用戶買賬
買方的反饋和用戶的反饋有很大的區別,但是買方的反饋同樣重要,甚至比用戶的反饋更重要。
在設計B2B產品(比如SaaS產品)時,對于一個新點子,僅僅得到潛在終端用戶的正面反饋還不夠,還須征詢買方(目標公司的管理層)的意見。在得到用戶和買方的肯定后,才啟動開發進程。
原作者:Andre Theus(ProductPlan 營銷副總裁)
原文鏈接:https://www.productplan.com/customer-interviews-users-vs-buyers/
作者:「即能小程序」,公眾號:「即能學習」
本文由 @即能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市場調研,跟用戶調研是兩回事。不要搞混了…